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在网上走红,他出身贫苦、亲人早逝,但凭借努力成为博士的奋斗史看哭了不少网友。
不过,虽然这是“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故事,但我们不建议父母刻意让孩子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成长,更不要用类似的例子来“鸡娃”,甚至指责孩子,否则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相反,父母要看到孩子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豪门还是寒门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而应该深刻地看到成功背后的规律,科学地引导孩子。
那黄国平获得成功的真正因素是什么?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已进行了分析。
当然,虽然昨天的文章中,我们给出了科学家庭教育的大方向,但在不同情况的家庭中,父母的具体教育方式、引导方法仍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比如,经济条件相当富足的家庭和经济条件相对拮据的家庭,父母引导孩子努力奋斗时侧重点就有所不同。
以下就针对这两类家庭的父母,提供一些引导孩子的思路。而对于更常见的、经济条件处于中等水平的家庭,下次再撰文详谈。
01、
如果家庭经济富足,甚至已成为“高净值家庭”,实现了财富经济自由,那往往意味着这是父母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或者是祖辈几代人累积下来的成果。
这类家庭中的父母大多比较优秀,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能是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或是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各行的精英等等。
不过,这些父母的孩子却未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而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我们在临床中所接诊的大部分青少年患者就来自于较优越的家庭。
很多人感到好奇,就连孩子的父母也曾百思不得其解。父母的素质那么高,本身那么优秀,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应该取得更高成就才对啊!实在差一些,也应该跟父母的水平差不多啊,怎么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曾撰文分析,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父母自己很优秀,认为孩子也该很优秀,对孩子的要求极高,采取了严厉式、高压式的教育方式;
第二,父母虽然优秀,但未对自身的成功经验进行理性、科学的分析,未掌握背后的规律,对成功有错误的归因,更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化;
第三,父母在事业上工作压力较大,又缺乏健康的释放压力方式,回到家后未及时调整和切换角色,容易将部分负性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所以,这一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越是优秀,越要加强自我反省意识,避免形成固执、自以为是的偏执型人格。
临床心理干预时发现,父母因经过拼搏获得一定成就后,很容易不自觉地内心膨胀。尤其是那些有过逆袭经历的父母,他们深知自己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当取得一定成绩、甚至实现阶层跃升时,心态就越容易“飘”。
他们比较自以为是,难以听进别人的建议,尤其在教育孩子时容易一意孤行,极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与孩子母亲产生冲突。
还有,这一类父母往往在事业上非常出色,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工作风格。但回家时,他们缺乏切换角色的意识,将这种风格带到家庭生活中,不自觉地将孩子当成了“下属”或“同事”,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父母要对自己获得成就的原因进行深入、理性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不可在教育孩子时照搬自己的经验。
这一点我在分析中科院博士黄国平“逆袭”的文章中说得比较详细了。很多父母也出身贫寒,小时候吃不饱,而且可能经常被父母批评、体罚,最后凭借吃苦耐劳精神和不服输的劲获得了一定成就。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成就是因为艰苦的环境磨砺了意志,以及自己父母“不打不成器”的严厉教育方式。这种归因都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而不是真正令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因素,而且严重忽略了时代的发展和这一代孩子的心理需求。
所以,父母一定要看到时代的背景及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不能固守过去的经验与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符合社会发展的抉择。
第三,父母要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比如塑造高效学习状态的方法。
出身于富足家庭中的孩子从小吃穿不愁,物质方面得到了满足。因此,其精神层面的需求往往更加强烈,如果在成长中得不到及时的回应和积极引导,就更有可能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此时,若父母能够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便能尽早察觉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孩子的病情恶化。
另外,青少年、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无论是什么家庭的孩子,家长积极学习学习障碍的知识,防患于未然这尤为重要。若父母能掌握了塑造高效学习状态的方法就更好,有利于引导孩子培养出“学霸”甚至是“学神”状态。
第四,父母要反省自己的三观是否端正,并培养孩子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
很多父母虽然实现了财富自由,但仍沉迷于物质方面的满足,对精神层面缺乏追求。说得直白一些,他们追求吃喝玩乐,甚至沾染毒品、赌博等等。
这一类父母可能并没有深入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缺乏人生感悟,也未树立崇高的理想与目标。这让孩子如何能拥有远大的志向和精神追求?他们很有可能会与父母一样沉迷于享乐,追求奢侈品,与同学攀比,喜欢炫富;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
再加上这类孩子因家庭条件优越而内心膨胀,目中无人,还可能会成为校园中的“小霸王”,对同学实施校园欺凌。如果问题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孩子甚至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后续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曾接诊过的患者晓杰就是典型例子,父母早期的教育过于纵容,在孩子犯错时不以为意,总是动用资源帮孩子擦屁股。等他们发现孩子有严重的行为问题时,再引导的难度就非常大了。
02、
截至今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取得胜利,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像黄国平这类家庭经济条件极其贫穷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不过,在部分地区确实仍存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即使在城市里,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可能也比较悬殊。对于经济条件比较拮据,或比不上身边同伴的家庭,其父母该如何以引导孩子?
