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开心果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你知道吗,宝宝的工作能力,要比大人强很多哦!
01 儿童渴望工作,是一种本能
宝宝需要自由,就如同断奶一样,他们不再需要从妈妈那里获取营养,而需要吃五谷杂粮,自己去尝试人间百味,吸收营养,逐渐长大。
就和正确喂养孩子一样,家长也要给到孩子正确的自由、空间,然后为孩子勾勒出一幅属于孩子自己本身的教育体系。
而渴望工作,便是孩子一种生命本能需求的体现。
对我们成人来说,工作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
对于孩子来说,工作能让他们的心里变得幸福,保持健康。
成人的工作,你我都熟悉。那么孩子的工作,是什么呢?
孩子的每一步探索,每一次观察,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工作。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他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比如,宝宝想要自己拿水杯喝水,那么,尝试自己去端起水杯,再用嘴配合,达到喝水的目的,孩子的工作便成功了。
比如,宝宝想要吃一个泡芙,那么,他用自己的小手去拿,却被捏坏了,然后再次尝试去拿,最终泡芙进入嘴巴里,吃掉,孩子的工作便完成了。
孩子的工作,便是孩子将自己的想法付出与实践。孩子在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
02 和儿童的工作能力相比,家长的表现,简直弱爆了
孩子只有在不断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创造,才能得到历练,获得成长。
练习和运动,是宝宝成长所必不可少的。
很多家长,都会小瞧了孩子的每一个举动,殊不知,孩子,才是真正的工作者。
回想一下,你家孩子在扭纽扣的时候,是不是能坐在那里扭半天?这,就是孩子工作的一种态度。家长可以尝试着对比一下,自己和孩子的工作态度。
大人工作的状态
作为家长的你,回想一下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否有着混日子的行为?又或者在遇到某些困难的时候,就心生怯意?
甚至,有些大人一想到要去上班,就浑身没劲儿。
但是,孩子呢?
孩子工作的状态
孩子成长为什么模样,都得依靠自己的努力。
孩子在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朝着目标不断向前冲,这份热情和精神,是非常值得大人去学习的。
因此,对于工作,家长的表现和孩子的表现相比,真的是弱爆了。孩子身上的这份品质,是值得大人去学习的。
03 破坏、打断儿童的工作,孩子付出的代价,肉眼看不到
只是,我们也是从孩提时代过来,我们儿时也必定拥有此类品质,为何现在,却也随波逐流,成为一个积极性不高的工作者呢?
讲一个你们熟悉的场面吧:
宝宝要起床了,从床上坐起来,看到妈妈拿过来的衣服,便兴奋地抢过来,想要自己穿。但是,却总是找不到“入口”,于是,便在那里研究。
宝妈看到之后,伸手拿过衣服:“还是妈妈给你穿吧,你还小,还不会。快把手伸过来。”
一开始,孩子或许会抢,然后家长责备。
几次之后,孩子也懒得抢了,每次宝妈拿来衣服,孩子便顺从地伸出双臂。
孩子逐渐长大,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这时候妈妈责备:“你怎么这么懒,自己的衣服自己穿!你还指望我照顾你一辈子呢?”
类似的事情,你做过吗?
家长总是依靠自己的判断,去干涉孩子动手,为孩子安排好每一件事情。
对于成人来说,或许,这是自己照顾孩子的责任,能够省时省力,更为高效。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工作力,就这么被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力。直到最后,孩子不愿意工作,然后被强迫着去工作。
终究,孩子逐渐成为了大人,无法再拥有那么工作的热情与精神。
04如何“引导”儿童工作,才是家长需要学习的
有家长说:总不能孩子想要做任何事情,都去支持吧?
支持,是一定要支持的,家长不该片面理解,而是学会在理解中支持,在支持中引导。
或许,家长会发现,在你给予孩子一定空间,让孩子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会特别积极。其实,这就是孩子的内心需求:让我自己做,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帮助。
然后,我们大人再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让孩子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
1、给孩子自由
有时候,孩子正在尝试某件事情,如果这时候家长见孩子效率低,便直接上手帮忙,换来的,可能会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大哭。
其实,家长这时候,只要给孩子自由。
家长可以在孩子一旁,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打扰他,这就足够了。
2、家长根据“孩子的需求”去引导
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聪明的宝宝们,其实会自己过来“求助”。
比如扭纽扣,家长可以放慢动作,最好是能将动作进行分解。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会认真观察,因为孩子准备下一次,继续工作,直至工作成功。
3、为孩子创作“工作”
孩子舍不得浪费自己每一分钟的时间,他们希望,除去睡觉的时间,其他任何时刻,都可以工作。
这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工作。
比如孩子要学习穿衣、穿鞋,那么家长可以做一个教具,上面有扣子、拉链、带子等等。
家长可以慢动作演示一遍,然后剩下的,就交给孩子自己。
当然,教具、工作有很多种,走坐站立、照顾自己、处理简单家务、手工劳作等,家长都可以有所涉及,让宝宝接触面更广,对宝宝更有帮助。
开心果妈妈寄语
孩子的耐心,其实是很好的,他们愿意耐心分析每一个动作,然后再慢慢地将这个动作做好,达到他所认为“好”的状态。
孩子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对每一个新鲜的、已发生过的事情,都充满了乐趣,想要动手尝试。
家长保护好孩子的这份“工作力”,那么,同时保护的还有孩子的动手能力、耐心、热情、好奇心、求胜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