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常说起,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人人有书读,大学遍地开。的确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只要认真读书就有大学可上,但上大学之后,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并不会减少,互联网交流成了快捷又有效的渠道。
对于年轻人来说,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可以离开父母到外地读大学了,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令人憧憬的,没有了父母常年在耳旁的唠叨,减少了老师不时在课堂的叮咛,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好不快乐。
放飞自我的大学生,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离开父母之后的不适应,能保持偶尔一两通电话,就算是不错了。当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离开父母后会产生孤独感和落寞感,要重新适应没有父母的陪伴与照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和孩子及时取得联系,父母不得不紧跟孩子的步伐,学着使用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但对于网络交流一知半解的他们,总会在和孩子聊天对话中状况百出: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有使人思念不断地,也有令人脸都笑到抽的…
大学生晒和父母聊天图,笑到脸部抽筋:所有学生都有相同的爸妈
【一】没话找话型
这对母女的聊天记录是这样的,连续好多天母亲都在不断地和孩子说:嗨喽,闺女。这是父母表达对子女思念的方式。
相信很多同龄的大学生,面对母亲天天的“温暖问候”都会哑口无言,到底如何才能既很好地回答父母又不会尴尬,子女们都惆怅满怀,如果回答:“嗨喽,妈妈”。这样就会显得很见外,哪里像是与至亲父母间的对话。
【二】太认真型
在这位大学生与父母的聊天截图中,孩子发了一张网图,上面配有文字“有几把刷子”,父亲回答“七把刷子”。父亲的认真回答,看笑了一众网友,直言:我都笑得脸抽筋了,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样子!
这样令孩子哭笑不得的对话,往往会使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同时很多大学生就会越来越少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了。
【三】啥都要管型
还有一些父母,在看到子女总是换奇奇怪怪的头像时,直接发消息说:你的头像真丑,更有甚者直接说:把头像换了,像什么样子。
面对父母发来的这些消息,许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还有一些父母经常发一些算卦链接,让子女去看,每天一个链接,发到怀疑人生,看到想要撞墙。
不在父母身边,如何和父母进行有效的交流?每个大学生都该看看
一、掌握有效方法
随着我们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扩充,在新时代的引领下,我们会有许多的新观念,新方法,但我们的父母可能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在交流方面可能存在“代沟”。这不是最重要的,即使父母与我们交流不通,但爱子女的心是不会变得。
我们在与父母交流时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陪伴,不能够和父母争吵,心平气和地去沟通交流,毕竟是两代人,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才是为人子女的最应该学会的道理,父母会感受到子女对他们的爱。
二、能够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解决问题最温柔的方式,很多时候因为冲动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新环境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一系列的不适应情绪无处释放,便会与父母发火。
这样只会给自己和父母都带来消极情绪,大学生要学会去理解父母,作为一名成年人要学会理解,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让父母放心。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要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创造自身价值呢?
第一:不做“脱缰的野马”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就如何脱缰的野马,认为大学就是贪图享乐,每天上午十一二点不起床,肚子饿了直接叫外卖送到宿舍,晚上打游戏看小说常常熬到通宵,这种做法只是对自己极其不负责的行为,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二:不当“孤独的小岛”
许多人都说,当你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你就是一个学会独立思考的成年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大学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中各类事物良莠不齐,面对性格各异的老师和学生,要乐于交友但不可盲目交友,善恶分明理性社交,才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充满乐趣。
第三:不能“爱慕虚荣”
大学会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伴随左右,但一定要做到适度,大学生的生活费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给予的,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切记不可随意挥霍。旅游、聚餐、逛街,很多大学生的代名词,可以适当进行,但不可没有节制。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拥有了丰富的课本知识,更要学会通过知识去创造价值,进而去回报父母,别忘了自己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是父母默默的陪伴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