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上映7天,票房破5亿,也引来极大的争议。
有人看哭,也有不少人骂——凭什么还是要让姐姐养弟弟?还有网友留下感慨:这部电影把中国人、中国男性表现得太可怕了吧?
坦白说,张子枫演的姐姐,远不如“姐姐”们的现实日常来得令人窒息。
电影上映后,网上爆出一张2496个字的原型故事。
故事里的姐姐把两套房子卖了,在一线城市和丈夫儿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两岁的弟弟被随意送给了生活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教育亦受到极大的限制,姐姐从根本上斩断弟弟出人头地的路径。
与其说这位姐姐自私,不如更直白地说她恨弟弟。
当然,我不确定这是真实的案例,还是某位笔者夸大杜撰出来的虚构故事,但文章开头有这样一句话,“21岁的独生女生涯结束,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么破裂了。”
在弟弟没出生之前,这位姐姐的生活是感到“幸福”的,所以,这不能算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它也不算是姐姐的原型故事。
我更愿意相信这对父母选择生二胎的原因,是“他们感觉到寂寞”。
在我看来,《我的姐姐》原型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普遍存在现实里许许多多从未被正视的“姐姐”们身上。
电影里,姑妈对安然说:“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她无法反抗母亲提出的要求,只因一句“你是姐姐,应当……”,仿佛是一种无法逃离的,上天早已注定的命运。
其实,“姐姐”不一定是天生的,还可以人为安排。
25年前,央视《生活空间》安排李玉拍摄一个刑警故事,但她深入了解这个家庭后,敏锐地在刑警6岁的女儿身上捕捉到了很精彩的情感纠葛。
于是,李玉决定将摄像机镜头对准“姐姐”,就此诞生了一部仅有20分钟的纪录片《姐姐》,影片粗剪版本命名为《成长的烦恼》。
1996年12月30日、31日,一经播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有观众直斥,这哪是儿童家庭教育“烦恼”?这根本就是一部让“姐姐”们窒息的恐怖片!
蕊蕊和峰峰是一对出生前后只差几分钟的双胞胎。
在剖腹产的家庭会议上,父母认为女孩可以照顾男孩,于是决定让蕊蕊先出生,赋予她姐姐的名义和随后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峰峰后出生,当团宠弟弟。
《姐姐》只用几个日常生活场景,就将姐姐的委屈、痛苦和无望,拍了出来,它也是万千姐姐们所经历过的最为普遍的日常。
姐姐和弟弟下棋,结果弟弟不遵守规则。
玩棋,弟弟觉得开心就好,规则是什么重要吗?但是,姐姐玩得不开心,不愿意跟弟弟玩了。
随便吃几个子而已,姐姐怎么能说不下就不下,她必须“陪玩”。于是,弟弟峰峰找妈妈来当“裁判”。
6岁的弟弟坚信,只要妈妈来,姐姐就必须懂事,当个听话的好孩子,一次也没有例外过。
果不其然,妈妈一开口就是:“蕊蕊好孩子来来,和弟弟下一盘吧……蕊蕊怎么回事儿呀,你是个姐姐你陪弟弟玩会儿...蕊蕊怎么回事儿,蕊蕊你懂点事儿行吧!”
妈妈为姐姐制定的框架是好孩子,她必须听话,必须陪弟弟玩,必须懂事,凡是不听话的行为,都被归属为任性,都会招致她的不喜欢。
显然,年幼的蕊蕊敏感地看到并深刻地体会到了差异。她大胆地说出了一句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内心却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抚:“你不是说不喜欢我嘛。”
可妈妈只是沉默,再沉默,借口煮饭走了。
妈妈确实说过这句话,她无法反驳,无视成了最好的处理方法。大人总以为小孩子忘性大,却不知6岁的孩子已经记事了,小孩不是忘了,只是把它永远地埋葬在心底深处,自己的伤口自己舔。
傍晚,爸爸破天荒地早早回家,还亲自下厨。
蕊蕊也很开心,并期待着爸爸能支持公道,让妈妈喜欢她一点,并给她一点点公平。
这一次,她看着妈妈亲亲热热地搂着弟弟,“投其所好”地陪弟弟看球赛时,蕊蕊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妈妈,你想看球赛还是听狮子王,我想听狮子王。”
但妈妈还是往常那个妈妈,永远站在弟弟那一边:“那你就少数服从多数吧,我和你弟弟都看球赛。”
蕊蕊知道,妈妈并不喜欢看球赛,只是因为弟弟喜欢。姐姐不甘心的小小身影挡在电视机前,她无声地向妈妈发出抗议。
不料,弟弟气得不行,在妈妈的怀里大哭大闹,还指着姐姐说了好几遍:“给我杀了!把她杀了!”
面对这样一句极为不恰当的话,妈妈并未指责,而是做无奈状,喊爸爸过来当“法官”。
对于姐姐的控诉,爸爸看似“讲道理”,实则和稀泥。
在这个家里,姐姐是最底层,最无助,最绝望,必须被“杀死”的那个人,父母只需要姐姐如同没有自我思想的木偶人,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麻烦。
在镜头前,姐姐接受到的只有沉默和打压。
妈妈面对镜头“抱怨”:“这个女孩子不讨人喜欢。”向爸爸抱怨姐姐的“任性”,将她的正常诉求归结为接触的人少了:“现在的小孩就是太独了。”更是直接对渴望母爱的蕊蕊说:“你这样永远不喜欢你。”
弟弟抓住机会就煽风点火,他也想让爸妈训她,让姐姐以后在自己面前乖乖听话:“你要这样,爸爸不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了,全家人都不喜欢你了!”
