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一岁以后,经常由长辈来带娃的家庭非常多,在孩子饮食问题上,宝妈经常会和长辈发生一系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一岁到底能不能吃盐这个话题还是老生常谈,婆婆和媳妇之间也经常会因为这件事而大吵大闹。
同事王姐这个月休完产假回来上班就一直在和我们交流带娃的辅食经验。对于王姐来说,带娃本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婆婆插手带娃就让你非常苦恼了。
婆婆媳妇吵翻天,只因一碗加盐加油的粥?吃过盐的宝宝很难改掉重口味
平时王姐在家经常会参考一些辅食书,给孩子做一些有营养的南瓜粥,瘦肉粥等等,孩子吃得也香。可是自从王姐开始上班之后,王姐家的孩子就只吃 奶奶做的粥了。
王姐非常惊讶,难道就上了几天的班,孩子就和自己不亲了?或许奶奶做的饭更好吃?带着这个疑问有一天王姐没有和婆婆交代,中午下班就回了家。
看到婆婆在给孩子喂粥,王姐也没有多说什么,说着自己也拿起碗盛了一碗。尝了一口之后,王姐立刻就知道婆婆做的粥到底有什么奥秘了。
原来这粥里不仅仅放了咸盐,还放了油和大块的肥肉,孩子吃得一口接着接口,根本停不下来。
王姐从此以后就坚决不让婆婆做饭了,自己花了高价请了一位保姆,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左右,孩子才继续肯吃一些味道清淡的食材了。
0-3岁辅食期,宝宝应该怎么吃?家长容易陷入的辅食误区
一:把别人宝宝的进食量当标准
很多宝妈在喂食时都有攀比心理,盲目把别人宝宝的进食量当成自己宝宝的进食量。但由于每个宝宝的身体成长发育情况不同,男宝和女宝的饭量及胃口也有所差异。但也有宝宝的饭量较大,如果喂得少也会妨碍宝宝长个。
二:辅食量和奶量之间的搭配不合理
辅食之所以称之为“辅助食品”,就是因为不可以把 辅食当成主要喂养孩子的食品。很多宝妈都会发现宝宝喜欢吃米粉,不爱吃奶粉,就只给宝宝喂米粉不喂奶粉。
其实就算是配方奶,也要比辅食中的营养物质要高,不同时期,食用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奶粉,搭配不同时期的辅食,才是健康合理的喂养方式。
三:喝果汁必须要加热
其实这是中国人的一种误区,必须要给宝宝吃热食。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营养,如果经过加热和高温处理之后就会流失很多。
1岁以内的辅食,需要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食品,如果单纯喝果汁,不满足宝宝对辅食的需求,宝妈可以将水果放置到常温的状态下,做成水果泥,或者蔬菜泥给宝宝食用比较好。
营养学家建议: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喝果汁,1岁以后的宝宝不建议喝稀释过的果汁,4岁以内的宝宝,可以每天摄入120ml-150ml以内的果汁
健康专业的辅食需要根据不同的进行搭配,请参考《每周辅食吃什么》
宝宝吃饭问题是一件大事,这关乎到宝宝身体健康,能不能长个,会不会生病等问题。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如果一种辅食的添加时间不对,很可能让营养的“好伙伴”变成“坏朋友”。
你如何看待辅食添加问题?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