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上“三年级”的儿子!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小学三年级的。

作者闺蜜的儿子自从上了三年级,学习退步很是明显。

作业的错误率越来越高,考试成绩甚至快到及格线了……

为啥一二年级还算优秀的娃,到了三年级退步这么严重呢?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年级魔咒”?

不知道那些三年级的父母有没有相同的感受,即便孩子没有退步,是不是也感觉学习相较之前,比较吃力呢?

教育界有句谚语: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总结的很扎心,有没有?

看来三年级,正是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关键分水岭。

具体表现就是,孩子们的成绩拉大,一二年级齐头并进或者相差不大,在三年级个体差异开始显现。

但细究起来这种差异早有征兆。

一二年级学习成绩都差不多,但学习习惯呢?能不能按时起床上学,作业工不工整,错题有没有弄个错题集……

记得曾经我们发的文章里,就写到,有个母亲一二年级只顾孩子做题快不快,从不在意整不整齐,结果养成孩子马马虎虎,不够细心的习惯,孩子三年级成绩直线下滑。

所以冷静去看,每个年级都会有“每年级现象”。

只不过三年级的学习难度加大,以及孩子身心快速发展,让问题更集中更突出罢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电影《奇迹男孩》截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不妨讨论下,为什么问题集中爆发在三年级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孩子低年级时,学习是以背诵、记忆为主,考试检验的其实是孩子的记忆能力。

一二年级的数学计算很多靠记忆,而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已经开始要求孩子往有抽象世界迈进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个原因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转变:

三年级是孩子从儿童转变为少年的分水岭,是自信心培养以及意志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了产生巨大变化,不少孩子不能及时适应,使他们在学习中碰到许多困难和挫败。

如果这些挫败持续累积,孩子便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会偏向悲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

作为家长,只有透彻了解“三年级现象”,才能合理应对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家莫言曾经坦言: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截图

为帮助孩子和家长顺利度过“三年级滑坡”这个转折点,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

有着20年教学经验的一位老师分享:

在他的课堂上,不存在教案。

因为他发现所有孩子的思路都不一样,一味教他们现成的方法只会让他们“死记硬背”,根本吃不透知识点。

所以他的课堂永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传递课本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分母。

接下来他就会将孩子进行分组并布置一道题目,让孩子自己尝试当“小老师”,将自己理解的分子分母、它们的关系和解题思路讲给同学听。

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再是固定的记忆、刷题、测试的模式。

并且小组中的讨论氛围,让孩子产生竞争心理,更容易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2、阅读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三年级现象”

不要以为只有语文需要阅读积累,数学也需要。

很多孩子说,面对应用题,根本读不懂题目。再会计算也没用啊。所以阅读能力是学好一切科目的最基本前提。

阅读能力欠缺的孩子在三年级遭遇学习“大滑坡”也就不奇怪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思维方式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斯坦福大学教授德韦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她让一群10岁(三年级左右)的孩子,尝试解决一些对他们稍微偏难的问题。

面对难题,一种孩子反应非常积极,喜欢挑战,这类孩子拥有的是成长型思维。

另一种孩子则认为,这么难的任务一定完不成,感觉挫败又沮丧,这类孩子拥有的是固定型思维。

追踪显示:拥有固定型思维的孩子,面对困难会更多地找借口,逃避困难。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多的是积极处理错误,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一位老师说:“真正决定孩子三年级分向哪一端的,有能力问题,但更多的,是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不要让孩子只是赢在死记硬背,更应赢在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才能“成就”孩子一生。

可见其实“三年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三年级”时的状态。

我相信,一二年级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抓好基础,养成好习惯,最终“三年级”的那道坎,只会变成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