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本来平平无奇不会有太多人关注的央行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因为其中的一个结论引发争议,作者称“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贫富差距加大,既得利益集团阻碍进一步改革等系列复杂原因,从而导致市场萎缩、发展停滞等诸多问题。
这么大一个锅交给文科生来背,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数据和逻辑支撑,即便详读了前后文,能够作为解释的,也还是“文科毕业即失业”、“读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老调子,于是媒体圈的“文科生们”群起而攻之。
暂且避而不谈文科生太多会否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就说对这一问题的过度关注和敏感,其实已经暴露这个时代的文科教育的问题!
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不自信,认为文科不过混个文凭,对于社会发展、人心沉浮不会有太大影响,退而满足于无用之用的自我安慰;另一方面由于失去更高追求的引领,为了证明学科的有用,不得不为了“学分”和“实习”四处奔波;再进一步,由此导致的内卷和文凭的贬值,使得大家只能通过不断地考证和获取更高的文凭来自证,最终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
即便上面说的这些你都恰巧没有,能够不为所动地存着纯粹的学术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也会渐渐地被糟糕的课程体验等因素给上一课。
可能是因为老师的精力都被科研分走了,上课时好多老师要么是照着PPT朗读,一个字都不会变的那种,要么就是思维跳跃,想到什么讲什么。一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了啥。
可能是学科间的壁垒和相互的瞧不上,这些鄙视链似乎存在诸多不同版本——外文系的看不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看不起新闻系......文科内部都在相互倾轧了,还何谈让别人看得起呢?
也可能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话语权,只能在西方建构的逻辑世界里,满足于缝缝补补添砖加瓦,而与真实的中国社会相脱离。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教与学不能结合,理论不能指导实践。
人文社会科学贡献着我们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根源。那么,我们的大学文科教育到底怎么了,怎么做才能让它重现生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的见解。
管理模式过于严格
与高中教育不同,大学教育虽然仍然强调课堂教学,却是以学分制为基础来要求学生的。
大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必须修满学分的,因为这些课程教授专业基础,选修课可以自由选择,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总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就可以大学毕业了。
大学学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与高中不同,大学课程相对较少,课堂教学要求相对松散,大学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多,有着远比高中生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选择空间。如何支配课余时间成为决定大学教育成败的重要方面甚至根本方面。
高中教育绝大多数时间都被课程和课堂所支配,学生学习主体性和选择空间几乎不存在。大学教育中,有接近一半时间是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相对于高中时所有时间都被课程和课堂占有的不自由状态,进入到大学有较多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学生就要有一个主体性的适应,即他们要自己安排课程课堂以外的课余时间。
在缺少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往往很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环境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大学的自由状态变成了散漫或者忙乱。自由与散漫、忙乱不同,自由的状态应当是利用大学环境充分成长,散漫则是无谓地浪费自由时间,忙乱则是在并不重要的选项上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大学学习,大学采取的一个主要办法是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如更严格的课堂管理,更严格的课程考核,甚至更高的学分要求。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所收获,大学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计入到大学生成绩形成绩点,成为评优保研和就业面试时的加分项。还有很多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也进行考评加分,学生干部身份往往也是加分项目。
在评优保研的导向下,大学教育似乎做到了“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然而,学生真正自由的学习时间反而不多了。他们仅剩下被切割了的细碎时间,也就难以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学习。
通过更加严格的制度性要求让学生忙起来,学习更多知识更多技能,显然比散漫状态要好很多。问题是,通过制度规定让学生忙起来,以及通过各种严格制度规定将学生自主时间切割了,学生就只能被动适应,被动应付,就很可能丧失学习主动性。
某种意义上就是将大学教育回归到了高中以老师为主、以课程和课堂为主的教育,不同之处仅在于有更多课余复习课堂知识的时间。一旦学生失去自由,没有了个性发展,没有了创造性,也就丧失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教育变成了职业教育。实际上,当前中国大学正在形成这样一种主导的文科教育模式,这种主导模式包括以下诸方面内容:
高度重视课堂和课程,高度重视老师教学,高度注重考核和考试,高度注重知识传授和知识点疏理。课程越来越多,课堂越来越严,考核越来越细,讲授越来越知识点化。结果课堂变成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后应付作业与考核,考试前死记硬背教材和教学知识点。学生成为教学关系中的客体。
纪律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学生上课、参加活动都有打卡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有若干次的考核,学生每天都要完成课程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自由时间被大量挤占。
各种学生工作、社团活动进一步挤占学生的自由时间。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大都是自上而下安排的形式多于内容的活动,不参加就要扣分受处分。因为是被动参加,活动是走过场,学生不能从中锻炼能力。
因为对未来缺乏信心,大学生通过考证、修双学位、出国访学或参加社会实践刷履历等等,以增加表面实力却无法真正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更无法培养创新能力。
所有这些加起来,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主体性的丧失,学生成为大学制度所管束的客体,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的兴趣也难以保持。学生学习时要么消极,要么浮躁,很功利,大概率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
问题太多包括但不限于……
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学生比较浮躁,难以沉下心来认真学习探索,将宝贵学习时间浪费在并不重要的外在符号追求上,或是过于懒散而白白浪费了大学时光。结果就是大学难以培养出真正创新型人才。
更加让人忧虑的是,当前大学教育中,越来越通过上述的严格课堂纪律、细致课程考核、大量学生活动,将学生自由时间切割成为碎片,学生成了大学制度的管束对象,成了教学关系中的被动客体。学生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换发,学习成为应付,成长也就变得困难,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就没有可能。
具体而言,当前中国大学文科教育存在以下诸问题:
第一,普遍学风浮躁,学习散漫。
第二,学生注重课堂知识,注重专业知识,不注重基础训练,更缺少能力训练,其中最典型的是大学普遍开设双学位课程,学生将几乎所有时间用于课程学习。
第三,因为课程学习任务比较轻,为应对将来职业需要,学生普遍注重外在符号,试图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考取各种证件来增加自己的外在符号。
第四,大学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重视学业考核,重视纪律要求,这对于防止大学散漫学风有好处,却进一步切割了学生自主时间。越是严格的教学安排越是可能将学生变成受教育客体,而难以激发产生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五,重结果不重过程。
