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减负的口号也喊了很多年。实际情况如何呢?孩子和家长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那么家长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小王来自中西部某县城,上海某知名985大学毕业。也就是在这所大学,她结识了她的另一半,也是她的老乡,毕业后2人在上海打拼。
和很多人一样,他们白手起家,结婚成家,也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房子。2003年,他们第一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
坦率地说,小王夫妻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还是相当保守的,并没有让孩子接受什么早教,也没有让孩子接受任何的学前培训。
这一方面源自于他们并不认为早教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压力,毕竟日常开支尤其是房贷不是一个小数字。
l轻松的学前教育
小王的大儿子小时候除了一些幼儿杂志和绘本外,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教育,基本处于放养的状态。
孩子上的对口的公立幼儿园,一切按部就班。到幼儿园中班开始接触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大班在幼儿园接触部分拼音和英语的教学。
也就是说,小王的孩子没有接触过任何学前教育,就以这样的基础上了小学,也是上海浦东一所对口的公办小学,非常幸运,这是所名校。
由于小王儿子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入学时仅会2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的拼音以及很少的英语单词,所有的这一些知识都来自幼儿园。
l基本放羊的小学低年级
这样的基础,入学后自然不占任何优势,孩子成绩也在班级排在中游偏下。为此,小王儿子基本上天天被老师留下补课,学校正常放学时间3点多,爷爷一般都要在学校外等到近5点才能接到孙子。
除了基础差以外,小王孩子还比较顽劣,并不喜欢学习。小王夫妻由于工作较忙,也没有时间管他,一直到2年级,孩子的成绩也始终在班级中游上下晃荡。
2009年,小王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由于要照顾小孩子,小王夫妻在老大身上投注的关注就更少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也没有精力关注。
好在学校老师倒是不找家长麻烦,除了每天把孩子留下来补课外,和家长的交流除了正常的家长会以外,也就停留在家校联系册的沟通上,最多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l画风突变的家长会
到了小学二年级上半学期结束,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次家长会,学校明确要求所有家长必须出席,并欢迎父母一起出席。
家长会上,首先在大礼堂由年级主任讲话。明确告知家长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小升初择校的重要性,本区乃至全市各个初中的中考成绩,以及重点高中的名校录取率。
一幅幅PPT,一串串数字把所有的一些都展现在家长面前。小王夫妻第一次知道了小升初择校的敲门砖,第一次知道了择校的重要性,第一次知道了民办初中和公办提高班的区别,第一次知道了所谓的四校八大这些顶级的重要高中。
学校明确表示,对小升初择校有想法的家长,可以行动起来了,奥数,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学校有这方面的课程,但需要家长高度配合。
l没有选择地选择
开完家长会,小王夫妻懵圈了。他们从没有想过,2年级还没有毕业,就要开始考虑小升初择校了。然而,毕竟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很清楚,学校没有说错。
择校,奥数和英语证书是必需的。无论是奥数证书还是英语证书都必须要在4年级拿到,到了5年级某些杯赛即使拿到证书,也已经错过了择校的时间,
对于要择校的学生来说,满打满算也不过就2年半的时间,可以说已经非常紧张了。学校会提供相应的课程,但仅靠学校的课程显然是不够的。
换言之,对于家长来说,只要希望孩子能够择校,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就是自己教,要不送补习班培训,别无他法。当然,孩子如果特别牛也行。
l补习班的困惑
小王夫妻合计了下,怎么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迫不得已下,给孩子报了奥数班和3E的英语班,每月的花费大概在3000元左右。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孩子的基础并不好,且相当顽劣。而补习班的学习,不可能有学校老师时刻盯着,孩子能学好吗?
