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陪你一起长大》,网友不淡定了,纷纷讨论剧中几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原本想在电视剧中找到一个,最合理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没有想到剧中的妈妈也同样迷茫。
剧中的小主人公都是幼儿园大班的阶段,他们将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要升入小学。
其实孩子们可能还不太了解,正式进入到学校学习意味着什么,但家长却明白,从进入到小学那一刻起,竞争就开始了。
为了能让孩子从这第一个阶段就开始腾飞,家长觉得找教育机构,大量上补课班,就是最好的方式。无论是家境好的林芸芸家,还是努力生活的沈晓燕家,以及事业型家庭苏醒家,他们都在为了孩子努力。
林芸芸、苏醒、沈晓燕等剧中的妈妈,他们都认为给孩子上最好的补课班,就是自己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在给孩子们规划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但事实上,在孩子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父母的这种做法无非就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无时无刻不在标榜的竞争,就是父母在言传身教的虚荣心。
为了能到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去补课,苏醒真是煞费苦心。最后是在同事沈梓浩的帮助下,才算给儿子奚望报了名。但苏醒是以免费给沈梓浩做设计为交换条件。
能够进入到这个教育机构学习,家长们看得非常重要。苏醒是这样,林芸芸也是这样。
因为新月生病影响了学习,所以从原来的A班降到了B班。原来补课班也是按照成绩分班。林芸芸对于这一点不能接受,老公顾家伟也在指责她没有照顾好孩子。
看到这里,网友有些迷惑,补课班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想让孩子在进入到校园之前,就提前学了知识,这样好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小一些吗?大多数家长可能都抱着这样的心态。
但教育机构还要分级,这一点是否是教育机构看重了家长的虚荣心呢?
苏醒送奚望去上补课班,先到的奚望坐在了靠前的位置。但是,后走进来的同学让奚望给自己让座位。原来上课的座位也是按照学习成绩分的,是一直在变化的。
上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就会坐到前面,考得不好就要坐到后面。如果想坐得靠前一些,就要在下次考试中争取好的成就。
苏醒发现这件事后,她找到老师沟通。老师却告诉她,这是他们教育机构多年来摸索出来的经验,这样做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竞争。
苏醒质疑这种方式,在她看来这样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但是很显然,苏醒说的话对老师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
自己机构的口碑就是自己的底气。如果进来的学生不能按照,补课班的方式方法学习,那么你可以选择放弃,而且还有很多孩子等待这个可以学习的机会。
这就是家长在追求的结果。他们一直在认为,只要能到众人眼中最好的教育机构去学习,那就证明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父母对“最”字的追求,影响了作为家长的正常思维。
而教育机构也正好抓住了这一心理,让家长只能执行机构制定的政策。最后,只能是家长妥协了。
竞争这一概念孩子不知道学没学到,但是整个过程,家长展现出来的虚荣心,孩子一定感受到了。
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最好的学习成绩,家长又开始做了另外一件错误的事情,就是不断在给孩子输出焦虑。
不仅仅是因为教育机构的多项竞争机制,苏醒、林芸芸等人一直以来对优质的追求,都在无形中转化成了焦虑情绪,并且这种情绪也影响着孩子。
老公奚彬带着奚望玩了一天,苏醒认为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即使是到了晚上应该睡觉的时间,苏醒还想让孩子学习。似乎这出去玩的一天,奚望就已经被别人超越了。
知道奚望可以上别人眼中最好的教育机构上课,苏醒又给奚望买了好多学习资料。在苏醒眼中,奚望原来学习不行,现在必须要努力,才能匹配这个学校。如果奚望不好好学习,感觉都对不起这个补课班。
林芸芸让女儿新月,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上表演法语朗诵。新月不明白自己的英语明明更好一些,为什么要用法语。林芸芸告诉她,表演要的是与别人不一样。在林芸芸眼中,似乎和大家一样就显示不出女儿的优秀。
苏醒、林芸芸对于孩子的教育,她们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她们张口闭口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他们能成为学校的佼佼者,这成为他们做事情的前提。
但是,过犹不及。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输出的焦虑,显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苏醒原本以为给孩子报了最好的补课班,孩子也会觉得非常好。即使她也觉得这个补课班,用考试成绩定座位的方法可能不妥。
苏醒的想法还是错了。奚望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他的感受也是真实存在的。
奚望和爸爸说,自己不喜欢那个补课班,不喜欢考试。但是奚望却又说,知道妈妈喜欢那个补课班,所以他可以在那里学习。
这就是孩子的在真实心理。家长的虚荣心,不间断的焦虑输出完全影响了孩子。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说忽略不计。在孩子眼中,自己学习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家长高兴。
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长此以往孩子将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非常自卑。
他们会以取悦别人为做事情的前提,完全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许甚至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这样的性格会影响个人的发展。
希望《陪你一起长大》中,几位妈妈的教育方式,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