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接受6次复杂的脑手术
曾被医生诊断活不过8岁
却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
爷爷的隔窗陪读中,即将迎战中考
在武汉
有这样一对爷孙俩
勇敢面对先天性疾病
积极生活的孙子吴限好
九年如一日隔窗陪读
战胜年龄和时间的爷爷吴隆珠
△ 九年如一日,爷孙俩就这样紧牵着双手相伴入学。(学校供图)
△ 孙子上课时,爷爷就在一墙之隔的窗外小憩一会。(学校供图)
吴限好今年16岁,就读于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4月2日,武汉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报名信息核对与确认的最后一天,吴限好在学校最后确认了报名信息,他给自己打气:“希望中考顺利!”
吴限好11个月大时,家人带其到医院检查,遭遇晴天霹雳——先天性脑积水,孩子很可能活不过8岁。然而8年又8年,吴限好蹒跚成长,他说:“一双双温暖的手给我力量,最感谢的是我当过兵的爷爷。”
△ 只要在一起,爷孙俩的手就会紧紧握在一起。
但凡路过武汉市第四中学博学楼的人,总能看到这不寻常的一幕。一张课桌,两把椅子,一杯清茶,一位老人静静坐在教室走廊的窗户下,日复一日,守着这一方小小的“阵地”……
老人就是吴限好的“走廊爷爷”吴隆珠,今年73岁。自从吴限好上小学后,老人就成了孙子的“拐杖”“陪读”,这一陪就是9年。
吴限好,生活并非“无限好”
呱呱坠地时,长得虎头虎脑的吴限好,给一个地道的武汉人家增添了无限的美好和期许。然而,到了“三翻六坐九来爬”的阶段,他却很少在家人面前表现。11个月大时,家人带其到医院检查,遭遇晴天霹雳——先天性脑积水,孩子很可能活不过8岁。
“治!倾家荡产也要治!”面对孩子憨萌的笑脸,一家人态度坚定。从武汉到北京,又从北京回武汉,上小学以前,吴限好绝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度过,先后接受6次复杂的脑手术。后来,医生在他颅内装了一个引流泵,助其将颅内积水引流到腹腔,他才慢慢找到当一个普通小孩的感觉。病痛给这个向往普通的孩子留下了“不普通”的后遗症——肢体的平衡感较差,视力范围缩小,稍不留神就易摔跤,引发颅内出血。
但,这一切困难,没有阻断他对校园的向往。
△ 吴限好在课堂上很认真。
“他想上学呀,蛮喜欢学习。上小学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为了配合治疗他每天只能‘倒立式’睡觉,他的床周围贴满了拼音表、数字表、《三字经》、世界地图等等,他睡不着或者睡醒了就盯着看。”爷爷介绍,家里有一个大书柜、一个小书架,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都是吴限好的书。
捧着“特供餐”跟同学们相谈甚欢
9年前,身体状况有所缓解的吴限好终于得偿所愿,可以上小学了。父母为了给他提供学习生活保障忙于工作,爷爷奶奶就相互打配合,承担起每日照顾他饮食起居、上学接送、陪读护理的繁琐。
△ 吴隆珠在学校走廊里透过教室窗户观察孙子的状态。
每天早上6:20起床,在家用完早餐后,7:00祖孙三人出门。爷爷帮忙背书包,奶奶从旁当“拐杖”,7:15前将吴限好送入班级,爷爷留在学校陪护,奶奶就回家买菜做饭。
△ 吴限好的奶奶在中午的时候为孙子准备午饭。
“他经常要去厕所,走路需要有人搀扶,怕他摔跤,引发颅内出血。所以,只有安排爷爷在学校陪护。”奶奶江杰说,过去爷爷性子急、脾气大,添了这个孙子后,性格变温和了。
△ 吴限好会把需求告诉在教室外的爷爷。
第五节课的上课铃响后,爷爷会抓紧时间回家吃饭,再拎上装好饭菜、汤汤水水的保温瓶,赶在中午12:10下课前回到教室走廊“老地方”,保证吴限好下课能马上吃到热乎饭。吴限好是敏感体质,适应不了外面的饭菜、直饮水,搞不好就上吐下泻。因此,一日三餐都是家里做。
△ 老人们在家里吃完中饭后,爷爷吴隆珠就马上把饭菜带给孙子。
△ 爷爷吴隆珠给孙子送午饭。
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学习,午餐时间到,教室里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领取学校配送的套餐,吴限好捧着奶奶做的“特供餐”跟同学们相谈甚欢,同学讲普通话,他就说普通话,同学讲武汉话,他马上切换成方言模式。“都是硚口的班子,不会讲武汉话有点说不过去。”吴限好说,他发现身边会说武汉方言的同龄人并不多,“但武汉方言有一种特别的幽默感,我时不时会飙几句。”
△ 学校午饭时间,爷爷吴隆珠会走进教室送饭。
△ 读初三的吴限好在学校里过得很快乐。
从没有因为病痛耽误过一天学习
“学校专门给爷爷奶奶配了侧门钥匙,抄近路到博学楼,比从外面绕至少近一刻钟。”吴限好对于学校的照顾很是感念。无论在山鹰小学还是四初,学校、老师都给予了很多关怀,安排志愿者轮流帮扶,还提供了单独的洗手间,尽可能为他提供便利。
