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总主编:读书要读整本,功夫在课外

1

整本书阅读,感受读书之美

我认为提倡整本书阅读,是因为现在的学生读书少,特别是很少读完整的书,而网上阅读也多是碎片化的,微信等自媒体阅读,更是火上添油,弄得大家焦躁得很,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要求整本书阅读,我看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安排有名著导读,其实就是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也会有安排,高一两个学期,每学期读一本。高二选修还会有这方面考虑。整本书阅读要列入教学计划,但这是很特别的课型,特别在课内讲得少,主要是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性阅读。

2

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

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当然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初中的做法就是简要介绍某一本书的基本情况,激发读的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比如介绍《西游记》,除了讲一点关于《西游记》的基本情况,以及有趣在哪里等,主要是提示如何用跳读、猜读的方法去读小说。

这就等于“一书一法”。本来读书方法很多,但围绕一本书的阅读重点学习某一种适合的方法,以后学生碰到同一类书,也就会读了。这些都是提示性的,可以用很少的课内时间去实施,但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

高中将更明确安排整本书阅读,也是名著阅读,有可能会用专门的单元去落实这个任务群。但我认为,基本要求和初中的名著导读是一样的,即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有些讲授,也主要是关于名著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阅读兴味,并提示“读这一类书的方法”。比如,怎样读长篇小说,怎样读社科著作,怎样读传记,怎样读历史,都应当在基本方法上有所交代。

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书是有不一样的读法的,有时还需要“签订阅读契约”,比如——

读小说,主要是借某一角度来打量生活,激发想象,而不能像读历史那样去“坐实”;

读社科论作,要关注核心概念和要解决的问题,要梳理逻辑思路,就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开想象,等等。

总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读某一类书的方法”。当然,前提还是完整地读书,主要的功夫是在课外。

有一点我觉得要注意: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

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减损了读书的乐趣。

3

未来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好不好,就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能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所以,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那就很好了。

中高考语文试卷命题都在考虑如何检测整本书阅读,比如加强阅读面与阅读速度的考查,这可能“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但那种指定读若干种书,考试就考有无读过,其效果就值得怀疑。

因为有些应试的办法就是对付这种考试的,结果很多学生未见得读过这些整本的书,只是读些提要之类,也能对付考试,还是不会读整本书,也没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4

统编教材里的名著导读怎么学?

虽然名著导读已经纳入到课程中,但不要把它变成完全强制性的阅读,不要过多的规定动作。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由阅读非常重要,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阅读兴趣,没有自由阅读根本谈不上阅读的习惯,更谈不上什么阅读的生活方式。

名著导读的主要功夫依旧在课外,课内只是激发兴趣,提供建议,或者排除难点。所以,在引导孩子整本书阅读时,应该注意“自由”这两个字。哪怕学生完不成任务,或者任务完成得不好,也不要扼杀他的兴趣。

名著导读要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目标管理,就是要设立名著导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过程管理,则是把完成任务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都规定好,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消灭什么状态”“每天读多少页”等。

如果没有目标管理,全部安排过程管理,名著导读就变成了精读课程。千万不要给名著阅读规定太多的东西,因为一个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选择,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不同的,年龄段不同,阅读的兴趣不同;性别不同,阅读也有区别;同样一个类型的人,其阅读的兴趣点也会有很大区别。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实,孩子的选择也是可以引导的。举一个例子,老师规定了5本经典的名著,但孩子不一定全部感兴趣,如果一股脑让他读完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家长就可以在这5本经典名著的基础上加入5本有趣的、流行的书,让孩子在这10本书中挑选5本。挑完以后跟他协商,如果他挑中了我们认为是经典的,就多给他鼓励。如此一来,既达到了阅读名著的目的,又易于孩子接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这个阶段,寻找兴趣点尤为重要,要你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设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这本书,他的兴奋点可能在哪里?可以通过设计导读问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

比如《三国演义》名著导读中的问题是“寻找第一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更适合学生阅读结束后,在对小说有整体了解之后提出。

不妨问一问“曹操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题目更加具有立体感。

还有“《三国演义》里面,你看完以后,你对智慧和奸诈有什么区别?”“你认为谁是英雄?”“鲁迅说诸葛亮近妖,为什么鲁迅这样说?”类似的问题肯定能让学生讨论起来。

同时,一定要想象孩子们的难点,告诉他这个难点你或许理解不了,可以先绕过去,以后再来回顾。

比如《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写给自己看的,是一个成年人的回忆,是成年人很痛苦的时候靠小时候的生活(回忆)来安慰自己,并不能当成故事来读。所以要给学生预先说明这本书理解起来有难度,告诉他你能读最好,读不懂就查查资料,了解一些背景,想办法读完;实在理解不了没关系,以后再说。同时也要告诉他方法——

要让一个孩子来理解成人眼中的成年是什么样:“作者是在回忆中选择性的记忆,他是用一种调侃,又温馨的方式去处理的。”就要告诉他:“你现在是少年,倘若20、30年后的你回忆现在的生活,会怎么看呢?是会觉得非常可笑?还是会感到十分温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名著导读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个层级

学生能够耐心地把整本名著读下来,已经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看的大多是搞笑的、碎片化的东西。所以能够有耐性把书读完就是胜利!这个标准看似不高,实际却很高。读书养性,性格的性,性情的性,我们要求完整阅读也是养性,所以能够完整地读下来,我们的目标一大半也就达到了。

第二个层级

第二个层级要求更高一点,学生读完一本书之后产生了兴趣,能够顺藤摸瓜,找其他相类似的书来看,接触更高的层级。

第三个层级

这一层级更高级了,它要求学生能够养成读一类书的方法。读科普文章和读小说不同,读短篇小说和读长篇小说不同,读议论文和读散文又不同。比如读完一篇小说,就能知道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不是逐字去抠,而是要很注重情节和人物。

好课推荐

- END -

标签: 语文 教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