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太多”暴露的落后教育思维

近日,有一篇名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央行工作论文广为传播。

这篇论文最受人关注是其中一句话:“(中国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这个论断没有注释,无法得知相关研究的出处。

但其明显的硬伤是: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肯定有很多,那么,“文科生太多”是排在第几的原因呢?

假如有研究表明导致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有100个原因,但这个“文科生太多”原因排名第99且几乎微不足道,那么,这篇央行工作论文提到这个结论,又有何意义呢?

还可以深究下去:如何证明“文科生太多”真的跟“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果关系吗?万一只是相关关系呢?即,无法证实二者是前因后果,只是彼此“凑巧”同时出现而已。

总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看起来经不起推敲。但我想说的是,在现在和未来的时代,对理科和文科还进行“厚此薄彼”的划分,是一种极为落后的教育思维。

1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有很多人觉得,文科的很多知识——如历史、哲学、社会、文学——都是“空中楼阁”,没什么实际用处。

甚至,如果问起“学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连文科生自己都回答不上来。

全世界都可以公开鄙视人文学科。

时任美国佛罗里达州州长里克·斯科特曾经发问:

“拥有更多人类学家是本州的关键利益所在吗?”

很多美国州长都认为,为公立大学提供的国家补贴应该集中用于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减少向人文专业等“用处不大”的学科划拨资金。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每年全世界有高达150万份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发表。然而,其中许多甚至在学术圈中都很快被人遗忘:32%的社会科学和27%的自然科学论文从未被引用过一次——而人文学科的论文更是82%从未被引用。

研究的东西没有人理睬,毕业找到工作困难重重,找到了工资也少,舆论逐渐形成共识:百无一用是文科。

所以,当央行工作论文中说出“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种结论时,简直是可以“信手拈来”——因为这样的说法太符合普罗大众的表面认知了。

但严谨的研究者可不会这样“信口开河”。美国纪实作家乔治·安德斯统计过,2012年-2016年,四年间美国共创造了10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只有10%左右的岗位是纯技术或者跟技术相关的岗位,剩下的90%中,大部分都跟文科相关。

乔治·安德斯分析该现象的原因是: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理科生的某种技能,往往只能解决某一领域的单一问题,比如设计一块性能更强的芯片。

但是,即使这块芯片设计成功了,如何批量化生产?如何进行商业包装?怎样能成功营销?这些都是复杂问题。

复杂问题都没有单一的答案,你只能在复杂关系中不断的调整,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方向。而文科思维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更有优势,因为无论历史、哲学,还是人文、社会,都是“复杂性”很强的学科。

举个例子,IBM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它聘请了许多文科领域的人,其中有许多社会学家。

社会学家在IBM能帮助所有人更好和更准确地理解技术本身。包括,他能理解“印度文化”在社会视角下的本质和意义,也可以解读“人工智能”或者“区块链”在社会学上的意义,从而帮助IBM解决技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2

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人文学科则为社会秩序提供了基础,并满足了精神生活的需要。

可以说,艺术为科学带来想象力,哲学为科学带来思辨力。科学的变革,总是离不开观念的变革,这些都是人文带给科学的养分。

科学和人文密不可分,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习惯于分文科和理科,把它们分开。

于此,早就有教育家呼吁推动通识教育改革。

文理分科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20世纪初,清政府派人出国考察,效仿法国、德国的教育模式,实行了“文实分科”,这也就是最早的文理分科。

教育学家蔡元培就曾经对“文实分科”提出过反对意见,他不提倡中学分科,但对大学分科倒不反对。

在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民国政府在1912年取消了中学分科,实行通识教育。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经历了几次反复,在1949年建国前,高中最终取消了文理分科。

事实也证明,真正优秀的人都是“通才”: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是哈佛计算机专业的辍学生,但他同时修习心理学;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小时候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但他也是公认的人文大师。

诺贝尔奖得主埃德尔曼说:

