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很多家长逐渐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因此让小孩去报名兴趣班。然而,小孩如何选择兴趣班就让很多家长搔首表示头疼。因此,家长给小孩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只是这些兴趣班对小孩来说,真的有用吗?有没有用,实际上是需要参考小孩的个人想法。
1. 兴趣班,只是家长自嗨模式
家长怕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帮小孩物色了兴趣班。可能是自己喜欢的兴趣,比如跆拳道,画画,音乐,课外英语......没有问过小孩愿不愿意上这些兴趣班;也许问了,没等小孩回复就自行帮小孩报名,小孩直接到目的地上课就好了。
小孩受到了不被尊重,又不得不在父母的权利之下勉强去上课。既然是勉强,心情自然很糟糕。既然没心情,自然学得不好。此时的家长很自豪自己为小孩选择了一门兴趣课程,认为小孩一定可以学好。只是这家长并不打算问小孩上课的心情,担心小孩说不好的时候,打击了自己的自尊心。
这样的兴趣班会导致双方都很累,小孩没兴趣,没心情上课;家长自以为是地开心自足,不愿意知道实情。
2. 多个兴趣班,浪费小孩的精力和家长的钱
有些家长愿意跟小孩商量报名兴趣班的事,但是小孩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此家长帮小孩报名多个兴趣班。好,既然小孩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那就可以从这些兴趣班中了解小孩究竟喜欢什么了。这样做的弊端多个益处。
在前期,感觉小孩参与的兴趣班都能学到知识。那当然,能学到的都是这些课程的皮毛,如果是想要学精细点,深入了解更多的知识,那就需要抛弃一些兴趣班来获得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剩余的兴趣班。
可是到底要放弃哪门兴趣,小孩能感受到吗?如果能了解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门兴趣,那开始根本就不用报名多门兴趣班了,一门即可。
既然可能出现不知道哪一门才是最感兴趣的,那随便选一门进行深入学习总可以吧。当然可以,只是选了其中一门,其它被放弃的兴趣班岂不是浪费了吗?浪费了小孩的精力,浪费了家长的钱。
有些家长并不觉得是一种浪费,是一种付出之后得到了最终的结果。这种说法的确说得过去,只是没有想到一种可能,是否有可能小孩在已经选择的兴趣班上也没有学得很好呢。
比如,小孩已经在众多兴趣班选择了画画,那在画画的时候是不是会在想如果我选择音乐会如何呢?
出现这样的想法,实际已经对选择的兴趣班出现了分心,总觉得别的会更好。
报名多个兴趣班的小孩,精力没那么多,因此家长需要慎重考虑,要跟小孩探讨最喜欢什么。一旦选择了就不能有别的想法,认真学,直到把兴趣门科学精了。
3. 只报名一个兴趣班,经过熟思之后的选择
家长愿意跟小孩商量报名兴趣班,小孩刚开始不知道选择什么兴趣。家长结合小孩的优点,给小孩一个建议,经过小孩的考虑,小孩同意了家长的建议,报名了兴趣班。
既然已经是考虑过后参加的兴趣班,小孩一定会努力去学习,直到把知识点学透了。有了这样的经历,再去学别的兴趣,也能轻而易举地学会更深层次的知识。
结语: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在报名兴趣班的时候,要慎重地与小孩商量,直到最后选择一个兴趣班。家长要跟小孩说破,既然选择了就得硬着头皮学好知识,直到最后不能放弃,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