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宁:世界大变局中的未来教育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世界日新月异,变幻莫测。虽然不同社会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但是偏执和冲突依然层出不穷。虽然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广阔,但是挑战仍然十分严峻和复杂。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值此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面向未来世界的发展,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未来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教育应该如何变革?应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新型学习应该如何来组织?这是新时代的命题,需要我们对未来教育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对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探索。

01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力量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创新力要构建立体的学习空间、跨界的学习课程、超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

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包括交叉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认知学科、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本质上与STEAM教育深入融合。人工智能领域的课程,包括机器人、建模与仿真、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智能、人工智能与生物学、自动驾驶、大健康与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等多门前沿交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智能素养,注重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的联系,以前沿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育要在变革中不断超越创新,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开好人工智能课程,邀请人工智能专家与师生分享人工智能原理与前沿科技,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探究未来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有两个重要因素:智慧共生,开源共创。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科、年级、学校的界限,落实跨学科的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课程的深入,要带领学生去高等院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科技创业公司参观实习,与人工智能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设疑解惑,激发热情,碰撞思维。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超越教室和校园,延伸到社会;学习时间要超越课堂,延伸到课外。要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到面向部分学生选修的跨学科实践应用,再到科技特长学生的深入实践研究,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路径,形成金字塔型的STEAM+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结构,构建与人工智能感知、认知、创新三个层次相对应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课堂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潜心教学,悉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抓住每一次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机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播种创新的种子。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体验科技之美,走上科研之路,追求科技创新梦想。

02

坚持系统观念的融合创新

深度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世界视野。要融会国际教育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进行本土化创新。要加强国际交流,结合STEAM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要使人工智能教育成为一种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学生与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蕴藏着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进入教育和科技研究相互交融的发展循环之中,是真正打破壁垒、把握教育创新突破点的有效措施,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要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与力量,共同进行教育创新,开放融合,打破壁垒,共享共进,线上线下全面结合,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共创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合作共进。

课程融合创新。教育与科技应该相互融合,携手并进,其中进行课程融合创新是有效抓手。创新融合课程的出发点是搭建综合平台,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学校要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荣誉课程为载体,拓宽学习内容,为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和在科技领域有个性禀赋的学生开设跨学科研修课。要通过开展STEAM+人工智能教育,将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理、工、人文、艺术兼顾并重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教育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要遵循规律,为国育才,顺天致性,因材施教,形成不拘一格育人才、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动局面;要尊重个性,激发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系统观念,融合思维,开放共享,跨界整合,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品质,激发创新潜能,鼓励创新思维,使教育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使创新成为一种文化。

03

连接心智的学习共同体

未来教育有无限可能,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是连接心智的学习共同体。美国教育家拉塞尔·L·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不再需要提供为工业社会服务的、驯良的、标准化的产品,而需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教育,需要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学校。凯文·凯利在其书《必然》中讲述科技所塑造的未来社会,其中提到知化、流动、屏读、共享等未来发展趋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未来教育将迅速更新,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强化心智的互动。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极大丰富,他们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跨界与整合的时空中。只有当学生不再需要纠结于应试,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项目和情境需求决定选修的课程时,只有当人文与科技教育交融到一起时,才能成就高素质的未来人才。

面向未来的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整合、在真实场景中以项目实践展开的深度学习。教学不是教师在讲台上的独舞,而是与学生的共舞;学习知识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变为知识的建构者;小而精的高定制个性化学习会大量涌现。面向未来的教学更强调以讨论来深化思维、培养思维,更强调为解决真实问题而展开的项目式教学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和STEAM教学;任意时间、任何地点与更多人的时时互动,是未来因需求而学习的常态;基于三维空间整合的先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将逐渐更新现有教室等基本的学习环境;数据驱动也势必对教学评价系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未来学习的融合性,会促使未来课堂发生改变,未来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立体性课堂,将会出现更多的架构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而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社交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三个方面。知识不再仅仅储存于课本,因为网络的进步,直接造成的结果是,有些知识在人们还没来得及学到时就已经被更新。从更多人那里了解更多知识,让知识传播途径更扁平有效,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会发生转变:知识传递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变以前的单向流动为双向互动,教学活动逐渐成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服务,因此教师将担任更具有创造性的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能者为师,人人为师;以教师为师、以学生为师、以人人为师,是师生角色与关系的重新定位。

04

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

未来教育组织管理与评价,会产生多方面改变。名师将会被重新定义,优秀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变成了弱连接关系,这是此前的时代所难以想象的。教师不依赖学校也能生存,他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造自身品牌,成为被市场认可的网红教师和个体教师。所以在当下时代,一切回到人才、服务于人才,给人才以机会和平台,才是教育事业生生不息之所在。还有一点不得不引起注意:许多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纷纷加入办学的队伍,教育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找到教师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价值,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教育变革,是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学校的组织形态,其优势正在退化,而其劣势则在新的时代更加凸显,尤其是标准统一、组织固化、运行机械以及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学校变革的主导趋势,是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将跨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将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将打破现有的学制,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

未来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大数据支撑下的评价。未来考试评价是诊断性的,大数据会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和个性化学习建议,它更多是做诊断而不是做鉴定。为适应个性化学习和人才成长需要,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评价应该多元开放,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发展性、激励性功能应该得到加强,束缚学生健康成长的诸多限制和单一评价应该被突破。

教育要为未来人才赋能。未来人才应该是人文素养和科技素质兼备的人才,是跨界综合性人才,是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国脊梁。

世界在变,教育也要相应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教育形式,以培养今日和明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能力。这意味着要超越识字和算术,聚焦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以促进科技创新、公平正义、社会平等和全球团结。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共处,必须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服务。这种教育观在今天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反映出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使命担当。

(作者翟小宁,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

来源:光明日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