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岁的孩子说“我恋爱了”、“我想结婚”怎么办?
其实,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不是洪水猛兽,父母的引导很关键哦~
——鹿妈
◆◆ ◆
作者 | 麦小麦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最近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中,两位妈妈的“骂战”,引发热议。
剧中刘涛的儿子,在幼儿园舔了颖儿女儿的脸。
女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冒犯”,吓得崩溃大哭。
两位妈妈对此情景,反应截然不同。
刘涛坚持认为儿子心思单纯,只是想表达一种亲近;
而颖儿却觉得小孩也该引导他知道分寸,不然就是没家教。
艺术表现源自生活,生活中这样的事也常困扰父母。
网上看到一段,因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意见不同,父母双方互相“掐架”的截图。
男孩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女孩妈妈却认为对方孩子“没素质、耍流氓”。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
“儿童在成长的某个特定阶段中,就会逐渐的生长出一个特殊的情感,大约是在孩子3-5岁的时,就会产生一种想要和某个人在一起的念头,这也就是所谓的“婚姻敏感期”。”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想要亲吻、拥抱同伴,或者想要和谁结婚,生宝宝这样“早熟”的反应,正因为他们进入了“婚姻敏感期”。
当孩子发出进入“婚姻敏感期”的信号时,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正确引导。
因为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关系到孩子的性别认知和婚姻幸福。
孩子世界里的爱很单纯
陆毅妻子鲍蕾曾在网上曾晒过父女的合照,配的对话让人哭笑不得。
女儿说:“妈妈,我以后想和爸爸结婚,即使爸爸那时五十岁了也不老。”
妈妈劝女儿:“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你就没必要再嫁给爸爸了。”
女儿的神回复,让妈妈无言以对。
“万一以后找不到爸爸这么好的老公怎么办?”
童言无忌的一句玩笑话,让人觉得好笑又疑惑。女儿喜欢爸爸说明爸爸优秀,但女儿毕竟还小,怎么这么小就想结婚?
其实孩子对异性最初的理解,都源自对父母的认知,有“想和父母结婚”这样的反应,是婚姻敏感期最初的表现。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写道:
“当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时,最开始会对父母产生好感,想要和父母结婚。”
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孩子的情感认知会不断发展。
上学后进入社交群体,孩子会重组人际关系,这个时期会慢慢倾向于喜欢同伴。
日本有个有趣的综艺,主要讲小朋友“谈恋爱”的故事。
5岁的女孩美飒酱性格外向,而6岁的男孩昌平君却比较内敛,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情感互动非常有爱。
刚开始,昌平比较害羞,向美飒求助“如何才能更受欢迎”?
没想到小小年纪的美飒,上来就对昌平一顿夸赞:
“我觉得昌平君很帅气哦,我最喜欢这种类型的男孩子了。”
这让原本不自信的昌平欣喜若狂。
接着昌平也对美飒各种溢美之词,两人互动的画面,搞笑又温馨。
原以为两人能情比金坚,一直欢乐地“恋爱”下去。
没想到昌平在和其它女生的互动中,渐渐疏远了美飒,转而就要和别的女生结婚。
但两人“分手”之后,美飒还是大方地祝福昌平“能够早日遇到一个美好的人”。
3-5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婚姻敏感期阶段,所以他们会对恋爱、结婚的话题特别感兴趣。
孩子们会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的婚姻生活。
儿童性心理发展研究专家胡萍说:
“孩子热衷结婚、恋爱游戏,“爱上”别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筛选伙伴的过程。”
这并不是父母眼中的“早恋”、“情感不专一”,这个时期的孩子只是从父母结婚的行为中,认为婚姻是件美好的事,想和朋友一起分享。
成人世界的婚姻观,包含太多复杂的元素:陪伴、义务、责任等,然而在孩子纯粹的情感世界里,谈恋爱、结婚,只是一种表达喜欢的方式。
孩子开始学会去爱,是成长中的一件好事。
如果这个时期的“爱情”被呵护、尊重和理解,那孩子便可以愉快地度过他们“情路”的第一道关卡。
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
最重要的是自我保护
第四季《爸爸去哪儿》中,董力和阿拉蕾这对“实习父女”,曾广受争议。
4岁可爱萌娃和23岁小鲜肉萌爸,这样颇有噱头的CP,收割了大波流量。
原以为要上演父女亲情的节目,看着看着变了味。
炒上热搜的,不是阿拉蕾那句“长大了,妈妈就会把我嫁给你”;
就是董力的择偶标准“长大了,要找阿拉蕾类型的”。
看似美好又和谐的甜蜜父女画面,细品总觉得不对味。
特别是节目里出现的,董力与阿拉蕾一起洗澡、睡觉,董力替阿拉蕾换衣服等亲密接触的画面,更是挑动大众神经。
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雷区:
“现在幼儿性侵案很多都是熟人作案,虽不该以恶意揣测人性。
但节目设置,很容易让孩子看不懂大人和小孩应有的分寸,即使是真父女也该有界限,何况是假扮的父女。”