小王的担心很快就成为了事实。孩子送去补习班了,但并没有认真学习。回家英语不读不背,奥数同样能不做就不做,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不得已,小王夫妻只能开始陪着孩子上补习班,一方面监督孩子认真听课,一方面自己上课也认真做笔记,回家可以给孩子重复讲解。
l艰难的择校路
接下来的日子无比艰难,小王夫妻除了日常上班,就是和孩子斗智斗勇。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都在研究奥数教程,辅导孩子学习。
那是一段无比艰辛的日子,每次辅导孩子奥数就像是渡劫,前教后忘,怎么教都教不会属于常态。对孩子也打过骂过哄过骗过,然而依然是一次次的生气。无数次想要放弃,又无数次通过夫妻互相鼓劲坚持了下来。
3年级,英语3E二口二笔都过了。但奥数竞赛全军覆没,唯一拿到的一个证书是不入流的小博士3等奖,还是孩子爸爸花钱买的。
转折发生在4年级,孩子在学校拿到了奥数竞赛2等奖,并如愿考入了学校的奥数班。这对孩子的鼓励极大。孩子的奥数学习开始进入了状态。
l风雨之后的彩虹
4年级,小王儿子如愿拿到了四大杯赛的中环杯决赛3等奖。英语也通过了3口3笔。拿到中环3等奖证书的那天,小王哭了,他先生高兴得喝醉了。
这些证书,是金钱,精力和眼泪浇灌出来的,真正的来之不易。凭借着这些证书,孩子轻易地拿到了浦东排名第一的民办初中张江集团学校的入场券,并顺利被录取。
尽管这所民办以教学难度大,作业多著称,被称为魔鬼学校,凭借着扎实的底子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王大儿子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学习节奏。
中考,被上海四大名校之首的上海中学录取,虽然没有能够进入科工班,但排名一直维持在年级120-150之间,今年高考,清北尚差一口气,需要超水平发挥,但复旦交大没有任何问题。
l大儿子的总体教育费用
总体上,小王大儿子的教育费用并不算太高。2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上补习班,平均每月差不多3000元左右,寒暑假基本也差不了多少。
以42个月来计算,总体补习费用大概在126000元,初中4年,民办学校的学费每学期8000元,总共64000元。
初中高中没有上过补习班,但在网上买过课程,也买过不少课外辅导书,总金额不会超过10000元。
也就是小王大儿子在12年的教育中,课外投入的教育费用总额大概在20万左右,剩下的就是父母付出的无数心血。
l教改后的二娃发展道路
老大进入初中后,小王夫妻就彻底明白了孩子的教育之路。其实并不复杂,小学打好基础,通过奥数和英语展现个人能力,这也是初中名校择校的标准。
在小王家,老二要比老大聪明,无论是记忆力还是理解力都充分体现了这点。已经有了经验的小王夫妻胸有成竹,无非是复制老大成长的过程而已。
一开始非常顺利,因为小王夫妻在幼儿园大班额外让孩子多学了点东西,进入小学后,老二没有像老大一样,天天被留下来补课,他的成绩稳居班级前列。
到了二娃2年级的时候,奥数竞赛取消了。学校也开始减负了,这下小王夫妻再次懵圈了,老大的道路走不通了,以后的小升初择校以什么作为标准呢?
l择校的标准非常模糊
老大的道路清晰的告诉小王,小升初择校无比重要,什么样的初中对应什么样的高中,而什么样的高中对应什么样的大学,这点老大和他的同学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奥数取消,3E英语取消,但择校的要求并不会改变,于是小王夫妻英语给老二报了剑桥通用五级考试,数学则是希望通过拓展和提前学来解决问题。
相比较,老大的择校标准是非常明确的,奥数四大杯赛决赛证书,英语3口3笔,只要达到目标,择校不在话下。
而老二不同,老二的择校标准是模糊的,根本不知道学到什么程度才行,只能拼命往前学,课内的要抓紧,课外的要提前超前学。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
l公民同招,摇号入学
从老二3年级开始,小王夫妻明显感到的区别是,老二的学习明显比老大更累,要学的东西太多,且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唯一不变的是家里依然鸡飞狗跳,家长依然需要不停地督促,依然需要不断地斗智斗勇,依然不停地生气,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学校的学习压力在不断减轻,课外的在不断地加深,孩子也逐渐产生抵触情绪,用种种方式来拖延,因为他知道,作业永远也做不完。
到了小升初,政策再次发生了变化。小升初不能择校了,民办摇号入学的政策老二赶上了第一批,更不幸的是他摇号失败,只能统筹到一所非常一般的中学。
l摇号后初中的区别
小王依然保留着老大在张江的所有学习资料,经过对比,发现老二现在的学习难度和老大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无论是拓展的深度和广度都相差太多。
小王找到老大当初的班主任,发现现在的张江集团学校也同样出现了变化,这所初中已经改成了公办学校,对新入学的预初学生的标准也同样大大降低了。
班主任老师告诉小王,生源不同,如果按照原来的教学难度,绝大部分学生会跟不上学校进度,事实上摇号后,几乎所有的民办初中都调低了教学标准。
很明显,对于小王家的老二来说,靠学校的教学内容,想在中考出人头地无疑是痴人说梦,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在课外补习班拓展加深。
l老二目前的教育费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是由小王夫妻自己解决的,没有额外的费用。因此,二娃也是从2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在课外补习班培训。
由于补习费用的上涨和目标的不明确,英语一个班,数学2个班,每月的费用差不多6000元。到了小学毕业,已经花费了将近25万。
到了初中,因为学校一直在降低标准,而中考的选择标准并不可能同步降低,只能继续在课外培训,预初每月的费用也在6000元上下。
预计初中4年,2娃的教育费用将达到30万左右,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一些思考:
教改的目标,无非是为了教育公平,让教育资源更均衡,使得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这个思路肯定没错。
但现在的情况不是把那些差的学校的教学水平提上去,而是把那些好的学校的教学水平拉下来。客观来说,总体上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
而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是看排名。为了让孩子更有竞争力,学校减负,对于有追求的家长来说,只能把这部分负担承担起来。
无论是均衡教育还是减负,对绝大部分的中等学生来说,是有利的,至少那些优等生不再占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区别并不大。但对于优等生来说,确实很不利。原本可以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被平均了。
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其实影响也有限,无非是从校内转到校外,区别是家长需要承担相对高昂的课外补习费用。
而对于那些家庭条件较差,但自身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就相当不利了。学校教得太浅,课外的没钱学,缺少了输入端,这些孩子的未来堪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学校减负,课业越来越轻松的情况下,家长的负担必然会越来越重,只要对中考,对高考有追求,家长只能负重前行,别无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