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大陆地区,只录取了8名学生,在合肥一中读书的这位学霸成功入选 。
多门学科满分,学习优秀的她,还擅长芭蕾舞和书法篆刻,这还不够,她还获得了古典舞十级、钢琴十级,简直是一位全能学霸。
这样的全能学霸,居然到初中毕业后,才有自己的手机,她的成长有何过人之处?她是怎么变得如此优秀的呢?我们需要追根溯源,寻找这种成长的轨迹。
这位全能学霸,就是来自合肥一中的丁雯琪同学,她拥有广泛兴趣的背后,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让我们看看雯琪的父母,都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吧。
1、从小培养好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在学习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小学时,各种习惯需要父母来给予培养。
比如午休的习惯,丁雯琪的妈妈坚持要求女儿必须午休,午休习惯后,下午与晚上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再比如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完成作业,学习兴趣和爱好,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
直到初中毕业,丁雯琪都没有自己的手机,但她并不觉得因此而缺少话题,她的身边,也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成长。
那么,从小养成好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样的习惯,我们是不是也曾经告诉过孩子要这么做,但为什么这样的习惯最终获得的,只有少部分孩子呢?
2、面对兴趣班,她从抵触到喜欢
正如前面所言,丁雯琪并非一个只知闷头学习的学霸,她的爱好广泛,跳了七年的芭蕾舞,拿到十级的钢琴证书,书法上的造诣也很有自己的心得。
一个这样的学霸,还是“全能选手”,这样的娃在时间观念上是不是很强?
而且,她是怎么做到如此坚持的呢?
原来,幼儿园时雯琪就开始学钢琴,一坐一小时,她也很抵触,非常想和其它小朋友一样出去玩。
但是,随着不断的坚持,她渐渐地爱上了钢琴包括舞蹈,这也成为了她自己一种放松的方式。
她认为学这些兴趣并非负担,而是可以用来放松自己,做为学习之余的调剂。
正是抱着这样的看法,她把自己所学的兴趣班,都转化成为了爱好,爱好反而给了她一种学习之外的放松方式,既让时间充实,又一举两得。
那么,这样的兴趣班,别的父母也希望能让孩子爱上这些爱好,但为什么却没有达到她这样的效果呢?
3、自学从阅读中来,自律从兴趣中找
自小,雯琪就非常喜欢看书,她从小学一二年级时就沉迷看书,爱看书的程度,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候甚至还需要父母催促好多遍,才放下书去吃饭。
爱读书的习惯有多厉害?初中时,丁雯琪拿着英汉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查,就这样把厚厚的《哈里波特》的英文原著给啃了下来。
这样的阅读习惯与动力,让她形成了强大的自学能力,也让她变得自律。
读合肥一中时,要完成外教布置的阅读和写论文等任务,都需要她自己去寻找与阅读专业书籍与资料来完成。正如班主任所说“她对自己的学习和升学目标规划都非常清晰,善于沟通,尤其喜欢和老师探讨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从她的坚持各种好习惯,到兴趣成为爱好,直到拥有良好的阅读与自学能力,这些方面,都有父母与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丁雯琪的父母学的是工科,对她的教育,从小就比较传统,与“博士老爹”蔡笑晚一样。而她也坦言,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的以身做则,这带给了她最好的榜样与示范。
当父母要求孩子要有午休的习惯,不要玩手机时,父母一定需要自己带头来做到。
当开始一项兴趣和学习之后,就一定要坚持学习,不要轻言放弃。学弹钢琴也许会很枯燥,要坐上一个小时,但却让丁雯琪完成了父母给予的兴趣到自己喜欢的爱好之间的转变。
而自学与自律,更不可能无师自通,一定受环境与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成为了孩子行为的标杆。
正如叶圣陶所言,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差距,就在学习习惯上。
习惯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来自于环境与父母
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优秀的父母,他们与绝大多数父母的做法差不多,但却有一个重要的不同。
他们会尊重孩子并理解孩子!
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尊重,是建立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之上,而理解是需要换位思考的。
如果家有小学生,正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好时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优秀学霸,也要从此时起就加以培养和引导。
正如20多年高级教师于敏老师所说:
“孩子小学的6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这6年决定了孩子未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
祝所有父母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学霸的培养,一定是有章可循,与其羡慕别人孩子优秀,不如自己带孩子成长实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