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国家的中小学,会有成绩排名吗?

近日,有一条教育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上了热搜,内容是:#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

征求意见稿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课程教学,不得限制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不得违规强制向学生收费或强制要求捐款捐物。此外,教职工一旦发现校园欺凌情况,要及时制止。”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表示,为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制度,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形成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

这条消息立马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看了一圈评论,让馆长感到意外的是,绝大多数网友对此都是一边倒地持消极和否定的态度:

虽然有些网友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是馆长认为,不少人好像的确把“不公开排名”的概念给弄混了,“不公开排名”不代表“不排名”,只是“不以公开宣布的方式透露他人的成绩”吧。成绩的确是个人隐私,透露权应该在自己手上,如果只是不公布,而是单独告知孩子和家长,其实馆长觉得是个还不错的建议。

有网友还说,“是不是在模仿国外啊?国外中小学不考试也没有排名”。这个观点也有点贻笑大方了,国外的确是会有一些优秀先进的教育理念,当然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又是哪里来的“不考试也没有排名”呢?

不过,可能很多人的确对国外中小学的成绩排名等教育环境不太熟悉。那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在英美国家上中小学的孩子家长,对于成绩排名这方面的看法和体验吧!

美国

美国孩子可能学业压力没有中国那么大,但是孩子家长却一点也不比在中国轻松,美国自然也有“美式鸡娃”,如果家长要送孩子去好一点的私立幼小中连读学校,入学需要也至少要排队一年左右。

当然,这样的学校就是有钱也不是想上就能上。必须先报名,等上一年半载学校有名额了会联系家长(更可能的是家长自己需要自己每个月去联络下学校),接着通过重重考试才能录取。

根据不少美国家长的描述,美国大多数学校也会有排名,但是排名的内容和中国就不太一样,比如,很多学校都有的一个排名是“读书排名”,每个年级每周都会更新读书排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源:pkumum

那读书排名的分数怎么来的呢?

每本书根据它的字数多少划分相应的分数,而且并不是看完一本书就能得到分值的,每读完一本书,都需要参加考试,只有考试满分才能挣到这本书的满分值。考试的内容很多都是细节题,老师也会建议孩子们每本书至少读3遍才能去参加考试。

学校也很重视这类“排名”对孩子的激励作用,除了每周更新排名榜单,学校还会用各种方式让上榜的学生获得荣誉,激励着整个年级互相比赛着读书,比如年级读书积分排名前三名的孩子,名字会在学校的公开书展中展示出来等等。

英国

在英国也同样,在一些比较好的私立中小学校,排名也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会比较强调竞争,而公立学校一般都倡导快乐教育,不会强求排名,学业压力也相对小很多。

而且英国学校的排名也不光是成绩,还尤其看重其他方面,在小学的排名主要会包括品行纪律、学习努力程度、体育参与、艺术和特长等方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源:Bing

评分大多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每位老师都可以给学生打分,分数累计,带入期末。如果分数过低,家长也会被招去谈话,如果不改进,学校甚至会劝退学生。

每个学期的评分排名和学术成绩,都是最后学校推荐学生到不同等级中学的依据。所以,学生仅仅在一个学期表现优秀是不够的,需要每个学期都保持很好的表现。

到了中学阶段,打分内容更加多样化,除了上述的一些方面,还会考虑社会活动能力、为宿舍或学院争取荣誉的能力等等。

上文所述只是其他国家对于中小学阶段学生教育模式和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但对我们的教育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眼下这个“鸡娃内卷”很厉害的社会,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太重视成绩排名了,以致于学生也都很难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排名。

不少家长眼中只能看到一个成绩和名次,却看不到孩子的学习过程有什么问题,看不到孩子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如何,看不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难道不是比排名更加重要的东西吗?

馆长认为,如果可以理性看待排名,那它带给学生的不再只是压力,更是一种别样的的激励方式,或许能为孩子们开启一段更丰富、更有意思的学习旅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