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虚衰型颤病

本方主要补肾助阳,以温煦筋脉,用于肾阳衰微,筋脉拘挛,颤抖不止。大便稀溏者,加干姜、肉豆蔻温中健脾;心悸者加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

治疗方法:地黄饮子加减。

证候表现: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病因病机: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筋脉不用

治则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方用:地黄饮子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卷)・第四节颤证(篇)

原文:阳气虚衰证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证机概要: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筋脉不用。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代表方:地黄饮子加减。本方主要补肾助阳,以温煦筋脉,用于肾阳衰微,筋脉拘挛,颤抖不止。常用药:附子、肉桂、巴戟天补肾温阳;山萸肉、熟地黄补肾填精;党参、白术、茯苓、生姜补气健脾,祛痰除湿;白芍、甘草缓急止颤。大便稀溏者,加干姜、肉豆蔻温中健脾;心悸者加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

上一篇:髓海不足型颤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