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在城市长大的雌性宠物腊肠狗人生第一次产下幼崽,然而她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无所知,只是不知所措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身后拖着脐带与自己相连的幼崽。
突然,幼崽发出一声尖细的呼叫,刹那间唤醒了母亲混沌的意识。它停下脚步,似乎在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然后转过身,咬断脐带,吃掉胎盘,再从上到下非常温柔地把这个初到世界的孩子舔舐干净。
这种对生育全然无知的体验,在人类社会中几乎不会出现。每一个准妈妈都会被有经验的长辈、医生,或是如今琳琅满目的孕期准备科普书帮助,在生产前做好完全的身心准备。然而,这种看似充分的准备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在恰当的时候激发母爱。
令人费解的分娩时刻
可能你会问,母爱不是一种本能吗,需要激发吗?
先看看以下这个实验:
如果把一匹牝马、一头母牛、一只母山羊或母绵羊,和刚产下的幼崽立即分开1-2个小时。这时,如果实验人员把幼崽交还给它们的母亲,那么母亲不仅会认不出孩子、拒绝接受它,还会粗暴地踩踢、啃咬甚至杀死孩子。
可见,建立坚固的母子感情维系的关键时刻就在分娩时分。
从憎恨孩子到无限的爱
同样的结论放在人类身上还适用吗?
美国的一位妇科教授在1974年进行了一项实验。有位临产的年轻女士来到他所在的医院生产,断然声明分娩后她绝对不要自己的孩子。婴儿出生时,医生告诉这位女士还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养父母,也许她会愿意让孩子在身边待上几天。事情就这么定了。
这位母亲每天总共有5个小时可以和孩子待在一起,婴儿赤身躺在妈妈的床上,而妈妈则轻轻地揉揉他这儿,摸摸他那儿,深情凝视这个小生命。
4天后,教授来到母亲床前说,“我们终于为孩子找到了理想的养父母,现在能否请您把孩子交给我?”
这位女士4天前还毅然决然地宣称如果不把孩子送走就会掐死他,而现在却激动得满脸通红:“您敢试试!教授先生,您敢碰一下我的孩子!这可是我的孩子,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把他从我身边夺走!”
分娩后建立母爱的神奇时刻,也可以被从反面证明。因早产而不得不与孩子分离的母亲们,正因错过了母子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时期而更有可能对孩子终生都爱不起来。
因为医学需要,7个月大的早产儿一经出生,就必须立刻被放入暖箱中。这些“保育箱孩子”往往得度过好几星期,母亲与孩子连一次进行身体接触、爱抚、亲热的机会都没有。而这样会造成怎样的心理后果?
美国克利夫兰大学马歇尔(Klaus H. Marshall)教授和肯内尔(John H. Kennel)教授对此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全美遭受父母严重虐待的青少年中,不低于39%出生时为“保育箱孩子”。除去少数例外情况,这样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找不到一个全身心热爱自己的人。
思念,穿越重重阻隔
让人欣慰的是,人与动物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那就是人类具有伦理道德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可以超越本能。
有位名叫赫尔加的女孩还未出生,父母就特别渴望拥有她,一直充满着期待迎接她的降临。当她因为早产,躺在无法触及的保育箱中时,她的母亲依靠纯粹的想象力穿墙破壁,无时无刻不陪伴在孩子身边,轻轻地抚摸她,热烈地拥抱她,温柔地轻吻她。这种想象使母亲与孩子在情感上紧紧相连。长大后的赫尔加充满活力和人生乐趣。
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类的母爱
相比于对母子都重要的分娩时刻,现代的孕育过程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自作聪明地采取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手段。
其一,为了让母亲休息好而让母婴分离。在有些医院里,新生儿出生时在母亲手里只停留短短的20秒,数小时后,母亲才得以再次见到被襁褓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生命。接下来的白天里,母亲也只有5-6次的机会给孩子喂奶,每次仅仅20分钟。在孩子大一些时,有些父母还会选择夜里不让母亲喂奶,美其名曰让母亲好好休息,殊不知这样的好心,反而会让母亲对孩子冷淡,而这种情感的缺失会延续漫长的时间。
其二,让孩子尽情哭闹。“必须让孩子哭闹,这样他才可能拥有强壮的肺。”动物行为学家德吕舍尔称这种说法是一派胡言。显然,没有人设想过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分娩,就是离开母亲子宫的庇护,孩子无疑是经历了一场冲击,紧接着剪断脐带,以及促使孩子自主呼吸而拍打臀部。这一切都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恐惧。此时的孩子渴望母亲,渴望温柔的触摸、身体的温度、心脏跳动安抚心灵的声响,可他却孤零零的躺在小床上孤立无援,哭到筋疲力尽,醒来继续面对恐惧。
天性的文明史
对于不知情的人来说,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天里分离母子所造成的后果似乎无足轻重,可实际上,它正在产生极大的影响。德吕舍尔认为,它导致的冷酷和野蛮已经开始给我们的时代打上烙印。
早在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中,当时上层阶级的妇女都把剩下的婴儿交给乳母去哺乳和照看,自己则对孩子漠不关心,其后果众所周知:这个肆无忌惮地征伐世界的民族,这个危害社会的奴隶主组成的民族,这个醉心于角斗和打猎的野蛮民族,在荒淫无度中加速败落。
1760年前后的法国,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视聘用乳母照管婴儿为时尚。根据记载,仅仅在巴黎,每年21000位母亲中就有19000位把孩子扔给乳母。得到的后果是,先有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暴虐无道,接着又迎来拿破仑时期。
一粒种子能否生长,长势如何,取决于这粒种子是落在沙漠、岩石、沼泽,还是肥沃的土壤里,但是种子还是种子,天性还是天性。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找回自然分娩之路。
以上的所有内容均节选或编辑自德吕舍尔的著作《温暖的巢穴:动物如何解决家庭问题》。
德吕舍尔通过最前沿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成果及大量典型案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引发我们深思造物的力量,甚至从动物的家庭教育中领悟到,所谓人类的智慧,有时更像是一团迷雾,阻挡了大自然真正想要教会我们的简单真理。
强烈推荐。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