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8108字,预计阅读14分钟
应用转型试点高校走向深处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有哪些?听听校长怎么说
图文无关
作者 | 侯长林(铜仁学院校长)
从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参与了应用转型改革试点,并且大多数是学校整体应用转型,只有少部分高校是通过二级学院开展试点的方式进行,应该说,应用转型总体情况向好,尤其是获得中央预算投资1个亿产教融合项目经费支持的100所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将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和学校转型深化改革相结合,已经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开始走向应用转型深处的今天,也遇到了大致相同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与应用转型相伴的各种关系问题。
01
学校应用转型
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
在应用转型初期,未能将应用转型与一流大学建设联系在一起进行规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像西湖大学那样,一开始建设就明确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多的。
但当应用转型一步步走向深处的今天,尤其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之后,仍未将应用转型与一流大学建设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就是问题了。
事实上,在进行应用转型试点的高校中,至今仍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还不在少数,在产教融合方面,其所引进或合作的企业层次都不高,与高职专科院校甚至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没有多大差别。
这些高校专注于应用转型,值得肯定,但忽视了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即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是需要认真反思的。短期如此,尚可补救,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任何类型的高校都需要逐步走向高水平。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建设,尤其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这就告诉我们,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应用转型本科高校也要争创一流,只不过,其所争创的一流,既不是研究型高校的一流,也不是职业技能型高校的一流,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流。
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条件不一样,其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追求自然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应用转型本科高校要根据其办学基础和所处的地域环境及相关办学条件,做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即是争创省级等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还是国家层面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以及是追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某个点的一流或部分一流,还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性的一流等,都需要统筹规划和考虑。
应用转型本科高校是沿着省级等区域性一流到国家层面再到世界范围的一流,由某个点或部分一流到整体性一流的路径提升和发展的,同时,大多也是沿着应用教学型到应用教学与研究并重型,再到应用研究型大学的路径发展的。
北京大学郭建如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教育之玄”微信平台发布的《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的讲座中已明确提出:应用型教育体系由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应用技能型三个层次构成。上海市、吉林省等已将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应用型三类。如吉林省的延边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也都选择了应用研究型的定位。
总之,应用转型与建设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并不矛盾,不能等完成了应用转型后再考虑如何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问题,那会贻误学校发展的时机。
比如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就涉及到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定位问题。
如果不考虑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或者只考虑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其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也可以暂时不做,甚至不纳入发展规划。
但如果要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尤其是如果要建设一流应用研究型高校,其专业硕士点、专业博士点建设就必须纳入规划并提前作好安排,不能等硕士点、博士点申报时间到了再来考虑,那就会手忙脚乱,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很小。因为硕士点、博士点的各种指标要求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准备才能达到的。
可见,只有处理好了应用转型与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关系,才能使应用转型逐步走向深处,将学校逐步引向高端,走向一流。否则,就是完成了所有应用转型的指标任务,也不是成功的应用转型,成功的应用转型一定是使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应用转型,是使学校逐步走向卓越和一流的应用转型。
02
应用专业建设
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要进行应用转型,必然要重视专业建设,尤其是应用专业的建设。所谓应用专业就是指重在实践应用,旨在培养某一领域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
近几年来,应用专业的建设,已基本成为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共识,大多数院校在应用转型的这几年,都新增了部分应用专业,对原有应用专业建设进行了强化,并且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老专业进行了改造。
总体看,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对应用专业的建设是重视的,有的应用专业还建得很不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应用学科在相当一部分正在应用转型本科高校中还没有确立其应有的地位,甚至有的学校还提出了淡化学科的想法。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本来就没有深厚的学科积累和积淀,再淡化学科,学科及其科学研究就漂移了。
不能说应用转型了,就不要科学研究,不要学科了,只要应用转型本科高校仍然还是高校,是大学,就不能放弃科学研究,就不能忽视学科建设。
试想,一所没有学科意识和一定科学研究成果的高校还能够理直气壮地称自己是大学吗?因为大学就是学科的宇宙,没有了学科也就无所谓大学,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只不过,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加强的是应用学科的建设。
所谓应用学科,就是“关于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标,将单纯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运用,以及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进行开发研究的学科。”
但是应用转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往往应用学科强的其所支撑的应用专业不强,应用专业相对较好的其所对应的应用学科较弱,即应用学科与应用专业在一所学校中的发展往往是分离的,没有达到最优化的相互支撑的状态。
所谓应用学科与应用专业最优化的相互支撑,应该是应用学科强的其所支撑的应用专业也强,应用专业强的其所对应的应用学科也强。强强联手,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其效益才能最大化。