第一,父母不要受“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切勿早早令孩子辍学。
我们国家的社会阶级并未固化,处于社会基层的人通过努力读书,仍然有很大机会实现社会阶层的攀升。但很多家庭收入低的父母对此缺乏理解,希望孩子有基本识字能力即可,然后早日步入社会打工,挣钱帮补家用。
虽然现实中确实一些人辍学步入社会后,凭借努力摸索出一条成功道路。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条路不但走得非常辛苦,也难以实现理想。更多的人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收入比较微薄。
相比之下,孩子若能坚持接受学校教育,未来在就业上的自由度更大,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也更高。
第二,即便生活再困难,父母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这有利于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大哥。他积极、乐观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我出身山东农村,家境贫寒,2岁时父亲去世,10岁时母亲去世,是大哥、大嫂养育我长大的。大哥便充当了我心目中部分理想“父亲”的角色。
我们家最穷的时候只剩下五毛钱,我们4个弟妹都不敢动这点钱。但大哥听到外面有人吆喝卖苹果,马上揣着这五毛钱买了苹果分给我们吃。我们很吃惊:“哥,这是家里仅剩的一点钱了,你怎么拿去买苹果了?”
大哥爽朗地笑笑:“这五毛钱也干不了什么事,钱没了再想办法赚呗,大家开心吃苹果。”
在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的时候,大哥不但没有悲观、消极,反而用充满感染力的笑容和乐观精神消解了我们弟妹4人的压抑和焦虑。
在大哥的积极影响下,我们兄妹4人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今各自的家庭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所以,生活本来就拮据、有压力,如果父母还是悲观、消极,将负性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就更难心身健康地成长,就更容易掉进贫穷和心身不健康的恶性循环中。这样,突破阶层的希望就更加渺茫。
第三,父母要对社会中一定的贫富差距有理性的分析,不可一味埋怨国家及社会。
很多父母看到社会上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便埋怨社会和体制的不公。其实这些父母并未看到这背后真正的原因。
虽然,社会上确实存在部分人利用法律的灰色空间、甚至不法手段积累了财富,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对大部分人而言,财富的累积都经历了好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背后都有一部辛酸史。
父母不能仅仅看到别人当前所拥有的财富,而忽视了其祖辈付出的心血。一味妒忌别人的财富、抱怨社会不公这是不理性的。这一类父母还要警惕自身是否存在人格障碍。
而且,如今的社会仍有很多上升的机会。尤其如今第三次浪潮到来,在信息化时代,很多人可以通过知识变现来获取财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读书对基层家庭的重要性。如果父母能看到时代的发展趋势,抓住机会,完全有可能引导孩子实现“咸鱼翻身”。
第四,父母要懂得用科学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塑造出“高逆商” ,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穷苦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与欺凌,从负面角度看这是不幸。但从积极的角度,这是父母培养孩子逆商的大好机会。
父母要引导孩子从一生的高度去看待自己所遭受的委屈和挫折,将悲愤转化为力量。我当年是全村家里最穷、父母双亡的弱小少年,也遭受过校园欺凌。高中时一位同学偷了我的球鞋,还当众羞辱我,我当时气得差点想动手与他干一架。
但我很快转化了思维:我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一定要考上大学,不能与这类人一般见识!我要将现在所受的委屈都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总有一天,我会出人头地,令这些人刮目相看!
希望这段亲身经历能给父母带来一些启发。在孩子遇到不公平对待时,父母要懂得有智慧地引导孩子具备时间思维。我们可以“报复”、可以反击,可以争一口气,但要比就“比一世”,而不是“比一时”,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
另外,在此还想推荐最近我了解到的一本好书——《我的事业是父亲》。此书作者蔡笑晚先生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家境非常普通,可他的6个孩子中有5个博士、1个硕士。他的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值得借鉴的大智慧。
《我的事业是父亲》,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当今时代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父母如果意识到家境不尽如人意,就更不能停下学习的步伐。若父母以身作则,更能带领孩子不断进取,那么距离“脱贫”、实现阶级跃升的目标才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