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注!你的关注很重要!
很多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劝诫孩子努力读书,孩子却根本听不进去。
“为什么非要上学?不读书也能赚钱养活自己。”
“大学毕业后一样得找工作,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去打工?”
与其想着如何反驳孩子的“读书无用论”,不如给他一场生活教育,这很可能比你唠叨千万句更管用。
01
昨天,#把厌学儿子送工地搬砖的父亲发声#冲上了百度热榜。
“总说读书累,去工地搬砖运水泥就知道哪个更累了!”
这本来是一句家长调侃孩子的玩笑话,杭州的一位父亲却真将其应用到了孩子的教育上。
近日,网友@晨晨和爸爸在抖音上发布的一段视频:初中儿子出现厌学念头,父亲把他送到工地体验生活。
视频中儿子晨晨瘫坐在地上,全身上下包括白皙的脸蛋都沾满泥沙,被父亲问到:
“累不累?”
“累!”他回答。
父亲又问:“读书好还是干活好?”
儿子赶紧点头说:“读书好,读书好。”
4月1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晨晨父亲,他表示:
视频拍摄于去年暑期天气最热的时候,带孩子去建筑工地体验后,儿子的学习态度确实改善了很多。
我觉得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体验生活。
我也并不强求儿子考高分,只希望他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晨晨父亲说,他先是为儿子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工地,暑假一开始,他就把儿子带到了那里,让晨晨搬运土沙和红砖。
“这些活儿干起来简单,其实特别累,我一开始是有目的地让他去干脏活累活的。”
在工地,父亲要求晨晨跟其他建筑工人一样,早上7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5点,除了午饭一个多小时时间可以用来休息。
晨晨在工地干活的第一天,还嬉皮笑脸,有点无所谓地说:
“没问题,这种活随便干干的!”
第二天,他就有点吃不消了,跟我说想放弃,我非常严肃地告诉他:
“这是你自己选的路,不管怎样都要把它走完。”
直到第四天,我看他体力消耗到了极限,手上都磨出了泡,就跟他谈了下心,也就有了网上发布的那段视频。
从工地体验生活回来后,儿子的变化,父亲全都看在眼里。
他现在每天都能早早起床,我也问过学校的老师很多次。
班主任对我说他学习的态度确实改善了很多,成绩上虽然没有大的进步,但是勤奋努力了不少。
晨晨告诉记者:
虽然在建筑工地体验生活只有四天,但是我觉得还是获得了很多收获。
最大的认识就是发现了和辛苦的工作相比,认真学习并没有那么难,我也会更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光。
晨晨父亲认为,这段视频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现在每天都有近万个家长给他发私信询问孩子教育的方法,还有人说和他一样遇到了孩子厌学的问题。
但是晨晨父亲说:
我的这种教育方式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他们想法变多成长速度变快。
教育孩子还是需要多多陪伴,和他们一起成长,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02
30岁的小未,是一名电焊工,烧焊14年,浑身遍布被烫的伤疤。
被电焊火花烧到时,“正吊在高空,也不敢动,只能强忍着痛。”
小未16岁辍学离开家乡,做电焊工的14年里,每天天刚亮就要起来工作,天黑了还不能下班,经常半夜被吊在高空。
三十八、九度的炎炎烈日,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干一整天活,下班时像被雨淋过一样。
旁人问他累不累,他无奈叹气:“读书时,只想去外面的世界玩,现在才知道人生有多苦。”
如今的小未,每次回家,都会盯着女儿做功课,希望女儿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很多家长喜欢孩子好好读书,未必是想靠儿女光耀门楣,而是他们被生活狠狠地打过耳光,知道现实的残酷,远远大过读书的辛苦。
只可惜,真正听进去的孩子并不多。
只有在自己成人后也掉进深坑之后,方才明白父母师长的话是对的。
03
明明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连续两天没有完成家庭作业后,他跟父亲保证,再不完成作业就回乡下挑粪。
第三天,他没有完成作业。于是父亲把儿子带回乡下“兑现承诺”。
一挑三、四十斤重,300米的乡间小路,挑一趟要一、二十分钟,整个上午,明明一共挑了七、八趟。
期间明明哭泣哀求、奶奶多次劝阻,父亲都不为所动。
他想让明明知道,还有比读书更辛苦的事情,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他回去后好好学习。
回到县城的当天下午,明明在家里完成作业后,写了一篇名叫《难忘的一天》的作文。
