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学科是坐而论道,因此没有用处;理工科对社会有贡献。
钱钟书在围城里曾经写道: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看不起教育学系,教育系的学生实在没人看不起了,于是就看不起他们的老师……
虽然这番话讲的是大学里的现象,虽然现在有很多人从多方角度来论证「文科生」不比「理科生」差,但是「文科无用论」的声音依旧甚嚣尘上。
那么,当我们面临这种偏见时,该如何回怼呢?
花样回怼「文科无用论」
知友@Justin Lee(93 赞同)
既然是怼人,我觉得应该干净利落,要是五句话以内还不能让对方闭嘴,哪里还叫怼?
以下是五句话以内怼完收工的思路:
1.我行我素式
「你说无用就无用呗,但我喜欢啊,你管得着吗?有这时间,你不如想办法提升下情商,学着不要做个一开口就让人讨厌的人。」
怼完收工!
2.马斯洛式
「那你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吗?」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对方一般会说:「这个当然知道。」
「那我告诉你,如果你只会用『有用』『无用』评价一个东西,说明你的层次还停留在最低那层——也就是生理需求,所以你根本理解不了自我实现需求层面的东西。」
要是对方回答说不知道,你就说:「你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都不知道,我都不想跟你讨论任何关于有用和无用的问题!」
怼完收工!
3.庄子式
「同学,你往前走路的时候,每次踩下去只不过踩一个脚掌的位置,这就是你说的有用。要是我把你脚踩不到的无用之处都去掉,你觉得可行吗?」
对方:..&.@.
怼完收工!
4.故设难题式
「你知不知道苏格拉底的死展示了怎样的皿煮悖论?你知道以色列一个刚建国 70 多年的国家为什么科技创新世界靠前吗?你知道为什么孟子和庄子在同一个时代生活了 60 多年却未在著作中提及对方吗?」
——问题只要是关于文科的,越难越好,连自己也不知道答案都没关系。
三个问题抛出来,对方如果对答如流而且正确,那你就说「我想你的回答,已经足够证明文科的用处了。」
如果对方说:「不知道,又没什么用,我干嘛要知道!」你再用马斯洛式怼他。
如果对方说:「我不知道,你知道你说啊!」你就说「我也不知道,所以我需要通过学习文科来满足我的好奇心啊!」
怼完收工。
不过话说回来,怼人固然过瘾,但你自己心里要跟明镜似的,很多人之所以评价文科无用,其实根据的是文科毕业生整体薪资水平没有理科毕业生高,这个受限于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你个人想要改变这个现状不可能。
而你要成为这个现状中的逆袭者,需要付出的努力不是一点半点——大概就是你要比 80% 的文科生都厉害,收入水平才能赶上理科生的及格水平。
所以,如果不是真的喜欢文科,只是因为害怕学习理科太困难,所以才选文科,我只能告诉你,你现在偷的懒,几年之后你需要加倍,甚至加十几倍偿还。
而如果你发自内心地喜欢文科,即使将来要为他吃很多苦,大概率上你都会甘之如饴,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知友@庐州少主(80 赞同)
从「读书无用论」到「英语无用论」,再到现在的「文科无用论」,我觉得鲁迅是第一个拍桌子说不行的!
鲁迅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作剑,凭墨为镖,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多人能人志士阅后醍醐灌顶。从「彷徨」到「呐喊」,再到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狂人」,唤醒了多少麻木的国人,批判了多少当时的黑暗。
如果说鲁迅离咱们很远了,时代早已不同了,那也可以举个最近的例子。
外交部第 30 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耿爽,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他:
耿爽曾经的发言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孟子》中文章《离娄章句上》里的语句。其含义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
瞬间被他的学识与魅力所折服!
