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后》: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三次赴京赶考,46岁那年才登第,放榜之日,他喜不胜收,便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诗,然而中第之后,并不代表仕途顺畅,孟郊一身清贫,死后都是由郑余庆买棺殓葬。
古代的科举就跟现代高考一样,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不能代表你成功了,不过一个好的大学,却能够成为成功路上的跳板,张晓勇以长沙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清华,为何现在成了保安呢,他经历了什么?
长沙县第一名
张晓勇,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对于农村出生的孩子来说,读书是考大学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张晓勇的父母也是省吃俭用送他读书,张晓勇也不负众望,从小开始他的成绩就非常的优秀。
1991年高考前夕,学校组织了几次模拟考,17岁张晓勇的成绩都在全校前三,老师也是认为张晓勇能够考上一个好大学,借老师吉言,张晓勇超常发挥,以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进入学校之后,张晓勇选择了生物系,四年苦修,张晓勇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成绩。
怀才不遇,困境挣扎
1996年,张晓勇刚好赶上了国家的“双轨”制度,一方面国家依旧对大学生进行分配,另外一方面各大企业也会来学校招聘,张晓勇选择了后者,他进入了广州一家中外合资刘日化企业。
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张晓勇也是一匹落选的黑马,因为面试环节出了一点意外,张晓勇并没有进入研发部门,而是被分配到了客服部,虽然从事着跟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但张晓勇还是十分努力。
他在客服部待了5年,因为业绩出色,他得到了一个晋升机会,同时他也提交了入职研发部的申请,按理来说,他有大好前途,怎么会成为保安呢?原来在广州的最后一年,家中的传来的噩耗。
父亲突然生病,病情十分严重,身体近乎瘫痪,一方面是前途和事业,一方面是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的父母,张晓勇在这种困境当中挣扎了许久,当研发部审批通过之后,张晓勇却选择了离职,没人能够理解他的做法,但他一想到父亲卧病在床的样子,心里就难受。
安于现状
张晓勇回到了长沙,他将父亲接到了身边,虽然找过好几份工作,但没有一份工作能够让他同时专心事业,又照顾父亲的,在这种激流当中,08年,张晓勇在马王堆市场当了一个保安。
他每天值完班,都可以赶回去给父亲做饭,最初的工资只有800元一个月,虽然很低,但勉强能够维持生活,虽然父亲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可这几年,张晓勇已经拿不出以前创业的斗志了,他只能安于现状。
最后的尊严
自从毕业之后,张晓勇就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在同学面前说起自己的工作,他这些年来仅仅去过北京一次,还是去看一个室友,室友问他工作情况,张晓勇下意识的撒了谎,说:在长沙搞房地产,是中产阶级,这大概是张晓勇最后的尊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