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小舍得》原著中,南俪为孩子教育所做的投资:网课用Ipad pro5000元、24学时的钢琴课5000元,奥数竞赛班180元一节课全年10800元,报名“蓓蕾坑班”15000元。田雨岚问欢欢一年教育花费是多少,南俪伸出五个手指头,正好是五万,而田雨岚花在子悠身上的钱比南俪多了一万。
南俪和田雨岚最大的投资当然还是“学区房”,在《小舍得》原著中,颜鹏是田雨岚从南俪手中抢来的,他们婚后在风帆小学买的学区房是7000元一平,等到南俪意识到学区房的重要性时,这个小区已经涨到了15000元一平。
南俪也只是犹豫了一下,没想到仅过了三年,围绕着风帆小学和蓝天中学的小区,房价飙升到了25000元一平。当然,这里也有翰林中学的功劳。南俪很懊悔,她比田雨岚多花了近200万,而且目前150万的贷款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当然,这些都是《小舍得》原著中的内容,而整本书其实是以南俪一家为中心的,真正为孩子的学业感到焦虑的也只是南俪一个人。她不仅急着送欢欢进翰林中学,还利用幼升小的契机让儿子超超成功地搭上了翰林的快车。
在这场对分数和未来的竞速赛中,南俪显然和田雨岚一样为孩子打了头阵,也按部就班地铺好了路。然而,这只是家长们的盛宴,却不是孩子们的狂欢。
成绩好的,想要拔高。成绩一般的,在拼命追赶。在这条赛道上,没有人敢停下来,他们就像荆棘鸟一样,一旦落地虽不至于是人生的终点,却会掉队于人生重要的分叉口。选择更好还是止步不前,就只在分秒必争间。
从原著小说延伸至电视剧,元素更加丰富,人物性格更加突出,矛盾也更加集中。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个高起点,多少教育上的投资都愿意承担。在原著中,颜鹏和表弟颜青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心理,才会大胆地开办“蓓蕾坑班”,与翰林中学进行交易,以满足家长们对优秀学校的盲目追随。
都说孩子的钱最好赚,因为他们的身上寄托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理想,而他们背负的沉重梦想几乎是前辈们的信仰写照。
为了实现父辈的价值观,多少投资似乎都只待鲤鱼跃龙门后的一次性回报。这样看来,一年的五万教育资金算什么?一套几百万的房子似乎也就值得了。
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鲁迅的发妻朱安曾说自己是一只爬行的蜗牛,为了配得上她心目中的“大先生”,她笨拙地学习着文化,却始终落别人一大截。
《小舍得》中被家长牵着走的孩子们,何尝不是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呢?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低着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失去了欣赏沿途美景的机会,也丧失了玩乐的轻松童年。
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私以为,各种培训机构贩卖的焦虑、滋生的竞争心理,各种环境下营造出的“落后就要被歧视”的理念,让教育导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您在观看《小舍得》时,会在抑郁的米桃身上看到一丝警醒,在乖巧的子悠身上得到一点启发,这便是它传达出的最大的意义了。
《小舍得》原著的结局没有交代欢欢是否考取了翰林,她十拿九稳的情绪已然不重要,夏君山偷最终选择偷偷地带着一双儿女远赴泰国散心。得知一家三口去度假时,南俪由愤怒变成了认同,最后一句“等我”也让整部作品充满了温情。
还有什么比一家人整整齐齐、快快乐乐更重要的呢?成绩固然重要,但童年只有一次,而回忆却能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