这就需要学校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确定重点应用学科与重点应用专业建设时,要有一体化发展的理念,不能应用专业做应用专业的,应用学科做应用学科的,成为“两张皮”,而要尽可能使学校的投入保持在一条线上,即对应用学科的投入就等于对应用专业的投入,对应用专业的投入就等于对应用学科的投入。这对建设经费相对不足的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其意义更大。所以,应用转型的新建本科高校应尽可能走应用学科与应用专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研究,专业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学科对专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将高校与行业融合研究的成果转换为教学资源,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员转化为教师,行业企业生产流程转化为教学案例,行业企业的一线需求转化为实验、毕业设计选题等,既使教师获得新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也使学生熟悉市场,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应用转型本科高校“仅仅提应用学科与应用专业发展的一体化还不够,还要在此前提下,着力打造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
如何打造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这需要学校引导教师尽可能选择,既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又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以便于既能服务社会又能将其科学研究的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所以,应用转型本科高校也应倡导并要求教师将其在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及其经验列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同时,对于不能直接带入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成果,应该鼓励其教师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开设新的课程。“在一个领域,如果有10篇左右的高水平论文发表,便可以创建一门新的课程。”
03
课程应用转型
与金课、银课建设的关系
各省首批应用转型试点的高校基本上都走到课程改革阶段了。这是所有试点高校应用转型走向深处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这道坎跨不过去,应用转型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大学的真正产品…… 如果我们把大学视为‘超市’,把学生视为‘顾客’;那么,专业只是商品分类的柜台,课程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专业固然重要,但对人才培养发挥实质性作用的是课程,即专业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课程才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课程。所以,对于应用转型来说,如果课程不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就会落空。
对此,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大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有的学校还提出了不仅要进行课程应用转型,还要建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但是有的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对建设高水平的金课、银课重视不够,即对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及其体系重视不够。
课程应用转型的目的,绝不是仅仅转向应用型,而是要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并构建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所以,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改革要结合金课、银课建设的要求进行,即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改革是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改革,不能只讲课程应用转型,还要讲水平和质量,应两者兼顾,同步进行。
进行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课、银课,“至少要体现‘七性’,即教育性、实用性、丰富性、前沿性、思辩性、研究性和艺术性。”可见,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课程应用转型与金课、银课建设的关系。
04
教师应用转型
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应用转型,最难的是课程,最痛的是教师。要推动课程应用转型,教师也必然要进行应用转型。
从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现状看,大部分高校都注重将教师派往企业、行业锻炼及从企业、行业引进教师,拟定了双师型教师发展规划,并给双师型教师一定的津贴补 助。这些做法和举措,是卓有成效的。
不过,也有不少高校只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关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重视不够。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既要重视应用转型,又要关注教师的教学与应用等学术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这就要求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教师朝着如下两个方向转型发展:
一是朝着高水平应用实践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强调相关专业教师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聘,是为了解决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所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中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问题。
就应用转型本科高校而言,仅仅提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还不够,还应该根据学校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技术技能大师,以及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及其在实践型教师队伍中的比例等。这些规格和要求如何设置,怎么确定,需要学校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朝着高水平应用理论型方向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大学,是大学就需要有大师,只不过,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的主要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大师。这就需要强化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硕士、博士学位和教授比率的问题。
这些比率如何确定?各个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趋势应该是,逐步降低专科和本科教师比率,实现教师队伍的硕士化,甚至博士化和教授化。
这也是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标志。尤其要把高水平教师特别是专业领军人才培育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领军人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05
强化社会服务
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随着应用转型逐步走向深入,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日益凸显,尤其是定位为服务型大学的高校,其“统摄性职能是社会服务”。
所谓大学职能的统摄性,就是指在大学职能中居于统辖、总管地位的职能。
应用型本科高校之所以定位于“应用型”,就在于强调对社会的贡献,并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应用,即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的宗旨在于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否则,“应用”无法落地,其办学宗旨也无法落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服务型大学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承认社会服务的统摄性地位,其社会服务的统摄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不同类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应该对社会服务予以高度重视。不重视社会服务,应用转型难以走向深入,其应用型类型特征也难以彰显。
但是应用转型的社会服务,不是单纯的社会服务,其目的除直接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外,还要为人才培养服务,即反哺人才培养。
这是高校与科研院所或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机构或组织进行社会服务的最大区别,也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特征。
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由于要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因而其反哺人才培养的特征将更为明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应用转型本科高校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的学校甚至对社会服务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社会服务项目不多,当然也就谈不上反哺人才培养了。
