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有多难?饿了吃发霉食物,渴了喝墨汁,别被老观念误导了

每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学富五车,通俗点的说法,是夸他“肚子里墨水多”,然而要是到了千年前,这可能会被当成一种嘲讽,因为喝墨水,显然是“学渣”才有的专利权。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就开始用察举制选官,察举的秀才和孝廉必须经过朝廷考试,孝廉试经;秀才试策。成绩差的怎么办呢?南梁武帝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差缪者罚饮墨水一斗。”

而到了隋朝,根据《隋书》的记载:“正会日,侍中黄门宣诏……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隋炀帝的意思也很明白:连个字都写错写不好,你还考啥试?喝墨水拉倒。

上述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出于科举考试未发明或者是发明的早期阶段,参加高级考试的人员,质量显然也是参差不齐,对于那些成绩太差的人,显然统治者也想不到好的法子,如果真的用刑,恐怕会打击读书人的积极性,采取了墨水这种方式。

到了宋朝,竟然还有人拿墨水进行解渴,沈括在《梦溪笔谈》提到,在“学究”这类考试当中,因为时间太长,考的内容又是关于背诵的,中途不允许工作人员递送茶水传递答案,以致于不少口干舌燥的考生,竟然用墨水进行解渴,导致嘴唇都黑了:“至试学究……亦无茶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

当然了,古代的墨水,大多是松木的烟灰、明胶等制作,甚至还被当作药材,只要不喝太多,除去丢脸之外,倒也没有太大的隐患。

如今学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显然是高考,而对于过去的读书人而言,朝廷举行的科举无异于他们的高考,这有多难?看上去看上去似乎和如今一样,其实可不止喝墨汁简单,别被老观念误导了。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一环便是乡试,参考者都是秀才,通过的又被称为举人(也就是这场考试让范进发疯的),举人有了国家补给,初步有了当官的权力,真正算得上鲤鱼跃龙门,然而乡试的考生,却也是最辛苦的。

各个省份乡试的地点,基本都是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考场,考试一共持续九天七夜,中间两次换场,每场三昼夜,在此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得在贡院当中举行,因为乡试在农历八月举行,加上人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又被称之“秋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主考官的伙食相当好,每日鸡两只、猪羊肉四斤、白米2斤、老米四升、面三斤,其余监考人员也各自分成等级配给,然而考生却必须自己准备饮食,带饭菜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到几天就会发臭,只能准备面食。然而因为潮湿等原因,依然免不了发霉的命运,只能勉强吃下。

为考生提供的宿舍,则被称之为号舍,有水缸和号灯,方便考生夜间行路和饮水,每间号舍差不多要容下数十人,平均一人空间也不过1平米的位置,尤其在炎热还未过去的时候,脏乱臭成为号舍中常有的现象,当科举期间,号舍是完全锁死的,严禁旁人出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也发生了不少悲剧,1463年,顺天府贡院发生火灾,结果被锁在号舍里面的90多名考生都被大火烧死,为此明英宗为这些学子在朝阳门外立冢,人们称为“举人冢”。一直到张居正进行改革,贡院全部由木质结构改成了砖瓦房,消除了这样的隐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方的科举考试,一般会为每个考生准备一支蜡烛和一盆炭火,炭火用于烧菜做饭,以及取暖,结果到了1864年,因为太平天国作乱,江南乡试被推迟到11月举行,官员却一时疏忽忘记为考生们准备防寒措施和被褥,以至于有人竟然被活活冻死。

根据考官张集馨的记载:“南闱大雪,冻死士子及号军五十余人”。这里同样能够看出古代人的艰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