问教丨高校迁址省会城市“诉求”频频,以区位优势弥补办学劣势?

9月16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以“关于迁址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为题,向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留言称,“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高校建设,纵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不难发现其地方理工类大学,工业类大学都将校址安排在省会城市,合肥虽然有中科大,合工大和安徽大学三所高校,仅合工大是工科见长。这远远不能满足合肥的高速发展,扶持其他基础较差的高校,如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等,成效太慢。因此建议将有一定实力的地方特色型大学迁址合肥,或者合肥建立新校区,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再创地方高水平大学。”

对此,安徽省教育厅近日答复称,“据了解,目前两校尚无迁址打算。”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分别位于马鞍山市、淮南市。

网友提出高校迁址的建议,并不奇怪。近年来,有不少校址在地级市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学生,都希望学校能迁址到省份城市,以便能获得更多办学资源。从近年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情况看,学校所在城市也是学生、家长考虑的重要因素,位于省会城市的高校的录取分数要比位于地级市城市的高校的录取分数高,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省会城市会有更多实习与就业机会。但是,把高校都迁往省会城市,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科学、合理布局。而且,迁址会影响到很多师生的学习生活,不能贸然决策,必须广泛听取师生意见。

怎么理解迁址诉求?在笔者看来,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二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办学。地方政府过于功利地期待学校办学能尽快给当地带来回报,导致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支持力度降低;而地方本科院校获取办学资源的渠道有限,就想着“朝上走”以区位优势改变办学劣势。要让地方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与高质量,地方政府应该有长远的眼光,而地方本科院校则需要拓宽办学资源渠道。

与我国高水平高校集中在发达地区、大城市不同,美国有不少一流高校就办在小地方,甚至镇上。师生并没有嫌弃学校“太偏”,周围城市无法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是因为学校并不只靠地方财政支持办学,而是拥有全球募款体系,办在小地方的学校,由于办学质量高,吸引了很多社会捐赠。另外,我国不少学生认为,要提高实践能力,就要到校外兼职实习,而美国很多高校的理工科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主要在校内完成,学校要求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而很多课程都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多少单元的实验。很多理工科学生的很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至于学生在假期寻找实习机会,这和学校址在哪里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在于学校与多少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我国不少三四线城市,曾热衷于举办本科院校,但是,从具体办学情况看,地方政府大多希望本科院校能尽快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尤其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功利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本科院校不安于办学定位。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举办职业教育,聚焦培养高技能人才,可为了尽快“回报”地方,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要求教师搞课题、项目,而从搞课题、项目角度,教师们当然希望能去省份城市,因为能提供的课题、项目资源更多。

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举办者,也希望能迁址到省份城市,这和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有关。相对来说,地级市的财政情况大多不如省会城市,一些地级市在学校刚举办时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而随后的力度并没有到达到地方本科院校的期望值。从全国范围看,都存在有原来在地级市办学的本科院校,迁址到省会城市办学的情况。除非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与省会城市差不多。

很显然,出于功利诉求的迁址,并不能根本改变学校的办学情况。对于办在地级市,甚至县上的高校,如何能办出特色与高水平,需要地方政府和高校都认真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普及化时代的高等教育,需要优化结构、布局,作为以职业教育为定位的高校,办在地级市和县上,其实大有可为。盲目迁址到省会城市,反而会失去特色与优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