孩子3岁开始就会有性别意识,处于“性蕾期”,他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别,会对喜欢的异性表达爱意。
天真的孩子爱很纯粹,但父母若没给孩子设定异性间的界限,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知乎上看到一位妈妈分享的故事,看完心如刀绞。
女儿上小学后,妈妈拗不过孩子的恳求,给女儿买了部手机,方便女儿和同学沟通。
有次,妈妈偶然发现,孩子常对着镜头,做些奇怪的动作。
妈妈瞬间警惕起来,趁女儿睡着,才发现女儿新认识了一个网友,两人的聊天内容不堪入目。
网友经常以“宝宝,老婆”这样的字眼称女儿,还诱导女儿拍照片,年幼的女儿哪知道网友嘘寒问暖背后的恶意。
网友口中的“我喜欢你,才让你这么做的,长大了我就娶你”,“大人们都喜欢对方这样做”,让人看了细思极恐。
幸好发现及时,妈妈及时阻止,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儿童心理专家曾提出:“孩子的婚恋敏感期,常常夹杂着性别敏感期。”
在孩子最初进入婚姻敏感期时,就该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男女有别、异性之间相处的禁区。
孩子的世界里的婚姻很单纯,喜欢很纯粹,但这样的天真不该成为被坏人利用的软肋。
婚姻敏感期
是父母进行婚恋引导的黄金期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婚恋观的早期“预热课”。
《捕捉儿童敏感期》中曾提到:
“婚姻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能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
儿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10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
因此,如何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非常重要。
1.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生活中如果听到孩子说:“妈妈,我长大了想要和…结婚可以么?”
很多父母会对这个话题避之不谈,或打马虎随意敷衍回答。
我们越不想让孩子了解,孩子越好奇。
不妨借这个机会和孩子聊聊婚姻,比如:两人因为相爱才选择结婚;到了一定年龄才能结婚......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明白婚姻不是游戏,是神圣的事。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孩子也一定会耐心地倾听。
2. 平常心是最好的心态
有个女孩回家告诉妈妈,她在幼儿园有个“老公”。
这下把妈妈急得,直接去幼儿园闹,说老师管教无方,幼儿园风气差,带坏孩子。
最后强行要求女孩不许和那个男生玩,女儿因此闹脾气了好久。
幼儿阶段,孩子口中的“老公”、“结婚”,潜台词是“他是我喜欢的朋友。”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正强化疗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
在孩子情感萌芽期,既不能表现得太激动,也不能完全漠视。
以平常心和孩子沟通,问问孩子“为什么喜欢他呀?”“他有什么优点呀?”
只有父母心态平和,孩子才能放轻松,在将来的恋爱和婚姻中更加充满自信。
3. 给孩子设定好行为界限
黄磊曾说过:“开始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很美好的事情,恋爱应该鼓励,但也要教育孩子好好保护自己。”
即使是幼儿,异性相处过程中,父母也要教孩子坚守界限。
《爸爸去哪儿》有期节目中,嗯哼因为太喜欢泡芙妹妹,猝不及防地亲了泡芙妹妹。
杜江看到当即教育他:“你不可以随意亲女孩,这要得到别人的同意。”
从小就告诉孩子和异性相处需要注意分寸;喜欢也可以用牵手、拥抱来表达;别人的隐私部位不可以触碰…...
教孩子正确地表达喜欢,非常关键。
4. 父母相爱是最好的防护服
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埃尔说过:“父母给到孩子最大的情感宝藏,是彼此深爱对方。”
抖音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凡尔赛”式地吐槽父母。
“三个人逛街,父母手拉手,让她提购物袋。”
“结婚纪念日,丢她在家做作业,父母二人烛光晚餐。”
网友看完酸死了:“父母亲身示范,教孩子如何去爱,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孩子对婚姻最初的设想,源自对父母婚姻的模仿。父母婚姻幸福,孩子才能看见幸福的原版。
南京某幼儿园老师举行婚礼,曾组过一支拉风的送嫁的车队。
起因是老师请假拍婚纱照,小朋友好奇想参加老师的婚礼。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欲望,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一堂别样的婚礼课。
全班28个4岁左右的孩子,拿着老师们精心制作的请帖、捧花,骑着童车组成了最强后援队。
沉浸其中的小朋友们,还发表了对爱和婚姻的看法和期待。
这样一次别样的婚姻启蒙课,孩子们必定难忘。
心理学家曾说:“人类的爱情会经历两个时期:童年和青春期。”
当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正是我们引导他们如何去爱、感受爱的良机。
你的引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本文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