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外发布了一项美国教育行业“辛格事件”的调查结果,引起了世界震惊。
整起事件涉及相当之广,不仅美国演艺圈、资本圈牵涉其中,就连多家美国顶级学府都因此名誉扫地。
调查结果公布后,司法部门也将参与这次事件的50人告上了法庭,而这份50人被告名单上,影坛明星、商界大佬,美国教育行业权力核心人物的名字随处可见。
一时间,舆论哗然。
就在最近,网飞出了一部新片,还原了整件事件的真相。
同样,也揭露了美国教育行业的惊天丑闻——
《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
如此简答粗暴的片名,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残忍的真相——
那些你以为的公平,其实也没有那么公平。
只是平凡的你,恰好没有处于这场恶劣旋涡的重心。
在上述50名被告中,包括了2名SAT/ACT考试管理人员及1名监考老师,1名大学行政人员,9名学校体育教练,以及33名学生家长。
尤其是这33名学生家长,大多处于上流社会。
不是好莱坞大明星,就是商界大佬,总之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财富。
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前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霍奇(Douglas Hodge)
私募股权公司TPG Capital的创始人比尔·迈克格莱什(Bill McGlashan)
专业金融贷款机构Hercules Capital 的创始人曼纽尔·恩里克斯(Manuel Henriquez)
但光有钱还不够。
这些家长,虽然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毕竟对于作弊入学这件事是个外行。
因为,他们之间必然需要一个关键人。
换言之,他们需要一把钥匙,来打开通往名校的大门。
这个人,就是熟知各类名校“招生规则”的——
瑞克·辛格。
影片中的所有台词,均来自美国政府对辛格手机的监听。
再通过演员的完整口述,观众就像是真实地看着这件事发生。
初见辛格,很多人并不会将他把这样一起巨大的舞弊案联系起来。
因为他看起来实在是太普通了。
就像是一个邻家大叔,总是穿着人字拖,T恤,短裤,毫无精英的气质。
但这恰恰就是辛格想给顾客们的形象。
就像是教练一样,能够带领着孩子们走进名校大门。
辛格在美国创立了一家名为The Key的大学申请咨询机构。
这是一家带有营利性质的大学咨询和备考公司。
他对这个机构的定义是:
我们帮助美国,最富有家庭的孩子们入学。
表面上听来,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大学顾问。
但事实上,辛格所说的“帮忙”二字就大有文章。
他曾经毫不掩饰地告知家长,想要进入名校有两条门——
前门:用过硬的实力考入高校。
后门:给学校巨额捐款,但这并不一定能成。
那怎么办?
没事,我有761条偏门,给钱就行。
当然了,单单仅有一家公司还不够。
当大额资金进来,他无法解释这些金钱的来源。
于是,他又创立了The key 全球基金会。
一家不缴税的非营利组织。
家长们通过把钱转到这家公司,当成是做好事的一笔捐款。
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他们肮脏的交易。
从2011年到2018年,辛格用这样的方式获取了至少25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大约1.6亿元。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不禁有一个疑惑:
为什么家长那么劳神伤财的,想把孩子送进名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商品。
前斯坦福招生人员 乔恩莱德
而对于家长而言,这会是一种身份地位的加成。
独立教育顾问 芭芭拉卡慕斯
所以,家长们花钱买的是名校吗?
不,是名望。
是给孩子的未来铺路,结交同样上等社会的同学好友;
也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证明家庭教育的成功与自身的能力。
独立教育顾问 佩里卡慕斯倪
而想要达成这一切目的,只要出钱而已。
对于这些不差钱的家长,又何乐不为呢?
那么,面对这些在学习上并不那么优秀的富二代,辛格又做了什么呢?
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把学生包装成小众运动的特长生。
比如,他会让家长拍摄孩子运动时的照片。
而他通过PS技术,让他的脸替代这个行业里的运动员照片。
另外,他还会让家长们出钱资助学校里的冷门运动。
因为这些运动项目的资金,只能靠教练自己去拉赞助。
因此他们需要钱,甚至甘愿铤而走险去受贿。
但片中的这位帆船教练却有些无辜。
他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被辛格捐赠了50万美金,最终被卷入这起舞弊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捐赠的主人公是来自中国的学生,赵雨思。
她的父亲是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涛。
他的家族曾以320亿元人民币位居胡润百富榜第82位。
在父亲650万美元的支持下,赵雨思进入了斯坦福大学。
有意思的是,2017年时她还曾直播时励志地说道:
只要有梦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就问心无愧。
如今两年过去了,赵雨思被斯坦福退学。
或许这样的处理,对于大众而言才是真的问心无愧吧。
当然了,光有教练还不够。
辛格还贿赂了负责审阅运动员资质的体育主管,海涅尔。
她的任务就是摆平所有对运动员的质疑,做出妥善的回应。
接着来看辛格的另一个方式:
二、在入学考试中作弊。
这个方式,显然更好操作一点。
毕竟在这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大学里,考几分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首先,学生们需要通过家里的条件,拿到一份医生证明。
证明她是学习障碍人群,会有单独的考试教室,以及多一倍的时间。
对于学渣而言,考试时间再长,似乎都没太大用处。
因为整件事的核心作用,在于考官,马克。
他可以考出任何你想要的分数。
两种方式,随家长们选择。
或许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辛格确实用这种方式,“帮助”了750个家庭。
作为一个商人,辛格无疑是智慧且成功的。
但教育的本质,是公平,而不是投机取巧。
对于那些被家长安排进名校的孩子而言,很多其实并不知情。
他们既是结果的受益者,却也是不公手段下的受害者。
但这是家长的选择,他们只能被动接受。
看完这部电影,虽然观众会直呼情节不公平,但却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便依靠各种手段进了学校,为了通过考试依然会选择作弊。
有的是老师们为了钱财谋利,有的则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共赢”。
2012年9月,哈佛大学公开125名学生在该课程的期末考试中结组合作与共享答案。
2015年4月,亚特兰大多名教育工作者因被指在考试中协助考生作弊,8人最终被判监禁,其中3人面临7年牢狱之灾。
2017年8月,斯坦福大学社区办公室坦言在上学期末收到了许多的学术失信举报,经过调查后发现,其中一门数百学生修读的入门课程,竟然多达20%学生出现抄袭行为。
诸如此类学术失信问题,在美国不胜枚举。
优秀的学生因为有后门的学生被抢占名额,无法进入最好的学校。
而这些人却挥霍着学业不学无术,最后只是靠学历给自己镀个金,便可成为上等人。
看吧,不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社会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为资本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这个社会中的上层人士。
普通人想接触到这些资源就已经足够困难,更别提这动辄上百万美金的酬劳。
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这些所谓的名流被处罚。
但大多是几个月的监禁,很多甚至因为疫情提前出狱。
至于罚款,更是小菜一碟。
看到了吗?
就连富人犯罪,都是这么轻描淡写。
依旧回到影片的主题,教育。
柏拉图曾说过:
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尤其是在教育公平这件事上。
一直以来,中国的孩子都被称之为学习机器,毫无乐趣可言。
但在如此人口众多的国家,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了公认的选拔机制。
相比于其他的社会行为,这已经算是没有背景的学子,最公平的出路了。
因为,中国人始终被灌输这样一种理念——
读书,是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方式。
以前觉得这样的读书太功利,如今却觉得这是一种成本最小的尝试。
或许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冲向成功的途径,而资本放弃了旁门左道的歪念。
那时候的教育,才真正称得上公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