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决定。梅州梅县区乡贤龚国祥上榜。
人物简介 龚国祥
龚国祥1946年出生于广东梅县,1984年来深圳工作。作为一名老深圳教育人,他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在教育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深圳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的话,那么,深圳教育同样创造了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其中,深外的发展壮大,就是深圳教育的一个缩影,就是“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的一个活标本。
始终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龚国祥说,在深圳从教30余年,深深见证和体会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始终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回顾深外创建与发展的办学历程正是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真实写照。”龚国祥回忆,1990年初,深圳经济特区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旺盛,市委常委会上提出创办外语特色学校。从1月提出设想,赴天津、北京考察,到3月决定创办深圳外国语学校,再到7月招生,9月开学,整个过程只用了半年时间,创造了基础教育界的“深圳速度”。
龚国祥表示,深外的创办打破了既定的办学程式和办学常规,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短短40年,深圳教育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去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551所,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20万人。深外也从创办之初仅有51名学生和4名在编老师,发展到如今一校八部,师生万余人,是整个深圳基础教育中办学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
以改革创新打造教育“深圳质量”
深外中考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前茅。2001年,深外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3所可以保送20%的应届毕业生上国内重点大学外国语学校之一,自此,保送生人数一直稳居全省之首,成为市民心中的名校。
深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在龚国祥看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深外诞生在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注入了深圳改革创新的特质。学校以外语学科的发展和改革带动所有学科的改革,探索出“以外语特长的培养带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模式,着力培养走向世界的高素质人才。
龚国祥表示,纵观深圳教育的发展史,同样始终坚持并推进改革创新。2010年,深圳成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深圳成为唯一获准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备案实施的副省级城市。如今,深圳教育在课程改革、课题建设、学校特色等方面成果丰硕,课程校本化程度高,学校正向“一校一品”转变。龚国祥希望,未来深圳教育能以高质量发展打造民生幸福的标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局中创造深圳教育发展的新辉煌。
综合 / 深圳特区报
图文编辑 / 刘晓芳 审核 / 魏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