第六,在缺少主体性的情况下,学生被动应对课堂、作业和考核,消极的学生不可能产生出有活力的课堂,以及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第七,为了防止老师学生偷懒作弊,像对待敌人一样设置繁复的监督考核程序。程序越多越减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空间。越是将老师和学生当作敌人来对待。制度越严密,程序越繁琐,师生就越是丧失了主体性,就越是没有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八,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大学教育采取了各种制度。为保研评优,学生学习主体性被制度加分项目所瓦解。更糟糕的是,这些活动往往徒有形式,不能增加学生的能力,甚至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以学工系统为主导的保研评优制度是当前大学学风浮躁的一个重要根源。学生干部是学风浮躁的典型,学生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已严重影响了大学沉静的学习风气。
事实上,在不断减少学生自由时间,压缩学生自主探索空间下,大学教育逐步陷入到“越管越死”的困境中。
课程越多、活动越多、纪律越多,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越低,越是难以习得真正的知识与能力;越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形成获得感,学生越是迷茫,越是注重外在符号的盲目追求,也就越没有自主性与独立性。
这几乎成了大学教育的“管死定律”,具有真正探索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无法在这样的大学氛围中培养出来的。
大学教育的方向应该是……
大学从高中填鸭式教育中解放出来,如何让学生有效利用大学时间提高能力,前述束缚的模式和激发的模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表面上看,对于大学来讲,两种模式结果都是学生认真学习,都不虚度大学时光,内在机制却完全不同。前者强调,在大学中,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大学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将大学时间格式化,由老师向学生传输知识。后者强调,学生是大学的主体,他们在大学环境中充分利用大学资源进行学习,不断成长自己。
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思路与大学本身的性质和阶段也有关系。一般来讲,职业教育、理工科等科学教育,更有效的办法可能是前一种思路,人文社会科学等科学性不是很强、需要有更多探索性的学科,后一种思路可能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理工科为主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本科教育更加强调纪律,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更强调自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对来讲,本科教育更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生阶段更重要探索性研究,因此,本科教育更强调纪律,研究生教育更强调自由。当前大学本科课堂管理往往更为严格就与此有关。
正如前述指出的,通过外在学校纪律要求的教育,关键词是束缚,通过内在学生动力形成的教育,关键词是激发。束缚和激发并非只有两个极端,而是一个连续谱,强调纪律的大学并非就不要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大学也并非就不要求有任何学校纪律。但在不同的教育思路下,大学教育将呈现出完全不同培养效果。
你所接受的是哪种大学教育?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仍然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主体性和内在积极性。好的大学文科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将时间还给学生,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同时又要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他们的主体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确立学生具有主体性的观念,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外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才能起作用。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主体性,大学就应当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宽松条件和相对完整的时间安排,将时间还给学生。
也就是说,大学文科教育要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真正确立学生在大学中的主体性,大学应当是学生主动要求学习,他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索,而绝对不能仅仅成为被管理约束控制的被动客体。只有学生成为了积极的学习主体,大学文科教育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来。
第二,必须将时间还给学生。任何试图通过外在强制让学生忙起来的制度,都不过是将学生的时间切割从而使学生主体性丧失的制度,因此不是好制度。大学的本质是自由,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大学教育。
第三,学生主体性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动员、激发和调动的过程。好的大学应当有足够能力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的强烈热情、探索的强烈欲望,应当能调动出大学生的内在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建立起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大学中的积极主体。同时,好的大学还应当有能力为学生有主体性的学习提供宽松环境、资源条件、师资辅导,以及各种其他支持。
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内在动力来进行教育,因为学生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难以持久的,也是容易偏颇的。因此就需要有纪律和制度。但大学纪律仍然需要服从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性。
同样,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但在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路中,老师在安排课程、进行教学时,要为学生留下比较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选择空间,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索,探索过程中出现问题困难困惑,老师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帮他们指导方向,解决困难,鼓劲加油。
大学要解放学生,同时又给他们提供引导、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主体性,为他们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答疑解惑。
在这样一种大学文科教育中,学生是主体,学校是为主体服务的,包括帮学生建立主体性,为有主体性学生提供宽松学习环境和强有力学习支持(师资的、时间安排以及其他方面的)。
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索,学校提供支持帮助,学生有越来越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也有越来越高的积极性,学校的强有力支持转化为学生有主体性成长的营养。在内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情况下面,文科大学生就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成长能量,并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
以大学之自由氛围为基础,老师引领学生自主,真正培养具有学习与探索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就是大学最美的风景,也是最好的大学教育。
今日活动
你觉得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样改变呢?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随机送出两本今天的主题图书《在野之学》。
对中国学术方法上的深刻反思,打破西方学术中心主义的破冰之作。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BurningEmpty
大师身边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读书
文科生很重要,关键还看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