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上海做了一场关于幼小衔接的分享,趁热分享给大家。
1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这个话题,基本上每个学龄前父母都或多或少开始思考了,我也不例外。
但照搬他人的经验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孩子和家庭的个体差异很大。
所以我就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个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我使用了精益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模型。
我们平时常说的“幼小衔接”,偏重在“料”——也就是知识准备上,但这恰恰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已。
这是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对抗焦虑的第一法宝,就是先追问概念。
到底什么叫“幼小衔接”?再整理思考模型,尽可能保证思考的完整性。
2
人--性格特点
抛开个体差异纯谈方法,只能徒留焦虑。
开始幼小衔接之前,先分析一下你和孩子的性格特点。
父母是焦虑型的,对于“别人家父母/孩子“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紧张的,不妨早点计划,开始幼小衔接。因为行动是对抗焦虑最好的法宝之二。
对孩子来说,也分快而广型和慢而深型。
对于学得快却没有长性的孩子,不需要做太多幼小衔接。
不然一进小学发现自己什么都懂,反而容易出现“更没长性”的情况。
而对于学得比较慢但挺能钻深入的孩子,可以考虑做一定幼小衔接。
这是帮助孩子保持心理优势,让他们更有学习劲头,而不是一下子被“击垮”。
3
机--综合能力
了解了自己和孩子后,我们再来谈,具体要做什么?
比起知识的储备,能力的培养是更加关键的,“机器”比“原材料”更重要。
1、自理能力
看起来老生常谈,但却总是被低估。我曾和公办小学的班主任聊过,她就分享过,班级里一个孩子因为上厕所慢、上完裤子上有一点点湿或者裤子没拉好,而被班级同学“嘲笑”。
而这种情况就直观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毕竟学校学习就是集体属性的。
“我在这个集体里是舒服的”,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2、社交能力
能逻辑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孩子,一定程度上就是会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偏爱”。
这一点哪怕是我们的成人世界也是如此的。
所以学龄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多创造机会和孩子们社交。
越到接近学龄越尽量少干预社交冲突,让孩子自己解决都是能提高社交能力的。
与此同时,也要强调孩子捍卫自己权利的能力,勇于表达自己,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让他不舒服的可以怎么求助。
幼小衔接需要完成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的“自我价值”(self-worth)。
这并不是说,每个孩子都非要是第一名,很厉害;而是他们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舒服的位置。
这一点从学龄前就要做,家长不要非逼着孩子“外向”、“第一”。
而是多鼓励孩子找到自己在一群人里面舒服的状态。那么他进入了学校以后,他也能在班级“舒服”。
“舒服”这件事绝对影响一个孩子的学习。
3、阅读能力
幼小衔接要完成两件事:养成对的阅读习惯,并且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进入小学后,一直到三年级左右,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阅读习惯简单来说就是:
当我开始读书了,我能知道这一本印刷品是怎么打开;
怎么来阅读(有不少孩子并不知道读书需要从左往右看);
阅读的时候我要怎样手脑并用;
如果遇到不懂,我需要提问,或者翻过去重新再读。
一年级以后,可以带着孩子刻意锻炼精读和泛读。
精读锻炼的是孩子有效学习/有效阅读,进一步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为什么我们经常出现别人推荐的书好,买回来每个字都懂,但就是发现读不进去?
这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带宽”决定的。一定程度上,成人如果不刻意练习,只能读懂和读得进和我们认知匹配的书。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小帮助孩子拓展“带宽”。孩子能自主阅读了,也不要撒手不管了。
选择一些比孩子现有理解能力更高的书、文学性更好的书,继续带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我们的作用就是去衔接他们的能力不足,做个“脚手架”。
另一方面需要开始进行泛读,一方面为了扩充阅读题材,同时也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
泛读可以分成两种:
一类是“目标性”泛读,看标题读目录选择需要立刻解决自己问题的内容快速进行阅读。读完后检测一下,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第二类是“一目十行”阅读法,可以用手快速滑动书,眼睛跟着手指走,训练自己快速了解一本书大概意思的能力。
手可以横着一行一行滑动,也能竖着从上往下滑动。
当然,这个方法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急不得。
4、专注力
专注力的训练反而需要让孩子先多动,而不是静坐。肌肉力量不好,这个孩子肯定坐不定。
