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江歌母亲诉刘鑫生命权纠纷案”再度霸占媒体头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说起江歌的母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2016年11月3日,在日本东京中野区公寓,就读于日本政法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用匕首残忍杀害。
2017年12月20日,“江歌案”凶手陈世峰在日本东京北方裁判所当庭宣判,被判处20年有期刑。
但是江歌妈妈江秋莲,并未因案件的宣判停止追责。她认为,刘鑫在案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19年11月3日,江歌妈妈在微博上发出一纸法院立案通知书,正式对刘鑫启动法律诉讼,并提出200余万赔偿诉求。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网络上的言论却开始呈现两极分化,多数依旧支持江歌妈妈,而有的却开始质疑,甚至是猜忌和谩骂。
“为什么不能宽容呢?”
“为什么还不依不饶?”
“为什么不能为孩子吃斋念佛呢?”
“索要赔偿不就是想吃人血馒头吗?”
图/网上丑化江歌妈妈的漫画
这些年,江歌妈妈的路不好走,充满了各式的争议。
有人说,她在消费女儿,玷污女儿。
有人说,她不依不饶,只会蹭热度。
当然,也会有好心人劝她,“别折腾了”“忘掉吧”“别追究了”等等。
但是今天,我们想站在江歌妈妈,这个平凡而可怜的女性立场,去告诉孩子一些话……
#1
悲喜不相通,但善恶必区分
鲁迅在《小杂感》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寥寥几笔,仿佛勾勒出了世间最残酷冰冷的一幕。
是的,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不知道别人正经历着什么,就不要妄下论断。
在外人眼中,“江歌案”是一个事件,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千里之外的人死了,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第一次听的时候,可能还心有波动,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反倒会感到些许厌烦。
尽管如此,孩子,区分善恶的能力应该有,为人的良知不能丢,我们不应去猜忌、抱怨、诋毁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
正如一位网民在4月15日的庭判新闻下所说:“求求大家别认为这事很久了不耐烦了,这是一个母亲为女儿讨回公道的路程。”
江歌妈妈这五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一张张照片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悲伤,看完泪流满面;床前两个字更让人心碎:昭雪。
这何尝不是江歌妈妈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她只希望有朝一日为女儿讨回公道,以慰逝者在天之灵。
这是一份纯粹而绝望的母爱,从未因人事变迁而淡化,更不会为金钱权利动摇。
而面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保有一颗同理心,然后给他人多一点温情的耐心,多一些等待的期限。这小小的“善意”,便能支持他们,等到善良战胜罪恶,公平正义来临的一天。
#2
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不知从何时起,在恶性案件中,我们总是习惯性要求受害者成为一个圣人,成为“完美的受害者”。
而江歌妈妈,她没有宽容凶手,没有理解刘鑫,而是愤怒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可是,她为什么要做我们心中的“完美受害者”呢?说到底,她只是一位失去女儿,孤苦伶仃的单亲母亲。
在一档素人圆梦节目,有一个委托人想通过节目组帮她自己的妹妹和亲生父母相认,让一家人得以重聚。
当节目组找到女孩时,她始终不愿意认亲。不少人就开始劝她,要原谅去接受,而主持人更是大怒:
“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敢认的人,你让你的孩子怎么面对你?你想让儿子看到妈妈的大爱,妈妈的宽容,还是妈妈的纠结和妈妈的狭隘呢?”
甚至断言,如果女孩不和父母相认,后半生永远无法得到幸福。
可真相是,在她刚出生一个月的时候,父母因为家庭条件问题,把她送给了同镇的一户人家。更难以接受的是,仅仅相隔数里,她的亲生父母没有去看过她一眼,如今却要逼她认亲。
最终,女孩还是在众人的谴责下,执拗地选择了离开。
旁人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去看问题,认为自己旁观者清,观点是最正义的。但实际上却可能是在信口开河,在不知不觉间,对受害者再次造成伤害。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能换来一句“没关系”。
如果你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就闭嘴;如果你不曾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也别随便劝人原谅。
孩子,请你记住,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才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尊重。
#3
远离那个总是劝你大度的人
在这次的法庭上,江歌妈妈已经戴起了老花眼镜,头发也已斑白。她还随身携带了江歌的部分遗物出席,包含衣服、水杯等。这些细节,令人落泪。
这个曾经把女儿视为生命全部的妈妈,仍坚持着这份似乎应该放下的自我折磨,只为了“公道”二字,显然这是她后半生最大的执念,她无法“大度”。
相信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一类人:
他们会把别人的痛苦说得一文不值,还会很快端着一副过来人的面孔劝你“想开点,大度点”。
孩子,像这样的人,最好远离。
不论是在友情、亲情、还是爱情中遭遇这样的人,远离他,是对伤害的不妥协,更是对自己的保护。
在正义没有到来之前
遗忘便是可耻
这样的坚持必然有意义,并且无比宝贵
愿江歌妈妈余生平安
也愿孩子们能懂得这份做人的道理
部分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点阅读 鲤鱼两条
编辑:水马不在家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首都教育”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