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生5万名婴儿,为何自己没儿女?年轻时说的玩笑话,最终成真

林巧稚,当年曾经与林徽因、林海音并称北京四合院的美丽“三林”,但跟大家都很熟悉的才女林徽因比起来,林巧稚的故事里没有什么曲折情感,也没有什么众人热衷研究的陈年八卦。她一辈子接生了5万名婴儿,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万婴之母”,自己却没有一儿半女。

而在林巧稚的接生名单上,赫然就有“袁小孩(也就是袁隆平)”,甚至林徽因的2个孩子以及冰心的3个孩子,都是林巧稚接生的。除了她们的孩子,当时国内还有无数家庭是找到林巧稚后,才顺利迎来了新生命。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在她出生前60年,西方的传教士已经到了这里定居,开诊所的同时也办教育,这里的父母接触了不少开明新思想,也非常看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但是,林巧稚的母亲却并不欢迎她的到来。

倒是林巧稚的父亲留过学,脑子里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他为女儿取了名,盼望她以后能够做个灵巧天真的孩子,不辜负这个世界的美好。父亲教女儿说英语,让她跟男孩们一样去上学,她在学校里跑来跑去打球,有人议论“伤风败俗”,父亲却笑着支持。

林巧稚5岁那年,母亲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去世了。这件事在林巧稚心里留下了阴影,她觉得国内的妇科还有许多要进步的地方,她要学医,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去改变医学技术落后的现状,让更多的家庭完满幸福。

20岁那年,林巧稚跑去参加协和的招生考试,名额只有25个,竞争激烈。考场上,有人忽然晕倒了,林巧稚见状,顾不上没做完的卷子,急匆匆跑去施救,人缓过来了,她却错过考试时间。幸运的是老师看她英语讲得好,处理危机能力强,还有一颗医者的仁心,破例录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以后,林巧稚就拼命读书学习,几乎天天泡图书馆,看遍了所有专业书籍。8年后这一届学生毕业,招进来的25名学生只剩下16个,而林巧稚是里面最优秀的,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想到母亲当年受的苦,又看到身边女性怀孕生子的累,林巧稚毫不犹豫选了妇产科。一开始进入医院工作,因为工作24小时制需求很大,女员工还有不能结婚生子的规定,否则就要自动离职,林巧稚却没有因此吓退,反而一直坚持了下去,而这条规定,后来也被废除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工作出色,林巧稚升为住院医师,成了整个医院最忙的人,大家看到的林巧稚走路总是带风,匆匆忙忙。战争期间,医院关闭了,林巧稚就自己开起了诊所,为穷人免费看诊,甚至还倒送钱,就怕一些产妇产后照顾不当出现意外。

后来回到了医院,林巧稚依然不改“医者仁心”的本色,她随身的包里总装着一些钱,随时准备给需要帮助的人;她教育学生们,面对产妇要有足够的耐心,观察要细致,产妇阵痛时护士给她吃鱼,林巧稚马上将她批评了一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林巧稚说:“她疼成那个样子,还能挑鱼刺吗?”一句话说得护士羞愧低头,觉得自己细心程度远不如林医师。林巧稚不仅关心产妇们的生活起居,还总是贴在产妇的肚子上细听里面动静,让产妇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温暖,有助于顺利生产。

在林巧稚的不懈努力之下,一个又一个健康的孩子在北京呱呱坠地,她保全了许多母亲的健康,接生5万多名婴儿,大家对林巧稚心怀感激,为自己的孩子取名为“敬林”、“念林”或者是“爱林”,就为了让孩子记得这样一位女医师的恩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医疗专业书籍欠缺的情况下,林巧稚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书,晚年还坚持完成了《妇科肿瘤》等著作,她的研究涉及大量以往国内妇产科医学史没考虑到的领域,让孕妇们的生产、孩子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安全。

林巧稚自己并没有儿女,她也从来不觉得这事异常,整天乐呵呵地说:“接生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宝贝......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林巧稚年轻的时候,家人曾经劝她不要学医,担心她以后工作太忙,影响婚嫁。林巧稚不以为然:“那我就永远也不嫁。”本来是一句玩笑似的话,没想到后来竟然成真。1983年春天,林巧稚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她依然整天惦记着病人的安危,陷入昏迷时也模模糊糊喊着:“快!产钳!产钳......”

看护人员必须找个东西让林巧稚抓着,她才会安静下来。即使身体情况不好,去世前一天林巧稚还接生了6个孩子,她开心地念叨:“又是一个胖娃娃!真好。”当年的4月22日,“万婴之母”林巧稚病逝,享年82岁。她将毕生的积蓄3万元全部捐给了医院托儿所,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