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女博士出事了。
从南京大学某宿舍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们不知道她为啥这么做,知情人说是因为过重的压力。
在此之前,南大已经上过热搜,据说半年内就有“两跳一烧炭”的。
我不想追根究底个人原因,只不过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内心总有点异样,好好的,怎么就想不开了呢?
也许我无法体会到研究生的学习压力,毕竟不在其位,不了解其职。
有个朋友,是一所双985的研究生,如今已经研三了,她说每天都有巨大的焦虑压着她,让她整晚睡不着觉,总担心无法毕业,写的论文发不出去,更无人观摩。
这几年里,朋友说,自己长这么大,都没有扛过比读研更大的压力,不久前她去做心理测试,医生告诉她已经有了重度焦虑症和中度抑郁症。
记得南大不久前出事的研一学生曾在社交平台上留言:
我就不该来读研,来这里的每一天都不快乐,丢了很多东西,失去了学习能力,失去了爱人,
唯一得到的,就一样东西:抑郁症。
抑郁,也许很多人都有过,如果是轻度的,还好说,通过自我调节完全可以恢复,可一旦转为重度的,对生活便会失去任何希望,觉得活着很累,是一种负担,。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的人才,他们有宽广的知识面,本应该是未来社会事业的中流砥柱,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未来的及实现人生的价值,就提前轻生了,着实令人感到可惜。
那么,是什么压垮了研究生最后的救命稻草?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伤的说法。
啥是自伤呢?
就是当一个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却无法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并分清楚内外部成因时,自我侵犯行为便会“乘虚而入”,以达到情绪上的宣泄。
如果这种自伤继续扩大,甚至表现为极端化,引发的结局是很可怕的。
而自伤引发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主要是如下几点:
1) 研究生大部分都是高知群体,学习的佼佼者,但他们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自己的期望和现实落差较大。
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来看,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有悲观,甚至厌世的表现。
每个人都想成功,研究生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年轻,内心自我价值实现欲望强烈,渴望在科研方面做出成绩,但现实总是很残酷的,事情往往事与愿违,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于是他们内心慢慢开始变得消极,处事极端,凡事以偏概全,夸大社会阴暗面,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2) 研究生学习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学习,任务繁重。我那个朋友说,每周都要完成文献阅读,在社交方面几乎为零。而根据需求理论,交往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时,内心便开始闭塞,产生人际交往危机。
本来自己的抑郁情绪就没法排解,这下又找不到宣泄的渠道,问题便不断积累和恶化,于是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3) 与导师关系处理不好
读过研的朋友都清楚,我们现行的研究生培养,都是采取一对一导师负责制,这样的目的,是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最终形成强的归属感。
看起来没有问题,可导师的选择,一般会决定学生的学术方向和生涯,一旦学生与导师沟通不畅,形成与导师不平等地位,那出问题可是分分钟的事了。
近期发生的一些的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与导师关系处理不好,关系恶化,劳心劳力,自己又无法解决而引发的悲剧。
有人可能会问:研究生压力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早已不是新问题了。国内和国外都差不多。
曾看过一篇文章,是国外关于为什么现在的研究生精神健康都很低的描述,里面提到了研究生的焦虑和抑郁,比一般人高五到六倍,被调研的博士中,有1/3的已经有心理疾病,大部分都承受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压力。
一些人夜夜失眠,天天在电脑钱要坐到肩部发麻,脖子酸痛,特别是在毕业那段时间,光顾早上五点的早餐店已经成常态,最难受的,还得咬着牙坚持下去,明知道在透支健康,但身后那一双双眼睛的期盼,又驱使他不能放弃,于是在日益引发的矛盾中,引发了恐慌。
生命是可贵的,它永远不是选项。
我们读研的目的是什么?
永远不是为了读研而去透支,而应该是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去深造。
正如有个网友说的:学习是为了强大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外在。
记得辛格在《我们的迷茫》中说过: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都珍惜生命,要相信,生存对任何一个有机体来说,是值得继续的,怕与爱都是生命本能,不可分割。
生命可贵,人间值得,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