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好像有那么一点点“丧”的感觉。我不排除最近情绪的影响。比如腰痛又发作了,整夜睡不着。让我不得不反思“用力过猛”的弊端。作家还没当成,就先坐都坐不了了。但客观地说,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是我最近这段时间深刻反思的问题。表面看是消极的,但却是我在阅读大量教育类书籍,看过无数成长案例之后的“积极思考”。或许我的思考,能为万千父母“减减压”。
我们每天都在谈如何育儿。但事实上,就算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做一个完美的父母。就算我们是一个完美的父母,孩子有一个完美的家庭环境,也很大程度上不见得能成长为一个完美的孩子。而生活中更多的成功人士,往往是成长于不那么完美的环境。
1、为养育拼尽全力,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父母为孩子拼尽全力,有两种体现方式。一种是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还有一种是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竭尽全力的教育。
前一种情况,父母努力追求事业,赚钱养家,家庭的生活条件确实改善了。有保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有各种王牌辅导班、托管班的老师负责管理孩子的学习。可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连接却越来越淡漠。这样的养育模式无疑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而第二种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从怀孕开始,妈妈吃叶酸,净化体内化学毒素,每天坚持锻炼、保证休息,不给自己任何压力。孩子出生以后,注重营养,报各种早教兴趣班,陪孩子读书、玩耍,一样不少。为此,一些妈妈辞去自己的工作,全心全力在家里带孩子。父母认为,付出总会有回报。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付出与回报是不对等的。你越想教育好孩子,就往往教育不好。为什么?
因为很少有父母懂得“无条件的爱孩子”。人的潜意识里,付出都是期待回报的。付出都会夹杂着某种意义上的控制。这种控制,常常会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叛逆,要么抑郁。
说到叛逆,大家很熟悉。仿佛家长已经默认了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会叛逆。在这里,我们且不讨论青春期叛逆是好是坏。仅从亲子关系角度讲,控制与叛逆之间的撕扯,一定是耗能的、伤感情的。
再说抑郁,这是一个近几年不断被社会关注到的新话题。2008年中国健康委数据显示,有接近3000万的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7岁)有抑郁情况。而另一项抽样数据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香港大约有57%的学生有抑郁情况,其中15.3%为轻度抑郁,14.3%为中度抑郁,27.4%为重度抑郁。
这是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父母史无前例的关注孩子,却让孩子产生集体性的心理问题。抑郁,夹杂着太多孩子对外界环境约束的无力感。很多学校为了防止孩子因抑郁自杀,把学校的走廊和窗户都装上铁栅栏。一些心理学家感到非常痛心。他们觉得:只有精神病院和监狱才是这个样子。
2、上了北大又如何?就能说明教育的成功吗?
绝大多数父母拼尽全力,无非是希望孩子能考入一个好大学。这样至少能为孩子的人生获得一张体面的入场券。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之前父母和孩子所有的努力就没有白费。所有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
可是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又如一盆冷水,浇醒了我们。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做过一个统计调查。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只有29.2%的学生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
徐教授说,这些孩子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看起来像得了抑郁症,但任何抗抑郁的药物都对此不起作用。
他们是从小到大的优秀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高考战场上,披荆斩棘杀出来的赢家。这种对比和反差太讽刺了。但细细想来,倒也觉得不难理解。
父母眼中优秀的孩子,大多都是按照父母的设想去成长的。他们为了赢得外界的赞许,不断地迎合别人的想法,却从未考虑过自己想要什么。最近因一句“上了北大,就不能当废物吗”大火的李雪琴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新晋脱口秀顶流艺人李雪琴自述,她刚考入北大时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爱跟人讲话。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不知道路在何方。从小到大,她好像就是为了拯救脆弱的老妈而活。她只能考第一,考第二都会让离异的妈妈满腹内疚,觉得自己耽误了女儿。她说北大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知道学了有啥用。
事实上,这真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在豆瓣上,大概有10万人加入了一个“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
也许有父母会说,年轻人要想往高处走,肯定会有竞争。就肯定会有压力、有迷茫,这很正常。也有的父母会说,人都是越来越成熟的。这个成熟的过程中会生发出自我修复的能力。所以就算是孩子短时间之内有心理问题,也没有太大关系。
我不排除这些可能性。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有些刻在骨子里的硬伤,真的要用一生去修复。甚至更多时候,人们只知道自己不幸福,不快乐,却根本不能察觉问题在哪里。终其一生,连修复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是北大出身的中国教育界大咖俞敏洪曾说:我们的高考制度,到今天为止不管怎么变,最终都是一个分数决定能不能上北大清华。至于进北大清华的学生心智上有没有毛病,完全不在考核的范围之内。而事实上越进名牌大学的学生心理问题越多,所以我下定决心让我的儿子必须进普通大学。
其实不是孩子能不能上北大的问题,而是相比较名校的入场券,一个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更加重要。
3、完美的家庭教育,未必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
很多人以为需要做心理咨询的人,大多有童年阴影或者原生家庭的伤害。或者他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是不公。
而事实上心理咨询师说,有一类人,他们有着近乎完美的原生家庭。关怀备至的父母给他们优渥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想做什么都行。孩子有任何需求,父母都给予最大的支持,从不施行简单粗暴的惩罚,总是很体贴地引导孩子成长。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成年后,他们也有着外人看起来很好的工作,社会关系也很和谐。但他们就是感觉到空虚,没有目标,不快乐。他们感觉自己越发不像父母口中那个“棒极了”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
这跟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心理学知识都背道而驰。专家告诉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恰恰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了。凡事,过犹不及。
我翻阅过上百本教育书籍。所有的书都在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如何处理孩子的焦虑、失望、伤痛。没有哪本书会告诉你孩子伤心、失望、焦虑是件好事情。可现实却告诉我们,太完美的教育环境,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恰恰容易剥夺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说,“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现代教育主流的观点是,正面管教。接纳、包容孩子的问题,正向、积极的肯定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对于传统教育中的父母肯定是有借鉴意义的。但是,当父母在不断地以接纳和包容来肯定孩子,激发孩子自信的时候,孩子在自我肯定的心态中,很有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还有多大的努力空间。
如果孩子最终不能取得与内心期待相匹配的成就时,他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快乐的。而且,当孩子在外界不能获得同样的包容与接纳时,他们也很容易产生沮丧、失落的情绪。
完美的教育,往往带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自由。比如,孩子可以获得更多有营养、美味的食物,更多兴趣爱好的选择。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妈妈经常会问:“宝贝,你今天晚餐想喝鱼汤还是排骨汤?”很少有人会告诉你,限制孩子的选择自由是好的。可是研究显示,当选择更少时,人们更容易有安全感,更不焦虑。
我并不是说要遏制孩子的选择自由,只是想说适度地、理性地给予孩子选择的空间,或许更好。让孩子有一点匮乏感、制约感,反而能够让孩子更专注于当下已有的事物。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此曾经表达了他的观点:父母用丰富的选择造就了焦虑而又有优越感的孩子,她称之为“残废的皇族”。
写在最后:
也许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当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养育孩子时,我们却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当我们将所有的心力都用在养育孩子上,孩子也许正在怀疑这样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养育,有时候真的要有一点“无为而治”的精神。苏轼曾经在《洗儿诗》中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人都认为是好的东西,未必是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即便再用力,能改变的也并不多。如果是这样,倒不如放松一些,做一个“过得去的妈妈”,享受和孩子真实在一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