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考语文阅卷者的自白

非常直观的阅卷感受,给出的建议也中肯。阅卷是模式化标准化的,而卷子对应的是具体的人,特别是语文,具体的人通过自己的阅历自己的知识判断一份卷子背后那个同学的程度如何,规矩再多,套路再多,最根本的仍然是你自己的“自选动作”。

小编乱入

我参加过三次高考语文阅卷,比起那种年年都去判卷子的人,我不算是经验特别丰满。但每次阅卷都让我有很多思考。一个私人化的原因是,对我来说,十五年前参加过的高考,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情结。判别人的试卷总会让我想起自己。高考毕竟是大多数人都面对过或将要面对、都多少为之影响过人生命运的集体事件。从阅卷的角度来认识这场考试,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人生体验吧。

我原来没有对“高考阅卷”本身“总结”过什么——今天突然想到,关注我的人里好像有一部分是高中生。不知道高考前他们还上不上豆瓣了。而且,大概“好学生”都是不上网的——那同学随便看看吧!或许对你有些启发,或许当闲话也无所谓。

我的阅卷经历,两次是现代文阅读,一次是作文。高考阅卷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分之差,就可能对考生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后果。所以万不敢掉以轻心。对我来说,阅卷也是一件伤神的事情,就像我自己坐在考场里一样。每次都很累,折腾一礼拜下来,神经都绷断了。

这篇文章不讨论高考语文教育的得失。我曾经在阅卷之后给负责北京地区语文高考阅卷的大boss孔庆东——也是我的师叔——写了一封信,谈我在阅卷中看到的语文教育的问题,孔和尚回信表示赞同,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会晤,具体交流内容从略。

——但问题归问题,思考归思考。当一张考卷放在面前的时候,做题的人还得去做题,阅卷的人还得去阅卷。所以这篇文章只谈阅卷本身。

具体的题目已经完全忘了,只能空对空地谈了。

1

所谓现代文阅读的“给分点”

高考是“标准化”考试,阅卷也是“标准化”阅卷。在阅卷正式开始之前,阅卷组全体成员要接受一个“判分”的训练,统一思路、判分标准,阅卷的时候就依据这个“标准”来给分,具体的操作思路是,满足了哪个“给分点”,就“踩点给分”。

但我认为,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给分点”是给阅卷老师判分做参考的,不是给考生作为答题标准的。我怀疑现在的应试教育是不是把“给分点”当成一种答题技巧、直接当成了教学目的?

刻意去寻找“给分点”是事倍功半的。从阅卷的角度,我倒是建议考生把自己理解到的内容都尽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同时注意表达的条理。如果理解能力比较靠谱、语言表达能力又不错,基本上就在“给分点”上了。根本用不着刻意去“踩”。

阅卷的时候能看到每个考生的思维习惯、心智成熟程度、理解问题的方法和角度,都是有差异的。有人喜欢一二三地列出来,有人喜欢写整大段话在上面。不管哪种形式,都可以。关键是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

有人说,列一二三肯定比写一整段要显得清晰——当然了,逐条列出是一种清理思路的好办法。但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路本身是不会被形式所遮蔽的。有人列了一二三,但脑袋里显然还是一团浆糊,徒有一个条理的形式,为列而列。但有的人,即使写了一大段话,甚至一逗到底,也但还能看出ta的思路是完整的。

但也还有少数人,根本没好好读文章,却故意写了一大段稀里糊涂的话,难道指望这个来蒙人?呸!未免太小看我的阅读能力了。拉黑不解释。

2

作文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雷同”,或者叫做“高考八股”。有时候一连几张试卷连举的例子都一模一样,大概都是一个班、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从理论上来讲,本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千人一面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没有太多独立思考、平庸而雷同的文章,我不会给特别高的分。而那种思想独立、成熟、有见解的作文,还有那种文笔很美、语言功底很好的作文,我都会非常推崇,不吝高分。

补充一下,文笔不意味着“辞藻”,而意味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流畅和丰富,“以辞害意”是我坚决反对的。

据说,中学语文老师和学中文的研究生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是有差异的。语文教学跟文学研究毕竟并不是同一个维度。中学老师要的是“稳定性”、“标准化”,而研究生更看重“独创性”、“风格”、“个性”。

为避免研究生这种“个性化”,以及那种过分的“个性化”有可能导致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一般情况下作文阅卷都是尽量让高中老师参加,人手实在不够时才调拨一部分研究生去阅作文。

我曾经遇上一个极端的例子,作文阅卷要通过评卷系统提交给两个不同的阅卷者。有一份试卷在一个研究生手里判了40多分的高分,在另一位中学老师手里却判了20多分,因为他认为这孩子思想太“出格”。后来到组长那里还专门讨论了这篇作文——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清零分数、重新提交,也不知道这孩子最后的分数打了多少。

我曾经做家教带过一个高三的理科学生。这孩子苦于写不出作文,下笔如便秘,对写作文很没信心。在辅导过程中听得,他的语文老师非常重视“规矩”。可巧的是,他的老师也参加过高考阅卷。但可恨的是,他老师跟自己的学生说,研究生改卷子的时候都不按“规矩”,随心所欲地给分数。——我听了很郁闷。

我对学生说,“规矩”你不要管,阅卷的事你更不用操心。“规矩”是给阅卷人定的,便于阅卷的时候好操作,但不是给你定的,就算你老师强调再多的“规矩”,你也要“戴着镣铐跳舞”,在规定动作之外尽可能地完成自选动作。——这才能打开你闭锁的思路,是你能写出作文的前提。

这孩子平时语文考试只有80多分,我一共才给他上了四次课,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家长打电话告诉我,孩子语文考了110多分,说是家教辅导得力。所以还是那句话,也可以说是我的经验之谈:不要把高考的阅卷标准当成高考语文的教学标准和答题标准,包括作文,否则一定是舍本逐末。

我觉得我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作文家教啊!

但是在一些“正规”的家教公司,都不让研究生去担任作文课老师,怕“误导”考生。

甚至我曾经报名去一个民工子弟学校做志愿者,校方让我签志愿书的时候,也不允许我教作文,只能当“助教”,在边上帮老师维持课堂秩序。——我考虑再三,决定不去了,因为我恐怕自己在上课过程中、要跟讲台上的老师打起来,率先扰乱课堂秩序了。

3

卷面

改卷子的时候,偶尔能遇到非常漂亮、堪称硬笔书法的试卷。如果是作文这样的大题,肯定会因为字漂亮而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多得些分是有可能的,但也没那么夸张,毕竟高考不是书法比赛,只要字迹清楚、识别度高,至少就不会因为卷面而丢分。

最恐怖的是那种很难看清楚的手迹,有狂草风、甲骨文风、蚂蚁尸体风、鬼画桃符风等,破译起来十分费劲,恨不得找到考生,让他给念念到底写的是什么——说不定连他自己都不认识了。这种看不清楚卷面的肯定要扣分——看不清楚怎么给分?这跟一个人的书法水平毫无关系,把字写清楚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吗?往小了说,他随便敷衍自己写的这篇东西。往大了说,他没准整个人生都是这样潦草涂地。

以上就是我在并不丰富的阅卷生涯中所总结出来的一点体悟。

本文转自豆瓣 @花衣云影

标签: 语文 高考 作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