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给哒哒开班会,幼儿园中班的班会。原以为只是强调下安全、孩子日常等事项。结果一个半小时的班会开完后,我装了一肚子的焦虑回家了。
在会上,老师集中表扬了几个表现很好的孩子,无论是小提琴,还是认识认字数学;无论是上课不说话的纪律性还是每天都夸老师漂亮的高情商。
被表扬的孩子家长,喜滋滋地笑着,而没有被表扬的孩子家长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
壹
可是,班会后与老师的聊天,却让我惊呆了!
老师总结了哒哒在幼儿园的几个表现:
1、上课爱讲话,似乎什么都懂,老师说什么他就能对上什么。严重影响了其他小朋友专心听课。
2、中午不睡觉,老师的原话说:你现在不培养他午睡的习惯,上了小学你就等着他下午上课睡觉吧,那样的话是肯定跟不上的。
3、孩子的识字问题。幼儿园每天都会教孩子们认识7-10个字,而我在家里从来没有帮助孩子复习过。于是老师说:别的小孩学了10个字,记住了10个字,而你家小孩只记住3个字,一天差下7个,10天就是70个。
4、关于孩子们练习小提琴。疫情期间,很多家长都督促着孩子去拉小提琴,而我们也有每天练习20分钟,但是似乎比起其他家长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强调:孩子他懂什么,你必须要逼他一把,哭过了累过了就好了。xx的家长晚上11点还在逼着孩子练琴,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现在哭过了不是就练好了吗?
最后,老师语重心长地强调:已经不是小班了,不能光顾着玩耍了,该开始抓学习了,不然咱们真的就落下了。
最后还强调了有的孩子上了小学跟不上,被退回到幼儿园的案例。
一个半小时的家长会后,家长群里迎来了长久的安静,可是在班级群里却是一片祥和。家长们排队向老师道谢,“老师辛苦了,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等等。
今天早上,一个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四五个小朋友拉小提琴的表演视频,家长群炸了:
家长们纷纷询问:为什么不是班级30个孩子一起拉?为什么拉的曲子不是在班里学过的曲子?这几个孩子在拉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在旁边看着会不会对他们的心理有不好的影响?这么小的年纪就分出来优劣,是不是不太合适?
很久之后,一个视频中孩子的家长发言了:你们自己不抓紧就不要怪别人长得比你高!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天天哭着骂着打着练出来的,你们的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在哭,你们睡觉的时候我们还在练琴。孩子的差距是由家长造成的,不能看见别人比你飞得高就要求他停下来等等你!
这样一番话后,家长群中的反响可想而知。而班级老师,没有出来说任何一句话。
隔着屏幕,我清楚地感觉到了家长们的焦虑,就如同我此刻的焦虑一样。
贰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我们随处可见的是“反焦虑”的言论,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但是似乎在生活中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摆脱这种焦虑,无论是身边人的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还是学校对孩子们的差别对待。都让那些自以为自己不焦虑的家长慢慢地开始焦虑了。
焦虑既不会迟到,也不会缺席,它几乎贯穿了我们做父母的整个过程,无论是主动的焦虑还是被动的焦虑。
一直以来,我的教育理念是:不求成才,只求成人。身心健康第一位,学习上尽力而为。我会要求他出门锻炼,会提醒他友爱同学,会告诉他尊重长辈,会教会他学会分享。
但是我似乎从来没有教过他要认真学习,也没有教过他上课专心听讲,更没有要求他今天必须完成作业才能睡觉。
而我反复思考,是不是我的教育缺了一角。
晚上,我晚饭后和哒哒聊天,我装作漫不经心地问:
老师说你表现很好,会主动帮助同学,还会把青菜都吃光,上课学的知识都记得很好。就是说你中午不睡觉,担心下午瞌睡。
哒哒抬起头看我,说:我没有瞌睡呀,我现在都不瞌睡呢!我中午睡不着,我就躺着悄悄地不说话,我悄悄地想妈妈。
我试探着告诉他上课也是不能随便讲话的,孩子似懂非懂的说好的。
我问他在幼儿园有没有好玩的事情,他就像平日里一样,给我讲了很多小朋友的趣事,还说一个小女生今天给了他一块饼干,他明天要带一个蛋黄酥去还给她。我欣慰的同时,问他小提琴老师有没有夸你呀?
孩子说:老师每天都夸我拉得好了,还给我鼓掌呢,就是每次都不让我站在前面,每次都让我站在后面。可能是老师想让我挨着我的好朋友吧!
果然,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他们善良到愿意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每一个人,理解每一个复杂的成年人。
我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对他说:没事,站哪里都可以,只要你开心就行。
然后,他又开始无休止地讲述他和他的好朋友的故事。
叁
在他的欢笑声中,我的焦虑慢慢地淡了,也许我应该稍微抓一下孩子的学习,但是我也绝不会逼着他做他现在所不能及的事情。
土耳其有一句谚语: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碌碌无为也好,泯然众人也罢,我相信哪怕他现在没有成为老师关注的优秀孩子,将来也绝对会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孩子,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成为英雄,哪怕是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也一样可以得到美丽的鲜花相伴。
妈妈接受你的未来或许平庸,也接受你努力过后的失败。
马东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但是孩子身上,真的承载不了那么多。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找到严与慈之间的平衡,给孩子空间但是不会放任他,给孩子压力但是不会摧毁他。
最后,我想和大家汇报一个事,昨晚睡觉前,哒哒、爸爸和妈妈一起做了寻找汉字宝宝的游戏,我们放下手机,放下工作,留给了孩子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没有抵触地学习了今天学过的汉字,也享受到了和谐的亲子时光。
也许,无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是让家长们产生无限焦虑的源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