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高新区召开2021年教育工作会。
会议盘点总结了“十三五”
及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
分析研判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
研究部署“十四五”及
2021年成都高新区教育工作,
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
推动幸福美好十大工程高位开局,
并提出今年将新开办
幼儿园8所、小学3所、初中2所。
2020年:
超常规增加学前教育学位
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过去一年,
成都高新区统筹推进
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
持续增大区域内教育容量,
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供给增长
2020年,实现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21所,新增学位1281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1.2%,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综合指标继续排名成都市前列。此外,在菁蓉汇开办成都市首个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进一步完善产业社区配套。
“十三五”期间,共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103所,新增学位6万个;累计引进优秀教师280名,新增国家、省、市名优教师272人。
金融城幼儿园菁蓉汇办园点
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治理
实施“扬峰填谷”行动,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四川省教科院开办新建学校,做大做强做优高新教育品牌集群,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银都初中省内第一所与北师大采用资源服务合作模式
开办的公办中学
2021年:
优化教育设施布局
新办中小学幼儿园13所
当前,成都正加快实施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成都高新区提出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教育倍增,
即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
2021年是高新教育治理能力攻坚年,我们将坚持以建设“教育发展水平最高,人民群众最向往的区域”为总揽,持续提高办学质量。以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
蒙彼利埃小学(新校区)▲
进一步优化教育设施布局>>
新开办幼儿园8所,新增幼儿园学位2880个。
新开办中小学5所,其中小学3所,新增学位4050个,初中2所,新增学位4200个。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深入实施“扬峰填谷”行动,研究制定学校支持政策,持续提升峰值学校办学水平。
扩大集团化办学,组建玉林中学教育集团和电子科大实验中学等基础教育集团。
深化学区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按计划成立芳草肖家河、站南、大源、中和、西区五个学区等。
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人文素养 >>
逐步实现中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保障校内校外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及以上运动技能。
培育美育实践基地校6所、新增艺术特色学校2所,以实现每位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
建设并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培养目标之中,每周不少于一课时,鼓励学校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全面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发展特色创新教育>>
开展高新学子创业教育、科普教育活动,成立第二批青少年科学院5个,推动高新青少年科学院实质性运行。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围绕深化价值观念、师生关系、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技术应用、作业管理、教学评价七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国家课程的区域性转化、校本化实施,推进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质量的课堂建设,变革育人方式,扎实推进品质课程实验学校建设。
制定出台10条措施
持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处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基础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因此,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学校治理的水平,这也是我们今年教育工作的主要发力点。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
制定出台了《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十项措施》,重点从十个方面持续发力:
● 严格请示报告制度
● 推进现代学校治理
● 建立长效巡回督查机制
● 开展不正之风专项整治
● 完善教育督导体系
● 加强学校运行质量监测
● 实施学区化治理
● 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提升治理水平
● 提升管理干部治理能力
● 弘扬正气树立榜样
2020年新开的成都高新区新川第三幼儿园▲
成都高新区将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全力打造有质量、有温度、
有创新活力的品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现代化先行区。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局
编辑:严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