当然他还有很多精彩的外交言论,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相较于理科工科,文科顾名思义,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大学文科设置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外国语言与文学,新闻传播学, 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
「文科」就在生活之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好,用好,用在正处,自然就有用了。
一味计较有没有用是很没有意义的一件事,类似的还可以问出:「打游戏有什么用?」「打篮球有什么用?」「读过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屋子打扫干净有什么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没什么意义的。在生活中,我们做的无用的事也太多太多了。
有用的东西让我们谋生,无用的东西让我们快乐。
知友@假如(406 赞同)
对于文科的重要性,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历史系教授陈春声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
一个家里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其次是厨房。家里最没用的东西,数来数去可以说是墙上挂着的那幅齐白石画的虾。但是家里有客人来了,你会带他去参观厨房和厕所吗?我想,大家坐在客厅评头论足讨论得最起劲的,恐怕还是齐白石画的虾。
中山大学 陈春声
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时期的时候,文史哲这些学科的萌芽就差不多存在了。
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已经开始懂得跟女孩子说一些逻辑不连贯但是真情实感的话,这样的表达方式后来被称为「诗歌」,那就是文学的起点。
一个亲密的人过世了,大家觉得很舍不得,一定会举行适当的仪式。根据考古发掘,从很早起的墓葬中,一个家庭男女老幼会葬在一起,他们的头颅边上会摆放一些彩色的石子。
这些表明,我们远古的祖先已经在考虑灵魂的问题,考虑人类从哪里来、死后又去哪里,这是哲学的起点。
又比如,人们记性有限,时常忘记,所以,我们的祖先先会「刻木记事」和「结绳记事」,这是史学的起点。
由此可见,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存在的理由恰恰是因为它没有任何必须存在的理性道理,只是因为人类发自本性需要它。人文学科根源于人的本性。
* 节选自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春声《大学的根本》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知友@飞奔的马达(1,425 赞同)
虽然自高中以来我一直都是纯粹的文科生,但是对于「文科无用论」,特别是中国语境内的「文科无用论」,我依然能表示充分的理解。因为虽然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它的确是错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说社会意识的存在,它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回顾历史,「文科无用论」的呼声不止局限在如今的中国,在 18 世纪的英国,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美国,都有类似「文科无用」的社会价值导向。
而在我的专业范围内,这种价值趋向的学名叫「industrialism」(个人倾向翻译为「工业决定论」),简单来说,这种价值判断主张工业和生产部门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其他社会部门或者学术部门的重要性与它们和工业部门的相关性直接挂钩。
因此,在学术领域,工科赛高,自然科学也很重要,文史哲?能吃么?
然而,现如今的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决定论」作为一种价值理论已经几乎无人问津,而与之相应的,发达国家的人文社科则以以前没有的姿态蓬勃发展着,反而在自然科学和工科领域,其学术领先地位正在被中国等后发国家追赶并超越着。
好的,现象介绍完了,那么,18 世纪的英国,19 - 20 世纪初的美国和如今的中国有哪些相似点使得「文科无用论」一时甚嚣尘上呢?
关键词就是产业革命。18 世纪的英国和 19 - 20 世纪初的美国发生了什么自然不必我多说,初高中的历史课里都讲过。而如今的中国也正在经历这么一次产业革命。
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到身边高楼大厦一天天盖起来,高铁,大桥一天天通起来,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海军空军装备惊喜频出,IT 业中国更是能够站在全球发展的最前沿,而伴随着这些,钱包里的小钱钱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处在这样一个因工业化带来无限财富的社会中,不相信「工业决定论」才是异类。所以我说,「文科无用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意识,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那我为什么说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它依然是错的呢?
现在我们假设,你生活的是这么一个国家,在这里,社会福利从摇篮到坟墓,衣食无忧且也有很多闲钱能让你节假日就出个国度假。
但是,在这个国家,高楼大厦已经建无可建,高速铁路也已经能完全满足国家的需要,各个产业部门也已经定型不会改变。相应的,你工作的工资只会按照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不会因为经济发展而增长,且增长幅度也已经封顶时,你还会觉得工业的地位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不太会。
但是这时,你的身边充满了各个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群,让你开始费解「我和他们真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吗?如果是的,可我们的文化却如此不同,那我究竟是谁?公民又该如何定义?」
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你发现你们国家的富豪们满世界吃香喝辣,然而你的工资已经十年甚至二十年没长了。你又开始费解「这样的社会根本不公平啊,可怎样的才算公平呢?都说全球化是好事,可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时候,文史哲,政治,社会,人类学等人文社科的实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当整个社会都对这类问题充满好奇且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认同「文科无用论」吗?