“科学是由可验证真理支撑的想象。当然,它的终极力量在于理解,并且就如我们看到的,它在技术上的成就让人震惊。但是科学想象力的大脑源头,与诗、音乐或伦理体系的建立所必需的没有区别。因此,在科学和人文之间的背离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央行工作论文中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说法,底层逻辑是理科和文科在未来依然应该“割裂和背离”,根本没有“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思想格局。

2019年去世的历史学家李学勤生前曾经表示,没有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就是无源之水,但是,今天的基础学科很不容易招到高质量的学生。

他认为,问题其实是出在高中教育阶段。李学勤明确提出,反对高中分文理科。理由是“高中是一个人逐渐塑造成型的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让人对人生和科学有一个正确认识。

因此,好的高中,不是说教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科学思维,锻炼出逻辑系统和思维方法。

李学勤说,文理分科的结果,导致了“一些理科的学生连封信都写不出来;学文科的,缺乏科学知识”。

3

高中选文科还是理科,以及大学选什么专业,这是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各自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经济承受能力、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权衡和决策——并非一篇论文里说“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就能左右人们的决定。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考试和评价中心发布了《“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

该报告认为,“00后”在报考志愿中,优先考虑的不是未来的就业或者收入前景,而是专业是否符合个人兴趣。

例如,在人文专业的选择当中,薪资待遇几乎是最低的历史学、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学非常受学生欢迎。

而传统来说比较实用、收入稳定的专业,像会计、财务审计、财务管理、保险、资产评估,这些都被归入了最不感兴趣榜单。

在理科里,最热门的专业是心理学。而偏冷门的法医专业,成为了理科当中第二受欢迎的专业。

这份报告指出,经济环境也会对“00后”的选择产生影响。

例如,在上海和浙江这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学生对前沿科学有更高的兴趣,像物理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等等。而在广东和江苏,学生偏向于制药、生态、环境工程类的学科。

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比如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学生对公检法专业的兴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所以,特定的地域经济环境会让学生依然青睐文科大类。

放眼未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界线变得非常模糊。

《人工智能》作者李开复曾经说过:

“在人工智能时代,文科生终于熬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

所谓“智能技术”,它的终极模仿对象是人,所以,它越来越要求机器向人学习。

人是一个综合体,是各种功能、性状、意识等方面融合起来的综合体。要造物,造出真正具有人性化的物,就需要“文科生的能力”。

正如《全新思维》作者丹尼尔·平克说的 “三感三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叙事力、共情力、交响力——这些都是人文教育才能带来的。

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说过:

“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我的儿子才有机会学习数学和哲学,这样他的孩子,也才有机会学习艺术。”

4

以下引述的是,“复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接受央视采访的部分内容,希望人们能反省片面的“理工科思维”的弊端,而要用更前瞻的眼界来看待教育问题。

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嫌疑人林森浩一审被判处死刑。宣判前,林森浩接受央视记者董倩的专访,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十分冷静。

他说,对于性格中的“矛盾”,他自己都无法解释。曾有报道称,他是在进行一个实验,没有把受害者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董倩:你从一个复旦大学学生,到了看守所里,成了一个犯罪嫌疑人在等待着宣判,这10个月你是怎么消化的?

林森浩:一直在看书,然后跟人沟通。

董倩:看什么书,做什么沟通?

林森浩:主要看一些文学经典。

董倩:为什么选择这方面的书?

林森浩:因为我觉得我以前读那些理工科的(书)太多,这方面的书读得太少。

董倩:你觉得是有欠缺,所以才读吗?

林森浩:对,我觉得我的思维有点太直。

董倩:自己性格中这种巨大的反差,你能解释吗?

林森浩:我真的可能有点跟你解释不了。可能还是跟我做事不计后果这个习惯有关。伤害别人身体的这种行为,好像在我这里不是我的底线。就那段时间来说,本来应该说每个人做事都有一个底线,对吧?不应该这么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