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377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除去保研名额,最终录取率仅为18%左右。
去年大量企业由于疫情招聘人数骤降,超过41%的本届未过线(约120万),将会继续考研。
因此,2022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将会两届叠加,预计超过420万,考研录取率预估将降至15%。
考研一年比一年难,但是和985考生比起来,普通学校的考生想考个好学校,才是地狱难度。
留给普通本科生的机会不多了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李华认为,比起较为公平的高考制度,研究生考试更看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考研)群里爱说一句话,复习一年,你的分数涨得还不如分数线的多”。填报志愿只有一个,想在人海茫茫中胜出,除了分数,更重要的是同一专业报考的人数。
考研两年,她有了颇为悲观的结论——“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名校推免生的比重越来越高,没考上的人连调剂都没学校要。”
985院校招统招生的比重逐年降低,这正是当前的趋势。
博雅数据库数据显示,在全国顶尖高校中,2021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率与往年相比均有所提升。
东南大学
2015年接收推免生为1281人,2020年上升为1859人,到2021年拟录取推免生1975人,2021年较2015年增长了54.2%。
兰州大学
2015年接收推免生403人,2020年上升为825人,2020年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翻了一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21年计划招生49人,包括40名推免生,推免占比约81.6%。
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硕2021年计划招收100人,拟招收推免生96人,占比96%。
看着如疯草般狂长的推免生占比,出身普通学校、有着名校梦的学生们,刚报完名就开始泄气了。他们不禁在知乎上忐忑地问,“二本想考985,有希望吗?”
换句话说,普通院校的学生,还没考试就输了一半,另一半的名额就是天边的月亮,根本接触不到。
甚至,有些院校专业只对推免生开放名额。
比如2020年北京大学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等专业,如果不是保送的,连招生门槛都摸不着。
考研虽然很公平,但这些普通高校考生能够公平竞争的名额,早就是人家挑剩下的了。
考研,也有学历歧视
好不容易通过了初试,在复试环节,普通本科的学生更是输人一筹。
一般而言,复试包括英语、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学生英语、专业课学习的差距有多大不用细说。在综合素质测试这一环,普通本科学生也缺少能够证明学术实力的成果。
“发表过论文吗?”“有哪些科研经历?”面对导师这样的提问,如果你简历里只有“态度端正、学习刻苦”这样的表述,就好像找工作时,简历里只写着精通word、excel一样尴尬。
这倒不是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努力,实在是机会本来就不多。
比如科研经历这方面,与985、211高校获奖到手软的学霸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再努力,也只能是看看而已。
2019“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35件获特等奖的作品有三成左右来自普通本科。看似还可以,但要知道全国一共2688所高校,普通本科的数量却高达95%。
还有课外实践经历、出国交流经历……名校学生可以大谈自己暑假出国交换的经历,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可能只在学校的小店里干过日结几十块的廉价兼职。
以兰州大学为例,2021年持续更新的硕士研究生调剂需求信息表中,现有的一百多个专业全部标注了:“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及科研潜力突出的毕业生”。
“仅接收本科985/211的考生”、“本科985/211的考生优先”,说好的不歧视考生呢?
原来,不光是找工作,考研,也有学历歧视。
普通本科中的“少数人”
普通本科的学生考研,比努力更需要的,是勇气。
考研人数是在不断增多,但普通本科学生选择考研,依然是一条孤独的路。
备考的时候,985考生有什么不懂可以去问老师,可普通学校考生连问谁都摸不准,只好自己在考研论坛求助,等了十多天却只有两个人回复:“同求”。
刷题的时候没人陪伴,而985、211的考生考研复习还能组团,自己周围别说找到一个靠谱研友,只要室友不天天通宵游戏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好不容易靠日复一日地努力刷题冲过了笔试,可哪怕笔试成绩第一,也提前和教授混了个脸熟,复试成绩一出来还是照样落榜。
在经过一连串的区别对待之后,普通学校的考生可能会怀念起高考有多么的公平。
“我来自普通二本,想考一流名校,现实吗?”
你有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