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多少中国家长的愿望,孩子考上名高中,离名大学就更进一步,考上名大学,离好生活就更进一步,孩子有出息,家长有面子,所以中年人都把自己的想法映射到孩子身上,逼着或者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上名校,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教育专家陶勇老师有个观点:如果你家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孩子,不要鼓励孩子去考985、211大学,也不要鼓励孩子上名高中,因为这样的孩子,到了高中或者大学,学习会很吃力,最后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空心病”,出问题的学生,往往都是这样的学生。
陶老师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这种建议还是很有道理的,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也非常现实地反映了这个问题,剧中三个孩子其实都出现问题,尤其是米桃,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为了她的学习去城里打工,米桃没上辅导班,依然能考第一,但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她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继而患上了突发性忧郁症,暂时丧失了学习能力,最后,不堪重负的米桃,跟着父母回老家去了。
对于普通孩子,去和一群“牛蛙”竞争,确实压力很大,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普通孩子”。
陶老师认为普通孩子就是智力一般的孩子,这个界定还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多数学生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尤其是那些有能力考上名校的学生,智力不会差,而且通过努力和向其他优秀的同学、老师学习,智力上的一些差距都是可以弥补的。
那么,到底哪些学生不适合上名校?我觉得这几点是关键:
第一,学习能力一般
这类学生智力一般,学习方法死板,依赖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初中学习就比较吃力,但是通过努力,成绩还是比较优秀,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了,学生不仅要努力,而且还要会学习,会自己学习,会像周围优秀的同学,适应能力强,才能迅速适应高中更加激烈的竞争。
这里说明一点,并不是中考成绩好,学习能力就强,也并不是中考成绩差,学习能力就差,中考的成绩里面,加入了体育、计算机、实验、独生子女等各种加分,这也掩盖了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差距。
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记忆——内化——输出4个阶段,那些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处于前2个阶段,达不到高中的要求,高中学习就会非常困难,而重点高中或者名牌大学,老师授课是面向整体,或者多数学生的,难度上比一般学校更难,要求更高,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会成为学困生。
第二,心理素质比较差
还有一类学生,从小就被夸着长大,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抗挫折能力差,有智商没逆商,到了重点高中或者名牌大学,他们往往无法正确自我定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别人,在成绩出现下滑时,找不到原因和出路,心理反复纠结,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发生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而是成绩中上游的学生身上。不过,有的学生在打击下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成绩逐渐倒数;有的学生则因为心理问题辍学。
这类学生,适合去当“鸡头”,而不是“凤尾”,凭他的实力,当不了“凤头”,在重点高中容易成绩垫底。
临近中考、高考,如何选择学校将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多数人不会考虑太长远,能上好学校肯定不上一般的学校,但是对于有些学生的家长而言,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适应名校的激烈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