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销量第一的家庭教育书,细读书中的语文方法,我得到七点启示。
尹建莉,北师大教育硕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销量超1000万册,相信很多家长都买过这本书,作为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尹建莉,她讲到的很多语文学习方法,至今令人深思。
她的女儿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她的女儿这样优秀,显然离不开妈妈的指导。现摘录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1、圆圆四五岁时,我开始正式教她读古诗。我们最早用的读本是一套配有插图的《幼儿读古诗》,共六本,有一百多首。那些诗都很短,一般只有四句。我经常和她一起朗读这些古诗,等读熟了再一起背。到她六岁上学前,这些诗她基本上都会背了。
(我的思考: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童早期启蒙很重要,和儿歌相比,经典读物显然更有营养,更能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
2、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我觉得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
(我的思考: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类似《米小圈》的畅销书,和经典古诗词相比,质量差千倍。这些肤浅的读物,尽一切办法讨好孩子。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让人痛心。)
3、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 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即使暂时不懂,因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我的思考:我们孩子学习古诗词,我们太注重讲解,生怕孩子听不懂,一定要解释得清清楚楚,反而丢失了古诗词的韵味。有的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古诗文班,请老师给孩子讲。其实最好的古诗词学习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背,和孩子讲解古诗词写作背景,培养他对古诗词的兴趣。)
4、“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我的思考:我们经常嫌孩子做作业慢,原因可能是孩子课外书读得太少,阅读能力太弱,理解分析能力不够造成的。小学初中阶段,学科难度值不高,语文优秀的孩子,其他科目也不会差。)
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读的孩子,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的思考:小学初中阶段应当把读课外书当做第一任务,因为多阅读,就是提升学习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抄写作业太多,很多同学到了小学三年级后,就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大量的作业造成孩子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后果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更差。)
6、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是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
(我的思考:很多小学生还没有学会怎么读书,就开始学习写作技巧,学习写作,阅读的输入是前提,技巧只是锦上添花,过早接触技巧,只会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喜欢读很重要,学会读更重要,很多喜欢读书的还是不会写作文,就是没有学会用“三大精读法”读书。我们的读书课,就是教孩子用批注、思维导图、读后感来读书。)
7、2004年,我听到当代著名教育家、时任北京四中校长的刘长铭先生的一个演讲。他在出任校长前是该校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他讲到自己在担任物理教师时,他的学生有谁在考试中哪道题出了错,他就会让这个学生把这道题重新做了后,再给全班同学讲一遍,“做一遍”和“讲一遍的教效果是全然不同的。能清楚地讲一遍的东西,它必定包含着认真的思考,学会思考并已经清楚地理解,然后才能清晰地讲出来。
(我的思考:为什么很多同学补课没效果,因为他们只是在听而已,没有参与课堂。很多家长反馈我的网课效果好,就是因为我给了孩子很多发言的机会,想办法让孩子思考,想办法让孩子发言。孩子有了兴趣,会思考了,爱发言,学习效果当然好。)
我是专注于中小学语文辅导的一儒老师,觉得好,记得留言点赞。我的公众号:一儒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