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
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姜二嫚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把这本姜二嫚小朋友在6岁到11岁之间写的诗读完。除了看到一个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也让我产生怀疑,成长的副作用是什么?是某些个体感知触角的退化?
当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登录世界,大概像花草树木辣椒这些植物一样,是有自己的触觉和嗅觉,自己的解读和生存哲学。为了融入社会,我们被迫成长,开始学习文明和共同知识,我们把世界的感知,交给了科技,交给了互联网。开始花大量时间搜索并学习,然后整齐划一的点赞表达成人世界的理解。
会不会成长的副作用,是我们太过痴迷感官与世界的点赞式间接体验?
相对而言,小朋友的感知世界是简单的、直接的。
在姜二嫚小朋友的眼中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手电筒的一束光是她的拐杖,她随时随地与光玩了起来。月亮的阴晴圆缺在她看来是吃饱了,肚子圆了,开始生星星,每生出一颗星星,月亮的肚子就缺一块。小孩子关于暗与亮的感知,能拍出一部动画片。
当你认定这是孩子天性,孩子的视角时,她却有超出年龄的,对生命的理解:“不光人有生命,小草也是生命,飞鸟也是生命,天花板也是生命,遍地都是生命,生命比人多。”
这份感悟是不是很像南怀瑾老先生的口吻?
当你几乎要盖章鉴定完毕她就是天才时,她话锋一转又露出只有孩子才有的调皮话:“大人,下巴像个悬崖,悬崖顶上,两个鼻孔山洞,深不可测。” 这时,大人在她的眼中俨然成了一幅展开的画。
当她感知表达孤独,你又不得不佩服她的成熟才气:“我站在人群中,孤独得,就像P上去的。”孤独在她的解释下有了画面层次感和真假差异化。
当你以为天才是学不会时,她又教你如何接地气的改变角度改变心情:“我在两个车厢连接的,吸烟区,写诗,把它变成了写诗区。”
在6岁到11岁之间,姜二嫚把感知世界写成了诗,有时是写给自己,有时是写给大人。在6岁到11岁之间,我们在干什么?在学习知识,或者说学习集体性知识,不知不觉中退化了我们自身的感知功能。
这种退化行为,让我想起《知识的错觉》中写的:我们的无知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能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聪明。世界越来越复杂,人类越来越无知。虽然人类比史上所有动物都更聪慧,但是,人类并不善于思考。
让人类崛起的是集体思考,而非个人理性。
知识掌握在谁的手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我也想有姜二嫚的桀骜不驯感知能力,也想拥有她的感知触角,时而年轻与什么都能玩起来,时而成熟的看众生平等的生命,也想像她一样,在卧铺车厢容易写诗,看着窗外一个个灵感在地上跑,穿过玻璃,抓一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