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爱打小报告,你会不会支持他?
之前有个新闻“宁波小学生举报带零食反被罚”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一名小学生偷偷把零食带到学校,被同学告状。
老师仔细了解后发现,告状同学实际上在 “威胁勒索”同学,要求对方把巧克力给自己,否则向老师举报。
后来这位老师让带零食的同学当着他的面吃掉了巧克力,以惩罚举报者。
老师的做法赢得了一片赞同,这位老师叫王悦微,还因为这个“巧克力事件“火了一把。
其实这个事件当时能那么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告密这个行为,勾起了人们内心的一种痛恨。
痛恨现实生活中爱打小报告的人,毕竟谁都不喜欢背后告状的同学和给你穿小鞋的同事。
那么,什么是告密呢?
告密是指向第三方告发别人的秘密活动,有的告密是“打小报告”,有的告密是“投诉举报”。区别在于一种是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另一种是侵犯他人利益。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告密者
“宁波惩罚告密者”的女老师在四天之后,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学生告状很正常,但不能以此培养告密者》。
她详细区分了三种学生告状的类型:
第一类是出于儿童朴素的道德感,他们要指出那些破坏规则的行为。
第二类是因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
第三类才是出于嫉妒或威胁的动机要告状,损人利己。
第三告状堪称“儿童版告密”,需要特别注意和警惕。
她写道:“我们绝不能培养学生来做告密者,这是很可怕的……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
王老师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举报不应该成为一种权力的滥用。
因为打小报告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告密”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交往,也会影响孩子自我发展。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那么爱打小报告呢?
英国研究人员曾经连续2个月观察一群学龄前儿童,他们发现,每个孩子平均每天“打小报告”1次以上,最多的平均每天6次,男孩和女孩平均每天“打小报告”的数量大致相当。
其实孩子们也知道打小报告是不好的行为,那为什么他们还乐此不疲呢?
第一,孩子非常清楚,“打小报告”通常不会招致批评,大约只有6%的小报告会招致批评。
第二,“打小报告”通常会得到大人的认可支持,大约会有70%的小报告得到大人的认可支持。
既然打小报告的行为不会招致很大的批评,同时还能求助家长来解决问题。
那当然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啦,毕竟孩子们根本不知道除了打小报告之外还有别的解决途径。
在美国,同样也会存在学生爱打小报告的问题,而美国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在美国的论坛里,有很多美国老师分享他们是如何应对孩子打小报告的问题。
比如教室会有一个告状盒,孩子们可以把要告状的内容写上去,扔进盒子里。
老师到了固定的时间再处理这些纸条,其实等到老师处理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已经忘记有这回事了。
又或者,限制孩子们告状的次数,次数用完就不能再告状了。
美国老师鼓励学生,最好不要轻易‘出卖’他人,除了会伤害同伴感情外,也能迫使孩子们学习如何解决相互之间的问题。
同时,美国老师也会教孩子区分“告诉”和“告密”。
告密是“让人遇到麻烦”,告诉则是“不让他人遇到麻烦”。这就从动机进行了区别。
比如同学遇到了危险,或者校园霸凌,老师当然希望有学生可以告诉她。
其他的让人遇到麻烦的告密行为,一概不受欢迎。
也就是说,在美国的小学,小孩跟老师告密是绝对不被鼓励的。
家长要不要做告密者呢?
对于孩子们秘密做得“坏事“,家长要不要”掺和“呢?
答案是千万不要去当告密者,更不能怂恿孩子去当告密者,无论你的理由多正当。
A班的一位家长遇到了一件事情,让她非常的纠结。原来她发现孩子们用QQ群来分享作业答案,学习好的孩子把答案发到群里,其他孩子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这位家长很纠结,一方面觉得有必要告诉老师。另一方面她很清楚,一旦查出来是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师。
那么以后她的孩子在班级里很有可能会遭到报复或者孤立。纠结的她将这个问题发到了论坛上。
当然有赞同的家长,坚决支持的要给孩子们一点颜色看看,坚决不能放过这个收拾他们的好机会。
但是反对的家长也很多,其中有几位家长是这么说的:
孩子上大学的李先生说:
我认为这件事要分开来看。
孩子们在QQ群里分享答案,肯定是不好。
但是家长“告密”也不是一个好的做法。毕竟一个不好的做法不能纠正另一个不好的做法。任何人都不喜欢告密者,这次家长“告密”成功了,下次孩子就会像“防贼”一样防着家长。
并且“告密者”若想重新获得他人信任,是很难的。
家长因为一次“告密”而长久被孩子防备,那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上初中的梁女士说:
有一次我家孩子和同学去唱KTV,被我发现了。
害怕他们沾惹上坏习惯,于是我告诉了老师,希望老师教育一下。
后来孩子们查出是我告的状,我家孩子知道后觉得愧对其他同学。
回来跟我大闹了一场后冷战了很长时间,并且平时有事也不跟我交流了,我也很后悔。
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告密”或许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会引发更多问题。
孩子上小学的杨女士说:
其实很多时候,“告密”连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有次我女儿随口说了一下班里有同学用很隐蔽的方式偷偷玩手机,老师都没法发现。
我将这个事情发在了家长群里,结果有几个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在课上玩手机,都强行把手机收回了。
孩子一直责怪我是个告密的妈妈。我一直在反思。
我的目的是想提醒家长注意管理好孩子用手机的问题,并不是让他们收回孩子的手机。
但“告密”的做法不像是为了解决根本问题,而是为了让人去抓错,去惩罚。
这三位家长都认为:
“告密”是一种只顾当下不顾长远“的行为,告密容易让人舍本逐末,面对孩子们做”坏事“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尝不好。
其实,每个人都觉得告密不对,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告密最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一旦孩子做了告密者,基本上在班级里面属于社会性死亡了,是很难再和其他的同学友好相处了。
家长可以要求自己的儿子诚实,但却不能让他去当告密者。
告密会有各种正当的理由,不过再正当的理由都无法否定它出卖别人的事实。而在所有恶劣品质中,出卖别人是最为恶劣的一种,它让人与人之间无法正常信任。
而信任正是良善社会的基石!告密破坏了这一点。
所以,家长不要做告密者,也不要怂恿孩子去做告密者。更不能支持孩子去做一个告密者。
毕竟告密这个行为,用不好对自己和对孩子的杀伤力都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