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前,很多人才都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选择了出国留学。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原本出国留学的很多人才又为了建设祖国而选择了毅然回国。而在这些出国留学后又选择了毅然回国的人中,就有一位名叫施一公的人显得颇为与众不同。按理来说,能为了自己的祖国而放弃好不容易在外国获得的优越条件,那施一公理应得到大家的称赞和敬仰才对。然而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要知道,施一公在回到国内后,虽然确实曾因为国培养出很多人才而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后来没过多久,他却反倒成了被大家指摘的对象。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下面的内容中!
一、出国留学
1967年5月5日那一天,施一公出生在了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小村庄里。因为从小就很聪明好学,故而一直都是众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后来他凭借努力,于1984年时取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不仅给他及家人带来了无上荣耀,而且还使得他被顺利地保送到了清华大学去进行深造。据说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施一公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步入社会去参加工作。但是施一公自己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到美国去留学。
那个时候,能出国留学并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施一公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还是得偿所愿了。他当时要去做深造的目的地是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而所攻读的专业,则是分子生物学。可能在不少人看来,分子生物学是一个极为难学的专业,故而但凡有机会去挑选其他专业,大家就不会选择去挑选这个专业。然而在施一公看来,分子生物学不仅不难学,而且还最值得一学。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才会凭实力取得了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在该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发表了多篇颇受重视的文章的同时,还入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及获得了生命科学奖等大奖。
二、毅然回国
按说像施一公这样的人才,若是能在美国继续发展的话,那定然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和为自己谋得更好的福利待遇。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的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功的时候,他却对外表示要回国去发展。这让美国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感到非常震惊,甚至不惜开出千万年薪来对他加以挽留。只是不管对方表现出来的“诚意”有多大,施一公都仍坚持要回国。于是没过多久,他便如愿踏上了祖国的领土。之后,他开始在国内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该职位虽然没办法给他提供远高于其在美国时的待遇,但是却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心愿的很好的平台。
三、为国培养人才。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会对施一公的心愿感到非常好奇。其实,施一公当时想实现的心愿,就是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可用人才来。因为他很清楚,当时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既如此,那如果自己能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人才来的话,那岂不就能充分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了吗?到了那个时候,自然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了。而身为一个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人,他也自然会产生越来越强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有资料显示,施一公回国后确实有充分利用职务之便来为国家培养出了不少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后来还都有了极为不错的发展,甚至可以说,祖国未来的建设也定会与他们所能做出的贡献息息相关。
四、因发表言论而受到公众指摘
既然施一公为国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和如此大的贡献,那他岂不是应该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钦佩和敬仰吗?可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据说后来即便大家都知道施一公曾为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却仍对他进行了为期不短的指摘。至于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其实主要跟施一公曾发表过的一个言论有关——施一公劝大家别根据兴趣来选择所学专业,而应该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来选择所学专业。结果很多学生在听信了他的话后,却只落得了个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悲惨结局。
结语:
很多人觉得,施一公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故而他在发表言论的时候,就理应做到足够谨慎才行。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听了他的话而贸然选择去学习生物科学的学生最终落得个一事无成的结局的事情被曝光后,大家才会纷纷去对他加以指摘。不过,或许大家并未考虑过这样一件事,那就是施一公所说的话终究只能拿来当成参考,而不能尽信。毕竟大家的情况各不相同,怎么就能那么盲目的全部都按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呢?可见,大家在指摘施一公的时候,也理应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