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家长常问我,要不要给孩子报“学前班”,看有人报班自己就心生焦虑,总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是纠结。
作为2个小学生的妈妈,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些经验的,后面会介绍我的经验,先分享具有30年教龄的北京一所实验小学老师的观点。
她说:家长要慎重考虑上幼小衔接培训班,原因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把控。他们为了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要教会孩子更多的知识。
孩子是学到了知识,但副作用很大,就是孩子还没上学就开始厌学了。这就是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幼儿的学习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如果操作不当,会毁掉孩子的学习兴趣。
《爱弥儿》书中写道:“孩子小时候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自然环境中学,这可保证孩子对学习有极浓厚的兴趣,观察思考能力也强,会超过其他从小被关在教室里大量补习的孩子。”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涵上应该有技能训练、语言发展、想象力激发等一系列智慧启蒙功能,而不是学前班这样封闭的教育方式。
我很认同这位老师的观点,所以我家老大上幼儿园就是玩过来的。小学一年级的状态是什么样呢?班上倒数,因为大多数孩子是上过学前班的。
那段时间有一种被老师“欺骗”的感觉,业余时间全部给孩子补课了。到下学期就完全跟上来了,这时候我又发现了另一种现象,那些上学期的学霸慢慢都消失了。
原因应该是大部分家长只给孩子报一学前的学前班,就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下学期抢跑孩子的优势已过,他们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
老二我就有经验了。我依然不报培训班,因为我实在不相信培训机构的老师,但我也没有像老大那样完全放任不管。而是有意识地渗透小学的知识和培养孩子上学后必备的习惯和能力。
我前面的文章讲过,小学的知识都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数学启蒙,可以带孩子在小区里数栏杆,数台阶,用步子丈量。慢慢过渡到加减乘除,领他拿钱买东西,都论个买,学习算账。算着算着,他对数字的感觉就上来了。
识字就是带孩子读故事绘本,点读式阅读(用手指着字读),在故事中慢慢就会大大提升识字量。外出也带着孩子看各种有文字信息的提示牌,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跟大人说着笑着玩着就长大了,还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我很排斥用““灌输式”的方式强迫娃学习。在轻松自在的游戏氛围中,能够让娃自我主动成长才是更积极的教育方式。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幼小衔接可以有,但关键看衔接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幼小衔接最好的地方是在家里,而不是在培训班。除了知识的渗透以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感谢大家阅读,我是乐观妈妈,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