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15日电 (记者 宋豪新)4月14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四川科华天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 “基于AR/MR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开题及新技术课堂应用专题研讨会在锦江外国语小学举行。会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田继万,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特级教师青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郭斌,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管理指导中心田馨,锦江外国语小学校校长文芳等专家,围绕“AR/MR新技术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的核心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川内十多个地市州的专家、教研员、学校老师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以AR教育思主张为启点、以ARSEEK智能课堂系统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探索ARSEEK智能课堂系统教学实践运用,共话信息时代的“AR教育之美”。
开幕式上,田继万在致辞中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小学教学必须以新媒体、新技术为手段,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优化,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和培养。
开幕式后,四川省基础教育领域重要领导、著名专家学者、各地市州的教育科研单位、学校代表,围绕AR教育模式、AR技术教学实践应用、AR教育如何助力区域实现教育资源均衡体系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研讨。
会议现场。记者
宋豪新摄
随着《教育信息化1.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有序推进,学校网络、硬件设备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变得愈发常态,使得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更加重要和深刻。基于这样的实情,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在引入AR教学资源时,应当考察服务供应商是否具有底层技术自主研发的能力,这是考量供应商是否具有持续服务能力的硬标准。因为,资源供应到学校的具体践行,是一个长期交互的过程。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校本特色化。因此,只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供应商才能保证持续的服务能力。同时,与会专家、学者
指出,AR教育主张的核心是以下层面的融合:第一个层面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能是一场独向的技术美学,而是融合式的教育之美;第二个层面是以AR教学资源为课堂运用的逻辑起点,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活安排AR课程资源,教学中自由切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并可以将自己的成熟的教学成果与独特的教学体验共享在平台之内,供其他老师交流和使用,共享共研。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胸怀与格局。
研讨沙龙。记者宋豪新摄
此次会议,来自锦江外国语小学的师生们还使用ARSEEK软件上了两堂别开生面的课。
科学组的赵谦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独具特色的“宇宙探险”。课堂上,老师变身为“魔法师”,通过AR技术让“真实的宇宙”照进了“现实”,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在讲桌上展示出太阳、地球和月亮,以及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进入了宇宙世界,清晰直观地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课后,学生们说:“这是我们离宇宙最近的一次体验。”
川内的科学名师吴逢高在课后谈到:AR教育模式提高了旧设备使用效率,更通过重新打造资源,从各环节深度服务于教学,促进了课堂变革,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着教学的高效开展。老少边穷地区使用AR教育模式展开教学,可以突破教育空间的限制,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更加公平的配置。
学生上课。记者宋豪新摄
数学组的李华老师带领学生为现场的参会人员带来了一次”好玩”的数学课堂——“搭积木比赛”。 老师通过AR技术将传统教学中最难的几何部分变得简单而有趣。通过虚拟“棋盘”快速搭建立体几何图形,展现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为学生直观地建立了几何空间的概念。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一改之前课堂学生听众的角色,变身为参与者,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川内的数学名师余文泰在课后表示,通过AR技术保证了教学过程可以以情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式,体验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用情景化体验教学,实现了学习迁移,消除了学生认知障碍,缓解了教师教学疲惫,从而带来了更理想的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