我用尽了全力才站起来,走一步都非常困难……
后来我挑久了就感觉肩上和脖子后面的骨头都非常痛,还感觉肩上挑的粪越来越重,像扛着一座山似的。
返校后班主任明显感觉到,明明回乡下挑粪体验后的变化:家庭作业都认真完成,连字都写得非常工整了。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但吃不起苦。
他们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很好的保护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缺乏人生的历练与体验,对好好读书的重要性缺乏深切的感知。
因为没经历过生活的苦,才会觉得读书太苦。
殊不知,读书虽苦,却是人生最好走的一条路。
04
2007年,袁占彪22岁,在当了七年农民工后,他重新坐回到初中教室。
也正是这个大胆的决定,令本是农民工的他,一步步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工程师。
袁占彪出生于青海省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次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
然而父亲的去世,中断了他的求学路。
为了补贴家庭和供弟弟上学,15岁的袁占彪跟着村里的叔叔伯伯当起了小工,一干就是七年。
青海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上,提灰桶、往搅拌机里装沙子、浇筑混凝土;青藏铁路线上,拌水泥、搬石头,每天早八点到晚六点,拿命换钱;还下过金矿、去餐馆当过传菜工……
没有技术要求,身体素质过硬就行。
2006年,弟弟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袁占彪感到身上的担子卸了一半的同时,又感到一阵茫然。
我自己往后的路该怎么走呢?继续农忙时在家收割,农闲时四处打零工吗?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转折出现在2007年,在和同学的一次聊天后,袁占彪决定辞掉传菜工的工作,回老家读书!
22岁的袁占彪,重新坐回到初三的教室。从此,他的路越走越顺。
第一次考试,年级第一名;
中考全校第一,进入全县最好的高中;
高考超青海省一本线153分,考入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
毕业后被格力电器录用,成为一名中央空调工程师;
入职六年,从普通员工做到技术能手,评上中级工程师的职称;
在公司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俩人在珠海安家落户。
中间辍学七年后重返校园,袁占彪坦言:
辛苦是辛苦,但相比种地的辛苦、在工地搬石头的辛苦,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吃过了生活的苦,更能忍受读书的苦,更明白这一份苦后面隐藏的甜。
05
读书那么重要,为什么孩子不肯努力?
孩子们生活富足,无论读不读书,都不愁吃穿,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要逼着自己刷题。
这提醒我们,在应试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生活教育。
这些鲜活的生活,给孩子看看,比你唠叨千万句还管用。
1. 带孩子回老家走走
都说改变阶层要靠三代人的努力,但毁掉可能只需要一代。
让孩子知道父辈是怎么打拼下了现在的生活,然后问问孩子是想继续往上走,还是倒退回去。
2. 带孩子去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走走
让孩子知道人虽生而平等,但生活质量,是分三六九等的,想用哪种方式出行,想要哪种生活,都得靠自己去争取。
3. 带孩子去招聘现场走走
让孩子知道在求职的第一关,面试官就会看学历。
面试官对博士、硕士、本科,双一流、985、211求职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不同岗位的薪酬、待遇也是千差万别的。
让孩子提前看看感兴趣职位的岗位要求,需要怎样的学历和能力,现在是否已经具备,未来需要朝哪方面努力。
为什么要好好读书?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
就像课堂上老师说的,你现在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生活这破烂玩意儿会使了老劲摧残你,不会跟你讲什么道理,你只能默默承受,或者拼命反抗。
所以在你真正直面生活之前,最好能让自己的起点高点,再高点。
这样当生活魔爪伸出尖锐的指甲时,你至少还能选择用什么样的姿势去接受挑战。
—《END》—
分享、转发文章,是对我最高的赞赏!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帮助
欢迎点击“在 看”,或者转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