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里的三个孩子,米桃的家境最差、学习最好,也最懂事。她的父母在她几个月的时候就到城里打工,把她扔在老家,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米桃的童年,“爸爸、妈妈”对她来说只是个称呼,她会笑、会爬、会说话、会走路,爸爸妈妈都不在她的身边,她第一次会叫爸爸妈妈,还是在电话里。
当说起自己的理想时,她跟南俪说这样一段话:
我想当一个妈妈,等我有了宝宝,我一天都不会离开她,他每天早上睁开眼就可以看到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会一直陪着他,给他讲故事,我会带他到处去玩,给他买好多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只要他想妈妈了、需要妈妈了,都能找到我。他可以做许多年小孩,成绩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是笑着说这段话的,可我却看哭了。
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想要遗忘的童年
我曾无数次写过关于我的童年的记忆,印象里最深刻的事,是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听远方火车鸣笛的声音,我盼望着一觉醒来,这列火车就把我远方的父母带回到我的床前。
对,因为我跟米桃一样,也是一个留守儿童。
我还记得好多个夜晚我都关了灯在黑暗中哭泣,伤心欲绝却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哭出声,因为怕被爷爷听到(奶奶去世早,小学我一直跟着爷爷生活)。
我被爷爷照顾,其实所谓的“照顾”而已,也就是让我看上去不像一个孤儿而已。我所有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从生活到学习,我都只能靠自己。
记忆里的冬天特别冷,雪常常没过小腿,没有暖和的棉被,我只能把晒干的稻草铺在垫被下面用以取暖,那时候最希望的事就是冬日早上起床能喝到一碗暖暖的粥,因为长期不吃早餐让我胃疼。
在那个年代能走出农村到外面打工,在村子里都被人称为“能人”,受人羡慕,可是我却特别特别羡慕那些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
除此之外,童年的事在我的记忆里十分模糊。
我一直觉得,我之所以不记得童年的事,不是因为年岁久远,而是因为那段时光于我来说太过灰暗,没有无忧无虑地玩耍,也没有在父母膝下承欢,有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和一次次的失望。
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是希望自己能遗忘那段对我来说无比灰暗的时光。
交通的改善、通讯的发达能否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
所谓的“留守儿童”,根据官方的定义,指的是:16岁以下、父母双方都出去打工的孩子,或者是一方出去打工,但另一方没有抚养孩子的能力。
2020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000多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我的老家农村至今还有很多留守儿童,我曾问过几位在外打工的朋友,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出门打工,放心得下孩子吗?孩子不会觉得孤单吗?
朋友的回复是:“现在交通发达,通讯设备也发达,想孩子了经常打打电话、回家看看就行了嘛。”
然而,现实生活中留守家庭及留守儿童的状况,远远比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小舍得》里有这样一个场景:
欢欢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接她,一家人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米桃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车后排旁边的座位上,羡慕地看着欢欢跟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快乐。
回到家后,妈妈看米桃沉默的性格,再想想活泼的欢欢,深觉米桃不如欢欢性格好,于是苦口婆心地对米桃说:“桃儿,不能太内向了,太内向了......”
没等妈妈说完,米桃下意识地躲开妈妈的双手,而一边的爸爸则恼羞成怒地说:
“人家孩子跟爸爸妈妈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的,你倒好,你是对我们有什么意见、还有哪不满吗?”
此时父母眼里的米桃不如欢欢外向、不如欢欢坦诚、不愿意跟自己敞开心扉。
米桃也渴望跟父母团聚,却又难以克服心理上的距离,她们不知道,分离的这些年,彼此之间早就有一堵看不见的墙横在中间,父母跟子女之间的那份亲密关系,他们之间从来都没有过。
有个名叫刘新宇的媒体人,曾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群体6年,并且连续4年发布《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他的报告中有这样一连串惊人的数据:
1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已死,260万的孩子,一年连父母的一个电话都接不到……
交通的发达并不能改善大多数孩子跟父母一年见一面的状况、通讯的发达也并没有改善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疏离。
因为离家太久,很多父母给孩子打电话时只会问三个问题:“吃了吗?学习好不好?考试怎么样?”之后就再无话说。
这样的谈话和内容,很难产生愉悦的聊天氛围,也很难聊出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更难拉近跟孩子之间的距离。
久而久之,很多家长就会觉得跟孩子打电话没用,或者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以至于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
留守儿童的问题细思极恐
中科院做了一个全国性的留守儿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34%的孩子有自杀倾向,其中有超过9%的孩子曾经尝试过自杀行为。
记得15年6月有一个新闻曾经引起极大轰动:贵州毕节4名儿童服毒死亡,4名儿童都是留守儿童,之中年纪最小的仅为5岁,最大的也只有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
关于留守儿童的悲剧事件屡屡发生,不得不让我们沉下心来想一想,到底这些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于留守本身,还是在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问题。
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
“我们出门在外,不就是为了孩子能吃好穿好、有个更好的生活吗?”
所以为了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遗憾,他们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
然而,越是被放纵孩子,反而越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留守家庭也能找到很好的相处方式
当然,也有很多留守儿童很懂事,就如《小舍得》剧里的米桃,虽然从小父母不在自己身边,虽然如大多数留守儿童一样,时间和空间阻隔了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彼此变得陌生,可是这依然不影响她的优秀,学习好、懂事、体谅父母......妥妥地长成了“别人家孩子”。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前央视著名主持人、亲子教育专家李小萌写的《你好,小孩》,提到父母如何跟孩子相处这个问题,里面讲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山区有很多留守儿童,很多人写作文都写“爸爸妈妈不要再打工了,回来陪我吧”之类的话,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没有写这个,他说:
“我知道我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每一个假期,爸爸妈妈都会把我从老家接到上海看看他们工作的地方,利用休息日带我出去玩,带我参加上海的博物馆、照照片。”
在这个孩子的家里珍藏着一本相册,被翻的已经开始松散了,看得出来经常拿出来看,里面是这个孩子跟爸爸妈妈在上海各个地方的合影。
孩子说:想爸爸妈妈了就翻出来看看。
作者问孩子:你希望他们辞掉工作回来陪你吗?
孩子摇摇头说:爸爸说了,我们各自努力,他们负责赚钱,我负责好好学习。
看,即便是留守儿童,只要父母用正确的方式跟孩子相处,懂得如何在孩子缺失的道路上用心陪伴,即便自己不在孩子身边,他也依然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的孩子,也依然能有很好的亲子关系。
事实上,不光是留守儿童会出现问题,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又何尝不是问题百出呢?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现代父母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孩子每个年龄阶段是什么心理、交到什么朋友、对生活是什么态度......父母都一无所知。
明明在一起,却让孩子活成了一个“孤儿”。
李小萌用《你好,孩子》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孩子一直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父母,父母不成长,孩子不会真正地朝我们期待的方向走去,父母能力的提升已是当前中国的大课题!
面对子女教育、亲子关系,越来越多的父母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理念”“养育妙招“中焦虑着,迷失了教育的本质。
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真正优秀的孩子,身边都有一个60分的妈妈而非100分。
《你好,孩子》这本书将关注点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
只有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将“对儿童友好”作为核心认知和教育规范,才能让儿童的精神独立和天赋自由成为可能,也才能让每个生命焕发出自身的无限活力。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
妈妈要坐孩子的副驾驶而非驾驶座,而爸爸,既不能做丧偶式的爸爸,也不能做掌控型的爸爸。
我们要对孩子心存善意,同时还要有意识培养孩子更多充满善意的行为,因为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能经受住生活的挫折并学会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