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乔静(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近期的爆款剧《小欢喜》因“过于真实”而走红,网络讨论热度超高。剧中“别人家的孩子”再次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我们先来回顾两场剧情:
场景一:方一凡没考好惹妈妈生气,刚叫了两声“妈”。妈就“炸”了: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孩子认怂道歉,妈开始反讽:你没错,我错了!之后,开始一连串的数落。从“我不该生你”延展到“你脑子里面天天在想什么”……
场景二:成绩出来,忧心忡忡的童文洁带着俩孩子去找宋倩辅导。宋倩给仨孩子布置了卷子让他们做题。之后,童文洁发作了:20分钟,人家完了一套卷子,方一凡给自己啃了个美甲……
是啊,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曾经,“别人家的孩子”打败过多少“自己家的孩子”,甚至很多孩子大声吼:“爸妈,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吧!”
单位的护士姐姐,比我年长6岁,我俩经常在一起聊天。有时聊聊人生,有时聊聊孩子。每当聊孩子的时候,在她的口中最多出现的话语就是:“你看我同学家的孩子学习多自觉啊,爸妈一点不用操心”“科里大张家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高中了,我家的就不争气,只上了普通高中”……
可是,上周她伤心地和我说:“我家女儿看不起我们,她竟然数落了我很多不是,最后还撂下一句话‘你们看看别人家的父母’。我伤心啊,我们有这么差吗?”
先说说这位护士姐姐的夫妻状况,她本人硕士学位,护士长;丈夫是高级工程师,家里有两套房。即便不算“云端式”的家庭,但绝对不是“泥淖式”的环境,甚至在大部分人看来属于优秀夫妻。差?怎么可能!
不过应她的要求,我给她女儿打了一个电话。我问道,你觉得你的父母很差劲吗?小姑娘理直气壮地说:“并没有!但是,我就要这样讲!以前他们总是和我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我让他们‘看看别人家的父母’有什么错?我同学的父母会陪她们看动漫、听音乐会、打篮球、聊天。我的父母呢?整天给我报补习班,和我说教。我就是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听了她的讲述时,我不禁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护士姐姐不乐意了:“有这么可笑吗?”
我对她说:“在家长们认为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时,孩子心中同样存在一种家长,叫‘别人家的家长’。现在你知道,你在和孩子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出色时,她的心情怎样了吧。一点没错,就是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受。”
对孩子来说,如果要将最讨厌的话做一个评选的话,“别人家的孩子”一定进入前三甲。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家长朋友千万不能小觑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当父母在攀比孩子的时候,孩子们同样在攀比父母;当父母看不到孩子出色之处的时候,孩子同样自动摈弃父母的优秀之处。换一个说法,孩子看不上你,是因为你教了他这样做。于是就会出现一个场景:来吧!互相伤害吧!
心理学家常常告诫父母们,别总简单而粗暴地指责孩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应该想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毕竟,在相对公平且不断进步的中国教育面前,如果一个孩子想在与数千万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抛去天赋这种“随机性”很强的因素,除了自身的勤奋,家庭本身其实才是最大的变量啊!
有时,一个家庭的孩子出了问题,父母总是想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却忽视了为人父母自身的问题。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太聪明了,聪明到他们会非常敏锐地捕捉父母之间的疏离与不和谐,然后会出现行为变化和情绪波动。
我们总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是如此优秀,但请不要忘记,只有“别人家的父母”,才配得上“别人家的孩子”!
丰子恺,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他不仅是一位绘画大师,还是一位育儿专家。他主张:“教养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用画笔做相机,兴奋地记录下孩子们生活的点滴,常常赞叹孩子们的“伟大创举”。
女儿把鞋脱下来给凳子穿上,母亲责备她时,丰子恺却点赞女儿丰富的想象力,批评太太“煞风景而野蛮”。
战争时期举家颠沛流离,他问儿子瞻瞻最喜欢做什么,儿子回答说逃难,因为逃难就是“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丰子恺赞叹说:“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
平时,他会陪孩子搭积木,唱儿歌,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甚至把手表拆了,给他们讲解机械背后的原理。看见了吗?这就是“别人家的父母”。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比孩子这件事,最终称量的都是父母,父母没有赢面,孩子没有胜算!
还有一句话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最棒的父母,是帮助孩子独立,然后得体地退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因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真正关注到家人的需求,也才有机会享受真正的亲情。作为孩子也要明白,父母有能力去合作和协商解决自己的问题,相比起想要改变父母,努力做好自己也许才是孩子最应该做的。
每个人都需要一份特别的爱,这份爱既送给那个想要独立成长又始终被父母牵绊的孩子;也送给那对一直为家庭付出和坚守,有时又忽略自身的父母。真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父母”和谐相处。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