其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不是肩并肩而是手拉手的关系。铜仁学院的“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所谓“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就是指用社会服务的资源培养人才。铜仁学院在近几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直饮水”式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和“灌装水”式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两种类型。
“直饮水”式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师生直接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并在其中得到培养与提升的过程;
“灌装水”式的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通过组织社会服务案例撰写,丰富教学资源库,建立机制,“引导教师将‘案例’带入课堂,彰显应用型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让没有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的师生能够间接获得社会服务项目有关的知识、技术及其经验,即间接‘饮水’,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06
扎根地方
与国际教育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对中国所有大学的要求,但不同类型的大学对其所要扎根的“大地”有不同的含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所要扎根的大地,是整个中国大地,其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要为国家乃至为世界服务,而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由于其身处地方,所扎根的大地往往就是其所处的地方,其责任和使命就是为地方服务,即“地方院校的根在‘地方’,地方院校要创建‘双一流’,就像一棵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把根深深地扎入地方的土壤之中,才能充分吸取地方的养料,强健自己的体魄,在与其他院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应该说,扎根地方办学的理念在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因为不扎根地方就接不了地气,接不了地气也就谈不上应用。但是有的学校却因此认为,既然应用转型本科高校是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没有必要开展国际教育。
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因为扎根地方强调的是立足地方,并不是局限于地方。如果一所大学立足地方又局限于地方,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必然受限,尤其是培养的人才的眼光和素质的拓展也必然受限。这样的大学能够走多远,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应用转型本科高校要走向高水平,走向一流,就必须放眼中国乃至世界,尤其是其培养的人才要尽可能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国际化的素质。
更何况,今天的地方已今非昔比,“地方”不再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中国所有能够举办本科高校的地方,都是开放的,很多应用转型本科高校所在的地方,国际化水平已经很高,即使是老少边穷地区,比如,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国际化的浪潮也早已到来。
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开展国际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更好地服务地方就必须发展国际化教育”。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哪一所世界名校不是高度国际化的学校。中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 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一批中外高等院校和企业结对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需要各高等学校包括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积极招收和培养能够服务“一带一路”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类人才。
这就给高校包括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发展国际教育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应用转型本科高校开展国际教育,首先需要其招收国外留学生并保持一定的量,即要有一定的规模。
“按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大学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外国留学生比例应达到15%以上。”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作为应用转型本科高校, 不一定需要达到这么高的比例,不过,一定规模的外国留学生是需要的。
比培养国际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大批的中国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并具有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所以,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国际化不仅仅是招多少留学生和派多少学生出国,而是要在学校形成国际化的氛围,让更多的没有机会出国的中国学生获得国际化的经验。
这正是在地国际化所倡导的理念。“在地国际化”的概念最早由瑞典马尔默大学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于1999年在其《在地国际化——理论与实践》(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ory and Praxis)的报告中提出。
他认为,在地国际化的目标就是“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
此后,这一理念很快受到欧洲教育学界的关注,并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立足本土本校、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地国际化,是传统国际化模式的很好的替代方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应用转型本科高校的国际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招收留学生的阶段,而应该积极关注并推动在地国际化。这才是提升所有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国际眼光和国际素养的关键所在。
07
应用转型创新
与坚守大学根本的关系
应用转型必然要进行改革创新,要改革创新,就必然要冲破与应用型大学类型不相适应的旧机制与旧体制的羁绊。
这是应用转型的内在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应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否定过多,没有把握好度等问题,比如有的由师专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不顾原有师范教育基础和传统,重新开办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应用技术专业,而把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全部撤销等。
这些问题,虽与应用转型相关,但属于大学的根本问题。对有关大学根本问题的处理,要特别小心谨慎,因为这些问题是大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
关于大学根本,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理解,就应用转型本科高校而言,“大学传统、人文艺术、学科建设和开放办学这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这类大学的根本体系,其中大学传统是根本的底线,人文艺术是根本的核心,学科建设是根本的动力,开放办学是根本的出路”。
当然,不是说涉及到大学根本的都不能改变,比如大学传统中与应用转型不相适应的机制与体制,该变革的还是要变革,该抛弃的还是要抛弃,但是优良的传统一定要保留并且发扬光大。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由历史传统塑造而成,对优良传统的抛弃就等于抛弃了其价值与存在。
应用转型离不开改革创新,不进行改革创新,应用转型不可能实现,但是对优良传统而言,创新不是好事甚至可能是灾难。在传统方面进行创新,如果处理不当无异于毁掉传统。
因此,在应用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并正确对待这些既有的大学传统,既要创新,也要守成,因为“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而守成则是一所大学的脚跟,两者同等重要。”
总之,我们既要积极地推动应用转型,大胆地改革创新,但同时又不能急躁冒进,要坚守大学根本。这才是应用转型的正确选择,也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精髓之所在。
本文作者、铜仁学院校长侯长林资料图(来源:铜仁学院新闻中心)
来源 | 一读EDU
编辑 | 铁文