因此,任何一个价值判断,特别是在一定时间段在一个社会里流行的价值判断,背后都是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当一个社会正在通过产业的升级和革命把蛋糕越做越大时,「工业决定论」必然火爆。而当一个社会的蛋糕已经大到极限,不能做得更大,而如何分蛋糕成为人们的头号关心的点时,「文科无用论」必然会不攻自破。
因此,一句话总结,「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有,因为它是如今中国社会现实的最好写照,但它正确吗?不正确,因为当社会现实产生变化时,它就自然会消失。不过鉴于中国庞大的体量和发展潜力,我个人觉得这个时间不会太短。
「文科」不「无用」
知友@Zpuzzle(167 赞同)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前几天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呼吁全球携手对抗疫情时说过的一句话:
即使科学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文明还会到达。
梵高《星光灿烂的夜空》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你或许为英国的「群体免疫」惊诧过,你或许为川普的「死十万人说明我的工作干得还不错」而觉得不可思议,还为西班牙的医护人员关掉 65 岁以上病人的呼吸机而愤慨……
同样,在中国,你看到了医护人员争先恐后的奔赴武汉,你看到了无数的企业和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然,你或许也曾为李文亮医生的死感到惋惜和愤怒,骂过武汉 F4 的一连串失误……
过去的两个多月,像一场实时直播的舞台剧,各个角色先后登场。对于中国与欧美在这场疫情中的表现,我想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评断。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吗?英美的医疗资源不是远远好过中国吗?美国不是讲人权讲得最多吗,为什么美国到现在还只是检测免费、治疗不免费?
你的感动,你的愤怒,你的惊诧,你的惶恐……全部都来源于「人」,而不是医院里的一台台机器。
决定这一切的东西,是价值观,而不是科学。而价值观的本质,是对于世界的价值判断,这就是最大的「文科」。
我相信欧美有着世界上最顶级的医疗资源和最优秀的一批流行病专家,在中国决定封城的那一刻,他们绝对不会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
那么,在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和专家学者的情况下,欧美为什么迟迟不作出严防疫情的决定?
国内有些人认为——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不要拿「抄作业」这种话来给防疫限定一个标准答案。
好啊,不抄作业。现在结果很清楚,14 亿人口、最先爆发疫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中国确诊人数 8 万多、死亡 3000 多,6000 万人口的意大利确诊十几万、死亡一万多,最后封城、封国,采取的措施跟中国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名驰宇宙的漂亮国,已经奔着 40 万人去了。
为什么一开始不「抄作业」?不是什么国家体制区别,就是舍得人命不舍得钱而已。
文科不像理工类学科一样,搞出来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广义上的文科,指的应该是「人文社会科学」,也就是说,关于人与这个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都是文科研究的对象。它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不是「无用」。
放在人身上来说,「文科」的体现是每个人心底的良知,是「吹哨人」甘冒风险而决定披露信息的决绝;放在社会来说,是我们为了拯救尽可能多的人的生命而让经济停摆。
文科是什么呢?打个比方,理工科好比毛坯房,而文科就好比装修。毛坯房能住人吗?当然可以。一个毛坯房,只要安装了门窗和水电,再放张床,你就可以入住了。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你还要花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给房子装修?而你为什么看到那些浮夸的装修会觉得好笑?
现在,新冠肺炎的疫苗还在紧张的研发之中,用科学的手段战胜疫情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这并不表示人类在新冠疫情面前就是无能为力的,正如耿爽所说,「即使科学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文明还会到达」。
「文明」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言,在某种意义上,「文科」也恰恰是一种关于「文明」的科学。
康德
最后,不妨再重温一下康德的名言: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星空」与「道德法则」,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你对于「文科无用论」的看法是什么呢?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