△ 吴隆珠送孙子吴限好去洗手间。
△ 吴隆珠和孙子吴限好在学校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洗手间里。
爷爷曾因脑膜瘤做过开颅手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左手至今无知觉,左脚行走也不太利索。“像我这大年纪躺在床上不能动的人也不少,人要知足。”爷爷的坚韧与乐观,对吴限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课间,只要出教室,爷爷就会陪着孙子。
寒暑天气,担心爷爷在教室外面坐着受不了,老师几次请爷爷进班就座,四初校领导还特意安排了一间备用教室让爷爷休息,都被爷爷婉拒了。爷爷说:“我是当过兵的人,不想给学校添麻烦,坐在教室里会影响伢们学习。学校环境这么好,我坐在外面喝喝茶,刷刷新闻,看看小说,再到校园里逛一逛,拍一拍四季的景象,时间也过得挺快。”
△ 上课期间,爷爷吴隆珠从来不会走进教室。
田胡兴是吴限好的前桌,也是帮扶小组的志愿者之一。小田说:“我们做的都是小事,比如课间把吴限好扶到教室外交到吴爷爷手中,偶尔也会陪他去洗手间。吴爷爷日复一日的守护,令我们都很感动。”
△ 同学会帮助吴隆珠将吴限好送回教室。
“我们都能理解,这一家人太不容易。”该班学生刘梦迪的家长刘国军告诉记者,女儿不止一次跟他讲述过同学吴限好和他爷爷奶奶的故事,每次听到都心生敬意。“孩子不向病痛低头坚持学业,家人不向磨难弯腰全力守护。我也经常跟女儿说,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没有一天迟到,没有一天早退,没有一天不落实学习任务,是我们班里为数不多的共青团员之一。”九(1)班班主任徐雯杰评价道,尽管吴限好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但他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耽误过一天学习;尽管学习成绩不突出,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乐于跟大家交流,多次被评为校级“尚行之星”“勤奋之星”“诚信之星”……
盼望考上向往的学校,学习一技之长
中午,听说外面雨停了,吴限好敲了敲窗户(这是爷孙俩的默契),约爷爷到校园里走一走,“顺便消食”。
△ 中午,爷爷吴隆珠会带着孙子在校园里散步。
携手徜徉在被春雨滋润的百年名校里,爷孙俩有说有笑。听到校园广播里播放着《我们都是追梦人》,吴限好不由自主地跟着轻声哼唱。爷爷鼓励他:“放开来唱,你小学时还得过全区艺术小人才声乐比赛三等奖啊!”吴限好呵呵一笑说:“跟着唱是条件反射,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迎接中考。”
下午开课前,爷爷扶着吴限好去了趟洗手间后,爷爷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地方”,喝了一口热茶,打算休息一下。下午5:00,他还要回一趟家,拿了饭菜再给孙子送过来,再等到晚上7:40自习课下了后,爷孙俩一起回家。
△ 吴隆珠在学校走廊里休息。
吴限好的家就是学校对面的武汉市柴油机厂宿舍。普通人走过去大概五六分钟,吴限好和爷爷慢慢走需要十多分钟。从单元门到五楼,一共75个台阶,爷孙俩握着手不急不躁走稳每一步。40多平方米的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客厅里最醒目的墙上,整整齐齐贴着二十余张奖状,有硚口区“优秀少先队员”、有征文大赛的、有科技节的、有艺术小人才的,是吴限好从小到大的成长勋章。
△ 吴限好家中满是他获得的奖状。
“他爸妈放假有时间就带他出去旅游开阔眼界,姑姑也很疼她,总给他买吃的、穿的,带他出去玩。”奶奶说,过去医生讲这个孩子走不过童年,如今已经两个八年了,她相信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着孩子。
谈起家人,吴限好笑得开心,他告诉记者:“我有一个亲弟弟,就在我原来的小学读四年级。前段时间我为学习的事着急,他还安慰我。”奶奶在一旁搭腔:“是,弟弟安慰他,‘哥你别担心,以后我照顾你。’”
吴限好说:“我希望自己考上一所中职学校,学一技之长,能自立自强。”
希望吴限好的未来
能够如名字一样
永远无限好
喜欢楚才竞赛
就给我们加上星标吧
操作很简单
▼
来源丨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程仲良 摄影丨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视频丨胡慧怡 编辑 | 王一萍 校对 | 陈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