以“谁让她这么说妈妈”的理由,没有丝毫心理负担,且不用负罪的伸手打姐姐。
爸爸看似安抚女儿,说公平讲道理,却劝说姐姐应该陪弟弟下棋,姐姐应该“少数服从多数”,结论就是:“你都6岁了,明年上学了,这么任性怎么行!你这么自私可还行,什么事光管你个人!”
对妻子说的大人即使有“错”,小孩子也不应该计较深以为然,甚至觉得这样的蕊蕊“太过分”,继续训斥:“你有错了你妈不说你,你又不知道,你将来不是越攒错越多嘛!”
蕊蕊在爸爸的连番“教导”下,一如既往,听话地向妈妈认错:“妈妈我刚才发脾气错了,错了。”
一家人皆大欢喜,唯独小女孩蕊蕊哭得泣不成声。
蕊蕊知道,即使在这个“特殊”的一天里,她在这个家的“位置”还是没有丝毫改变。她还想在家里“继续”待着,就必须亲手“杀死”自己,必须放弃反抗,学着变成父母心目中的好姐姐。
姐姐的眼泪、痛苦,无人在乎,一家三口欢乐地笑了起来。这一笑,是纪录片中最可怕的镜头。
比起爸爸的和稀泥,更可怕的,是同为女性的妈妈的打压。
她将自己的“偏见”告诉丈夫,这个女儿任性、性子独、太斤斤计较,把“重男轻女”偷换概念成“你是姐姐”,用“懂事”“姐姐”“听话”来道德绑架,把“牺牲”、“偏爱”、“是非不分”等视作理所当然的、普遍的、正确的恐怖“家庭规范”。
有句话说:“多少孩子这一生都在等着父母的道歉。”
可是孩子知道,她们这一生都等不到。当小女孩长大后说起这些事,试图跟父母表示童年的不满时,父母也许会反过来指责她“你为什么这么记仇,这么斤斤计较?”
相较于现实而言,姐姐张子枫是幸运的。
在父母车祸身亡,面对抚养弟弟还是送走弟弟的问题上,大伯公给出了两条路:养弟弟,或是放弃房子。
混不吝且靠不住的舅舅一开始沉默,在明确张子枫真心地想送走弟弟之后,舅舅提出了由他收养弟弟的建议。一句“生儿子有屁用”撕破了养儿防老的遮羞布,父母往往有事大都找女儿帮忙。
肇事司机懂得一个人带孩子的难处,他帮姐姐找了一户家庭条件很好的夫妻,理解姐姐送走弟弟的选择。
电影里展现了重男轻女的父亲,把安然当沙袋练拳的表哥,偷看侄女洗澡的姑父,他们是可怕的中国男性。但也有爱女儿的舅舅和司机,喜欢姐姐的弟弟。这些男性角色保护着我方姐姐,影片展示的并非全员恶人。
比起男性角色的重男轻女,影片披露的女性重男轻女更让人深感悲哀与绝望,她们曾是家庭的牺牲品,却又成了维护“重男轻女”的主要执行者。
在电影里,姑妈要求姐姐做“长姐如母”,发现姐姐正在寻找领养家庭时,当面泼水并责骂,造谣弟弟有暴力倾向,对送走弟弟的事百般阻挠,此时的姑妈只接受姐姐养弟弟这一项选择。
安然做的两个梦,暗示父母曾试图遗弃她,以及在游泳池试图“杀死”她。从始至终,母亲都是站在父亲身边,她是“重男轻女”的同伙,更是最为关键的执行者。
在安然离开医院的那场戏里,那位孕妇已经生了两名女儿,却仍说“我要生”!孕妇的婆婆死命抱住安然,阻止她妨碍媳妇生孙子。
孕妇与婆婆的行为,让我想起《娘道》里的一句台词:“我这条贱命算什么,我一定要为继宗生出儿子。”
姐姐的幸运,在于她还意识到反抗时,被送至姑妈家养育,让她拥有旁观者的视角,可以学会爱自己多一点。在于导演最后让姑母觉醒,让她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尊重姐姐做出的任何选择。
但在现实中,旁观者的视角和姑妈的觉醒是一种奢望。
一方面,女孩们深陷局中,从小被这一套观念洗脑,以致奉为真理。
另一方面,女性感受到了伤害却无力反抗,于是只好维护它的正确性,再转而去伤害别人,把别人虚化成弱者。这样既能释放恨意,又能证明被伤害不是因为自己太虚弱。
影片开头的车祸现场里,一闪而过的照片上只有死者和一个小男孩的合照,警察需要安然出示身份证,确认她和死者的关系。
显然,安然同样是被“杀死”的姐姐。
纵观《我的姐姐》,安然闻皮衣的味道,在扔掉很多东西时保留了这件皮衣,它象征着父亲。但直到影片的最后,安然在墓碑前达成最终和解,才开始回忆妈妈做的肉包子。
可以看出,在重男轻女这件事上,妈妈带给女儿的伤害更大。
男性的重男轻女会让人感到痛恨的话,同为女性的重男轻女只会让人感到永无天日的绝望,她教育出了又一位重男轻女的小男孩,打压出了又一位无私奉献的“扶弟魔”。
同是女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