运动量保证后,可以从3、4岁开始,从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开始,要求孩子坐在书桌前,坐定了玩。
国内学校对于“坐定”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我们都不是规则的制定者,就不要做规则的挑战者,别给老师添麻烦,提前引导孩子习惯“坐定”这件事。
但除了“表面功夫“外,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孩子能具备”听到和听懂”的能力。
最简单锻炼这个能力的方法就是——日常不唠叨,唠叨就是意味着重复多遍,那自然孩子就减少了锻炼“听”的机会。
还可以和孩子多玩“copy不走样”(拷贝不走样),内容越随机,越是孩子不熟悉的不相关的故事,越有锻炼效果。
4
料--知识储备
这一块就是大家很熟悉的了,基本上也是大部分家长会在做的事情。我分享几个容易进入的误区。
1、识字 -- 别做认识字的“文盲”
认字不能离开语境,只是单纯通过卡片认字是无效的。
哪怕孩子认识卡片上的几百字,他在其他书本、路牌上看到这个字仍然会出现不认识的情况。
而且中文是需要语义的,同样一个“旷”字,一年级理解的是“旷课”,三年级理解的是“旷野”,五年级理解的是“心旷神怡”,都是不同的。
能够组词,能够运用,这才是有效认字。
2、拼音 -- 别让死记硬背磨灭求知欲
拼音是低年级必考,但是到了高年级和成年后基本上用得很少的内容。
可以幼小衔接,但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因为死记硬背而磨灭了孩子的求知欲。
我的个人选择,没有买太多拼音注音读物(大部分的文学性差了一点)。
小D学习拼音后的练习就是,改造绘本。我和她会一起给现有的绘本进行拼音注音,这样既活学活用,她也觉得不无聊。
3、数学 -- 别“死刷题”,而厌恶数学
数学启蒙,一定是方法先行,也就是建立数学思维,建立学了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的意识。
比如10以内加法,不要直接就是刷练习册。
可以先从日常苹果这些具象的东西开始,再过渡到抽象等式。还要告诉孩子:我有1个苹果,你有2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
那么啰嗦的一段话,数学只要一个公式就能表达,这就是数学的简约之美。学习数学能变得更厉害。
4、写字 -- 别“一步登天”,产生畏难
写字端正,这对于幼小衔接来说是“上限”而不是“下限”,很多父母搞错了。
写字这件事,说到底就是一定时间的练习,提高手臂手指大小肌肉群的力量,这是无法一步登天的。
一开始目标低一点,少写一点,写完就好,能持续坚持每天写就是达成目标了,肌肉力量上去了,再慢慢提高标准。
因为写字端正这件事和孩子死磕,导致孩子“厌学”是最没价值的。
5
法 --学习模式
孩子的学习模式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
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听觉为主,视觉为辅,自然对于这两类孩子会更加友好。
因此,幼小衔接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学会“学习”。
听觉型孩子考试时就容易“粗心”,提示孩子读题时可以小声读出声;
视觉型孩子没有黑板内容时就容易分心,提示孩子多盯着老师的嘴巴看,来接收信息;
动觉型的孩子要教会他们手脑并用,划关键词、记笔记、做思维导图。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因材施教,但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大环境,那么我们教会孩子学习策略,更是教会孩子强大的适应能力。
6
环 --学习环境
“上岸”绝对不该是幼小衔接的终点,帮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才是。最差的幼小衔接就是,孩子还没上学就已经厌学。
越是焦虑的时候,越要注意别把自己的害怕转嫁给孩子。
明白孩子的做不到只是“暂时”做不到,但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永远做不到,那就是最糟糕的了。
多进行底线管理,如果只选择一个标准,我希望做到什么?先把这件事做好,那么其他的收获都是“赚到”了。
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家里的学习角落、阅读空间,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
的确,现在教育压力越来越低龄化,越是这样越要提醒大家,带着孩子认真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早期的生命体验只有学习和竞争,那么他就容易“不堪一击”,因为他的生命纬度是单一,而不是多元的。
压力越大越要让孩子看到一花一世界:那些博物馆、艺术馆,那些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
这些感受才是让孩子在累的时候,觉得“人间值得”的良药;更是他们在累的时候仍然想要变好的内驱力。
7
相信“相信”的力量
学龄前的教育障碍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
自己是复旦毕业的,觉得孩子非要清北;自己做到管理岗位了,觉得孩子一定要比自己强。
这种“厌恶损失”,就会让我们看不到孩子,只有自己心里的执念和欲望。
我当年吃过亏的,所以我不能让他走老路;我一定要让他英文比我好。
这些顽固的“路径依赖”,让我们觉得教育只有一种可能性,看不到其他所有。
当我看过更多长大后的孩子,与更多过来人、老师、专家交流后,我更加确定,成长的本质是土壤,学龄前的土壤真的很重要。
如果说我过去六年那么认真学习育儿能带来什么,那就是这份坚定和相信。
虽然小D目前一些量化指标暂时有落后,但土壤准备好了,种子在那里了,她就有成长的力量。
这是育儿带给我的信仰,它能帮助我抵抗外来嘈杂的声音,专注做出忠于内心的选择。
最后,也希望这个“人机料法环“的模型,可以帮助你们每个人都有了一个思考的框架,来定义属于自己家庭的幼小衔接方法。
对抗焦虑的方法,就是永远保持自己的思考。
当天说了将近两小时,只能抓重点记录了,关键还是希望给大家解题思路,而不是照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