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全国拔尖,然后这些学生出国,一去不复返。”
“清华北大八成以上学生都出国留学,清北就是在为美国培养人才,成了为美国培养人才的基地。”
“清华北大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人才都被送到美国去了。”
……
近年来,舆论场上,对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级高校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歇,痛斥清华的言论比比皆是。
对于这样的质疑和非议,清华北大从未正面回应,但这并非不回应。我们从清华大学校长的几次讲话中,其实都应该看出来,那就是回应。
比如今年清华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的讲话中,主题词是“乡土”,一篇讲话中,出现仅20个“乡土”,这有多深的乡土情怀?
讲话中,引用的古诗词是歌咏、怀念家乡的,是乡土的。讲话中推举的清华校友,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终身都是在为家乡为乡土奔忙,在研究。
今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跟往年一样,除了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还接到了一本校长赠书,这本书也是《乡土中国》。
这是在做什么?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校长如此,教授们岂会不如此?这,何尝又不是在回应社会上对清华的质疑?
但是,质疑的网友也是有根有据的,比如,最近就有网友发现一个“秘密”,就是大国工匠杰出人才中,竟然找不到清华北大毕业的。
在这份“大国工匠”的名单中,复兴号总师出自同济大学,辽宁舰总师毕业于上海交大,华为5G首席科学家是东南大学的童文,北斗首席总师是国防科大的谢军,歼20总师、C919总师、探月工程总师、墨子号卫星总师、“天宫”总师、嫦娥总师,都不是清华北大的。
似乎很有道理,这些顶级的总师、国宝级人物,都不是来自北大清华,这难免让人质疑和非议。
对此,当然也有理性的声音,不少科学家和学者认为,国宝级大师都不是来自清华和北大,不是抹掉清华北大人才培养成绩的理由和证据。
这是因为,这些领域,这些科目,并非清华北大的优势领域和科目,拿国内其他名校跟清北的非优势科目比较,本身就是不对称的比较。清华北大在各个领域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那么,有人质疑北大清华人才都跑美国去了,这两所大学是在为美国培养人才。有人辩解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究竟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近日,笔者看到了一组数据,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研究生教育大会上提及的。邱勇校长并不是针对社会上的质疑而加以说明,而是讲话中似乎是不经意提及的,并不是为了说明什么。
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他在说明什么呢?正如他讲乡土,难道不是在进行爱家乡和爱祖国教育吗?
从这组数据来看,跟我们想象中的,就大相径庭了,很多人看了都比较意外。
邱校长说,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中,只有8.4%的研究生选择出国深造,只有24.6%的本科生出国留学。
而把时间拉长,近5年来,清华毕业生出国比例为16.3%。也就是说,留在国内继续学习和就业的,占83.7%。
这是不是出乎我的意料?确实出乎意料,在我们的意识里,好像出国的、留在国外的,是八成多,留在国内的,只有一成多。
这个数据,恰好是颠倒了!从这个数据来看,清华还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即使是出国留学的16.3%,也不是都不回来了,很多学成之后,还是回到了祖国。比如施一公,比如饶毅,不都是这样的吗?
邱勇校长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其潜台词其实很明白:让数据说话。
对于数据和印象中的反差,我思考良久,觉得应该跟改革开放后的留学历史有关。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国门刚刚打开,我们跟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科技差距太大了,那个时候,大批学生出国留学。
确实有不少学生留学后,鉴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条件、科研条件等跟国内差距太大,所以,不少人选择留在了国外,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出力。
这也许就是人们质疑北大清华为美国培养人才的“根据”所在。现在,这种状况,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大家对于我的这种想法是否认同呢?您相信清华校长给出的这组数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