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触整理收纳之后,很多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家整理得很好,令家变得越来越美观整洁!
图源:pexels
但是当我们到了父母家,看见的依然是一片凌乱的景象。
我们摆脱了物品的凌乱,可父母却没有!
于是很多人萌生了一种想帮助父母整理物品的决心。然而想动一下父母的东西?难过登天!
图源:Instagram
所以在整理行动之前,我们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准备,经历一个漫长的“洗脑”过程。
做好思想的沟通
父母扔不掉物品存在着很多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父母的想法,切记不要强行行动,否则得不偿失!
01.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父母一辈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他们深知现在拥有的东西都来自不易,浪费物品会让他们产生自责和愧疚的心理。
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无论是家中坏了的物品、不能用的物品、还是用旧了的物品,扔掉处理实在太浪费了,更是违背了自己内心长期形成的观念。
然而留下了物品却没有任何价值,事实上没有“物尽其用”才是最大的浪费。
图源:esse-online.jp@小林志保
另外一方面,整理收纳是近几年在中国流行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种新的观念,更何况是父母呢?
这种新的观念与父母传统的思想摩擦碰撞,难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接受,这要看父母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了。
02.生活习惯
如今时代情况不同了,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的物质变得越来越丰富,获取物品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图源:pexels
但是从物质匮乏到物质充沛的过程,父母已经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生活习惯。
例如坏了的电器,即使买了新的替换也依然会留着,说不定一些零配件以后有用呢?平时用不到的物品,会留到一个角落里囤着,不舍得扔掉。例如衣服、餐具等。
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反映了一种对生活的不安感,隐藏过去所经历的“后遗症”,物品对他们来说有“革命情谊”,他们不舍得丢弃旧物,享受拥有这些物品所带来的安全感。
图源:pexels
03.注意沟通方式
我们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的角色,他们觉得孩子的社会经验与他们相比仍是不足,很难说服一些他们难以接受的观点。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即使房间乱糟糟的,但是在这种状态下,自己生活了几十年也都没有任何的不满。
父母固执,孩子心切,在观念不一致的情况下,双方沟通无果,最容易引起情绪问题,往往这种时候都是吵架收尾。
图源:esse-online.jp@小林志保
如果经常因为整理而吵架,这样父母就更加不愿意了。收拾父母的家,说到底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还是得在尊重他们意愿的基础上来展开。
解决这种观念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引导,整理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需要时间慢慢磨合,逐渐摆脱凌乱的环境!
开始整理行动
在开始整理行动之前,要了解父母对整理收纳是否仍然有抵触的情绪?
最好可以创造一个需要整理的切入点,如果比较难遇到整理的时机,那么我们先开始整理对于父母来说没有心理负担的物品、不会妨碍现在生活的物品。
01.从有保质期的物品开始入手
刚刚开始整理时,最好从小事物开始做起,有保质期的物品是一个很好的“扔物品理由”。
尤其是食物和药物,为了身体健康着想,过期的物品就扔掉吧!
图源:esse-online.jp@小林志保
从简单的物品入手再慢慢深入到其他的物品,即使对现状生活没有不满的父母,一旦习惯了整齐、干净、舒适的房间状态,这一次的整理就能成功奠基了!
02.想处理的物品,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有些他们想扔掉的物品,但是扔起来比较麻烦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关于这类物品我们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例如大型的家具、电器等。
03.自己的物品,是否还留在父母家里
有时候父母想收拾一些区域,但是这区域放置的是孩子的物品,例如在青春期时收集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父母便不敢随便处理。
图源:esse-online.jp@小林志保
所以我们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父母的物品上面,与此同时,我们也得清理一下自己遗留在父母家的物品。
04.从小区域整理形成习惯
让开始变得愿意接触整理的父母,花些时间从小区域整理起来,体验房间环境的前后变化。
图源:ins@maya_yokohama
只要一点一点的尝试,就能看到整理所带来的希望!
父母家的整理不能在短时间就能完成,因为物品在父母的内心早已形成了一种“难以除掉”的执念,而整理就是对这种情结的一种妥协!
只要我们一点一点地去推进,父母的家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快地摆脱凌乱的家居环境!
粉丝温馨提示: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整理收纳相关的精彩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哦~
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