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呼吁取消留学生超国民待遇:为什么中国会特别重视留学生?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1

昨天,看到了一则俞敏洪关于外国留学生问题的采访,非常耐人寻味。

按照俞敏洪的说法,他其实关注了这个问题很久了,就是在我国,外国来的留学生,不但不会遭遇歧视、程序等问题,待遇反而往往比本土大学生还要好,堪称“超国民待遇”。

俞敏洪进一步解释,对客人友善是应该的,但如果友善到连中国大学生都觉得,对方的待遇比自己好的时候,这也是一种失衡。

因此,国家应该对外国留学生一视同仁,不应该令他们的待遇,超过本国学生的待遇。

此言一出,大家都觉得,艾玛终于有人说出来了。

要知道,在外国留学生的问题上,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

80后、90后们,应该是最能感受到社会变化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哪见过什么外国人啊?偶尔看到一两个,大家绝对在背后好奇地瞧了又瞧,好事的妈妈们,还会把自家刚上完英语课的孩子推出去,和外国友人说声“哈喽”,外国人受欢迎,自然就不出奇了。

但这几年,一切开始变味,一是外国人越来越多,国籍、种族不一而足,但带来同等的文化差异,开始滋生矛盾,外国人不再是香饽饽了;

二来就是事实证明,很多外国人在中国,承担比中国人更少的责任,却享受比中国人更好的待遇,愣生生从中国人尽地主之谊,变成了外国人鹊巢鸠占,不由得令人感到不解和愤怒。

就以留学生为例,近年来比较出名的就有山东大学学伴事件,1个留学生,配3个异性学伴,居然还是学校官方出台的制度,就算不往肮脏的方向联想,光就现实需要而言,如此劳师动众的优待,真的有必要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更夸张的还有,同样是山东大学,曾有1名留学生骨折住院,学校专门发通知招募25名志愿者陪护,就算是留学生语言不通、生活不便,相对更需要学校照顾吧,但这种程度,也真的太过,有种鞍前马后的讨好意味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要是给了优待,能带来相应的感激和回报,那就算了,但近年来,留学生在中国滋事的案例也越来越频发。可见,优待带来的不是尊重,是得寸进尺,是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2019年7月,福州街头,一名外籍男子违章骑电车,被交警拦下,然而他并没有服从处罚,反而冲交警大喊、推搡,用中文说:“我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法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事后证实,这名男子是某大学的在读留学生,最吊诡的是,虽然学校和警方说着“会严肃处理”,但最后也只是批评教育了事,超国民待遇再次实锤。

排除这么些极端案例,生活中,留学生和普通学生待遇失衡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比如:留学生享受超低的准入门槛。

中国学生想考个大学,都是得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里筛选出来的,然而留学生读中国的大学,不但完全没有高考的压力,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我就认识过一名外国人,在老家读了两年孔子学院,通过基本的中文考试后,就成为了我曾梦寐以求但没考到的某知名985大学的留学生,什么数理化,地史政,啥都不需要。

我当时的心情:

以及,留学生的物质待遇,那是肉眼可见的比本地大学生好,全国各地,所有大学,只要有留学生宿舍,那就必然是最宽敞、最崭新的,当我们还在挤8人间,每天为上厕所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留学生住的是单间,双人间已经算是委屈了。

当我们为奖学金削尖脑袋的时候,留学生的奖学金不仅名额多,金额还要比普通大学生高不止一星半点。

2019年,国家也曾下过一记重锤,很多高校清退了学业不及格、拖延多年不能毕业的留学生,结果你猜怎么滴?

光光武汉大学一家,就清退了92名留学生。

有些留学生,已经在中国混了很多年了,上电视的都有,但就是不愿意毕业,也不知道是真的写不出来论文,还是就想拖着拿多几年补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而言之,留学生乱象,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严重,虽然不排除有真的努力学习的留学生,但中国人热脸贴冷屁股的姿态,还是令人觉得不解和愤怒,怎么看,都是没有必要。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多年了,国家给了这么多补贴,招了那么多对国家人民不一定有利的留学生,图啥?

就不能,一视同仁地招生,一视同仁地读书,大家平等尊重一点么?

2

当然,虽然高校给留学生的待遇太好,对我们而言,怎么看都不太厚道,但高校自身也是有利益考量的,绝对不是为了做慈善。

最显著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大家知道,虽然中国这些年来教育做得挺扎实,不论是学生还是高校,一个个都成了卷王之王,要论应试能力,以及知识的深度,中国人说第二,相信没人敢说第一。

但问题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能力强,也要别人承认才行啊。

当今的世界主流评价体系,还是欧美那套,所以中国高校在世界排名上,还是比较吃亏的。于是,从清北、985、211,到再普通一点的本科高校,大家都卯足劲儿提高自身的排名,好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

然后,国际留学生的规模,恰好是高校排名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此一来,高校给留学生的各种超高待遇就能理解了,学校难道不知道这样不公平吗?

当然知道,但没办法,这个指标,中国学生没办法帮学校完成。

高校要想办法吸引留学生,但上文也说了,中国高校排名低,不出名,想要别人过来,靠学术是不可能的了,外国那些真能读哈佛剑桥的,也不会考虑中国,那还能怎么办?

降低门槛+提高物质待遇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种鱼龙混杂的留学生,有在发达国家混不到文凭,过来中国再混几年的,有自己国家条件太差的,也有各种政策优惠下,从友邦过来的。

比如,虽然大家都对非裔留学生意见很大,但实际上,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邻国,以韩国最多,非裔只占了一小部分。

而这些留学生,在取得文凭之后,是大概率回自己国家发展的,那小部分留在中国的,也是因为自己国家的发展前景不好。

所以,单纯从付出和受益的角度来说,中国高校花大成本供养留学生,的确是吃了大亏,但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暂时无解的权宜之计,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只能做些赔本生意。

什么时候能够解决留学生的问题?

当中国的学术地位,乃至综合地位,都上到另一个层次的时候。

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和自信,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学生,就会像今天的我们仰慕藤校一样,仰慕中国的高校,那到时,我们就能对留学生精挑细选了,不够好,或者给的学费不够多,我们还不让你来呢。

3

这几年,中国人的底气的确是足了,也对一些涉及到中外关系的问题越来越敏感,开始反对一些以前我们习以为常的、对外国人的特殊优待。

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强大起来了,但仔细分析过留学生优待的真正原因,我们就会发现,还不够强大。

留学生这回事,本质和贸易就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愿意一年花几十万,承受二等公民待遇,也要到国外大学留学;而在中国的留学生,素质相对差不说,还能享受这么多优待?

因为我们在内心深处,都相信“别人的更好”。

取消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这个提议,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虽然短时间内还未能和世界一流学府比肩,但起码,把那种需要讨好别人,才能把人留住的心态给去掉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其实中国大学早就一点儿也不差 ,也是时候,让外国人见识我们中国的实力和姿态。

取消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其实也是在告诉他们:我们对你好是情分,你遵守我们的规矩是本分,中国人是合作伙伴,不是你孙子。

文 | 毒哥&玉成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毒鸡汤,如需转载,请在后台联系。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