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各大销售平台随之崛起,尤其是外卖行业,无论在家在公司动动手指就可以吃到附近的美食。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网络销售的主要群体之一,外卖在大学生活中自然必不可少。"外卖走进校园"一事,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禁外卖令"成为导火线
事情的起因是,不少高校下发禁止外卖入校的指令,在执行过程中,许多无法解决的状况让积攒已久的矛盾一触即发。"海南大学禁止外卖进入校园"引发关注,不少高校都对外卖进入学校一事非常严格。
由于无法点外卖,大大增加了食堂的负担,不少学生在午休结束都还没吃到午餐,要知道,这也很可能是大学生每天的第一顿饭。这一情况无疑令学生们不满,大家纷纷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解。
学校这种做法无非两个原因,一是为学生的安全着想,二是想提升学校食堂的利润。可是,这一做法是否真的达到目的呢。
来来往往的外卖车辆和人员可能会对学生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产生威胁,外卖的质量也无法确保,外卖的流行减少了学生去食堂就餐的次数,那食堂的利润自然达不到预期。
可是,禁止外卖导致学校门口围了的车辆和人群,大量饥肠辘辘的学生堵在食堂门口,是否更安全了?
因为禁止外卖入校而对食堂产生抵触,在网上对自己学校群起而攻之,食堂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闻风丧胆",食堂赚取的利润是否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高标准的被提高了呢,这值得深思。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令学生们不解,让各界人士产生质疑。究竟为什么学生宁愿冒高温跑远路去拿外卖,也不愿意去明明更近一些的食堂;在老师家长口中更为健康的食堂,到底哪里比不过外卖店呢。
方便和可选择性——外卖崛起的根本原因
食堂,起源于唐朝。太宗圣举,流传民间,各地官府衙门争相效之,食堂的制度便由此流传了下来。现如今学生选择大学,除了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寝室和食堂也是着重关注的部分。
餐饮和休息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所以,好的住宿条件和食堂条件,是吸引学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这间接说明了食堂于当代大学生还是极为重要的。既然食堂这么重要,那为什么学生们上了大学反而更喜欢去点外卖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方便。
在以前,食堂除了吃饭,还可以促进感情,而现在,通过网络的方式发现志趣相同的正成为主流。大学虽然较中学时代课余时间更多,可每天在教学楼之间奔波,也着实疲倦。如果下课还要去排队吃饭,增加劳累不说,更会浪费时间。
外卖则不一样,试问,如果可以一下课就直奔寝室吃饭,免去排队和选择的时间,那谁还会去食堂呢。如果有选择性的点外卖,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吃到美食,何乐而不为。
其次,外卖的选择性更多,味道自然更好。现在提倡自主就餐,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大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口味和爱好,有时想吃家乡菜,有时想尝尝鲜,食堂却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每天吃什么都根据厨师的心情而定,自主选择的范围并不大。
外卖则不同,只要能想到,店家基本都可以提供,且味道也有保证。食堂大多是承包制度,面对的大多只有本校学生,有时味道不好,学生并没有办法提出意见,就算提出意见,也并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改动。
而外卖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社会各界人士,如果外卖口味和服务态度不好,只要几条差评和投诉就可以让他名誉扫地,从而做出整顿或者倒闭。那么,外卖的味道一定要胜于食堂的味道吗,并不一定。学生们之所以会觉得外卖的味道更好,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外卖可以自主选择,当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吃什么饭的权利,用划算的价格购买当下最想吃到的食物,就会身心愉悦,从而得出外卖比食堂的饭更好吃的结论;而是因为大多数学校食堂的质量确实在呈下降趋势。
再者,外卖每一餐的分量和味道都标的清清楚楚,而食堂的分量却取决于食堂阿姨的心情,如果花费同样的钱,却不能得到和他人一样的待遇,那必然会引起学生们内心的不满。
外卖和食堂该如何共存?
如此看来,外卖和食堂似乎是势不两立的,其实不然。外卖虽然方便且味道好,但长期以来质量问题却一直被质疑,越来越多的无良商家曝光,大家对外卖品质的质疑也越来越严重。
如果这种质疑是真的,那学生是否健康便成为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不解决这一质疑,外卖就不能真正令人信任。
而且,外卖骑手大多都是校外人员,大学生涉世未深,贸然让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给学生的安全带来的风险也是无法想象的。其实,外卖和食堂是可以共同存在,互利共赢的。
食堂可以承包给不同的外卖商家,在学校建立他们的分店,同时开启食堂外卖,设立专门的外卖取放点,外卖食品也可以经过学校的严格审核,尽量将外卖控制在校内配送,打消大家对品质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担忧。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吃到更可口的饭菜,学校也可以很好的解决食堂盈利问题。
这或许会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改变。但是,在校园管理和校园生活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采取正确的手段,正视问题的存在并想办法解决,制定同时满足学校和学生的最佳方案,这才是当下最佳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